第1428章 階前聽諫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8-08 16:34      字數:3144
  幾次上書,皆有官員稱轉呈太後,但是皆如泥牛入海不知所蹤。而李耘擔心宮中隨便派出一個人,將奏疏拿走,根本到不了皇帝的禦案之上,所以這次大膽提出要見聖麵呈。而那人沒有多言,稱要稟明陛下,轉身便又回宮了。

  “李兄,你怎麽未呈上奏疏啊”陳旻不無埋怨地道。

  “我擔心奏疏又如前次,被哪位執宰留中,皇帝根本看不見”李耘道。

  “唉,來的人乃是禦前行走陳識時,乃是陛下跟前的人,可以將奏疏直接呈給皇帝,可就這麽錯過了”陳旻懊惱地道。

  “啊你怎麽不早言”李耘看來人著緋色官服,以為其品級不高,隻是朝中的小官,也沒有想到就這麽錯過了。

  “其乃是在下的族兄,吾怎敢見他。想著他身邊有中官相陪,汝知曉他們是內廷中人呢”剛剛陳旻早就看清來人,擔心被其認出,因而隱於人後,不敢與其相見。

  “李兄,皇帝乃是萬金之軀,五品以下官員根本上不了殿,而我等無官無品需特旨才能覲見,豈能是你想見便能見的。”劉慕夕抱怨道。

  “是啊,此次陛下能遣人來見我們,已是不易,卻被你回絕了,隻怕今日要無功而返了”鄭友梅哀歎道。

  “陛下若是不見,吾便跪死在這裏”楊連山看了幾個人一眼,憤然向前兩步,跪在闕門外。

  “這這可是脅迫聖上,乃是大不敬之罪”鄭友梅見狀有些無措地道。

  “鄭兄若是怕了,可自去”李耘一甩手上前與其跪在一起道。

  “唉”張瑞豐與劉慕夕相視一眼,皆覺無奈,也並排跪下。而陳旻與鄭友梅重重歎口氣,也覺得別無他法,就這麽虎頭蛇尾的結束又不甘心,搖搖頭也跪了下去。後邊的太學生見狀,也齊齊跪下,後邊的幾位名士和士紳們卻是沒動。

  這時候已經是初冬時節,陰著天,呼呼的小風吹著,廣場上的石板又涼又硬。初時尚不覺什麽,可時間稍長,不僅身上冷,腿還疼。他們眼巴巴的望著緊閉的宮門,希望能有人出來解放自己的膝蓋。但是一刻鍾過去了,兩刻鍾過去了時間好像凝固了一般,變得越發漫長,他們的信心也開始動搖。

  在一眾太學生的祈禱和千呼萬喚中,宮門終於再次打開,這次出來的隻是一位中官,他在兩名護軍的陪同下來到眾人麵前道:“陛下答應汝等麵見的請求”

  “謝陛下”眾人聽了大喜,齊聲拜道。

  “陛下有諭,你們之中可以選派數人作為上疏的代表,入宮覲見,殿上答對”中官皺皺眉頭道。

  “這”為首的幾個人聽罷麵麵相覷,一時難以定奪。能夠得見龍顏是天大的榮耀,弄不好就一飛衝天。但是也不無擔心,若是觸怒了聖上,陛下震怒,那就可能是站著進去,躺著出來了。

  “陛下公務繁忙,能夠擠出些許時間召見爾等,已是不易,還請早作定奪,不要讓陛下久等”中官見前邊幾人沉默,後邊的眾生竊竊私語,催促道。

  “李兄,吾願意入宮,但有意外,皆由吾一力承擔”楊連山言道。

  “嗯還需慎重”李耘沉吟片刻道。

  “是啊,天威莫測,一旦應答失據,便是滔天大禍,不是汝一人可以承擔的”劉慕夕言道。

  “吾吾以為還是不入宮的好,否則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陳旻也不無擔心地道。

  “請問大官,陛下可否出宮一見太學眾學子及各地士紳和京師名士們亦想覲見”鄭友梅想了想,壯著膽子道。

  “大膽,陛下是誰想見就能見的嗎”中官聽罷果然怒叱道。

  “”鄭友梅被嚇的一縮脖子,不敢吭聲了。

  “天子是天下人的天子,為何不能出宮一見,難道不敢麵對諸多士子嗎”楊連山卻是怒道。

  “你好膽”中官冷笑兩聲道,“既然爾等不願入宮,灑家還要回稟聖上,便不相候了”

  “大官,可否打個商量”劉慕夕見其轉身要走,連忙上前攔阻道。

  “灑家會如實稟告聖上,一切自有陛下定奪,不是灑家做不得主的。”中官一甩手道。

  “楊兄,太過莽撞,我們所為何來不就是麵見天顏,為民請命嗎,可汝惡言相向,其負氣而走,將機會白白失去了”陳旻埋怨道。

  “是啊,陛下下詔讓我等入宮覲見,此乃天大的機會,可就汝一言便丟了。”劉慕夕痛心疾首地言道,“現下是吾等不肯應詔進宮,非是聖上不肯麵見,讓我們如何向眾人解釋,麵對眾同窗”

  “汝之言有攜眾示威之意,又拒絕了陛下召見,此乃大罪,這一眾人皆要受到牽連”鄭友梅就如同大禍已經臨頭,哭喪著臉道。

  “拒詔的是我,頂撞中官的也是我,你們盡可離去,一切皆有我承擔”麵對眾人的指責,楊連山搶過李耘手中的奏疏,跪伏於地向宮門方向,連聲高呼道,“太學生楊連山,請陛下接受勸諫”

  眾人見狀皆驚駭失色,一時間手足無措,愣在當場。“楊兄,不可意氣用事,誤人誤己”李耘最先反應過來,上前捂住他的嘴,欲將其拉起。但是楊連山似乎此意已決,不肯起身。其他人也紛紛上前,一擁而上,齊齊動手拖拽。

  “肅靜,陛下駕到”正當眾人糾纏不清時,隻見宮門再開,一行人從宮中簇擁著一位頭束金冠,身穿明黃錦袍,身披大氅的少年下階而來。有護軍軍卒見這邊還在拉扯,高聲唱道。

  “陛下有諭,請上疏的太學生階前見駕”剛剛離去的中官小跑過來宣諭道。

  “遵諭”太學生們沒有想到聖上真的出宮來見,慌亂間隻顧得正正衣冠,齊聲躬身施禮道。

  太學生們別看平日裏牛氣哄哄的,以為天老大、地老二,其他人都不放在眼裏,可事到臨頭也是心虛。畢竟要與他們會麵的是上天之子,其一言可決百萬人生死,其一怒便可屍陳千裏。他們重新列隊後,規規矩矩的在中官的引領下趨步向前,不敢直視。

  “太學三齋眾生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在階前十步站定,躬身施禮道。

  “免禮”趙昺看看眼前的眾學生,一個個麵帶青澀,有的惶恐不安,有的好奇偷窺,還有的興奮異常,不僅心中好笑,這難道就是大宋未來官場的希望嗎

  眾人起身,看向眼前的天子,隻見其身材魁偉,麵帶謙和的微笑,比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要顯得年幼。但是其在舉國淪陷,兩位皇兄或俘或亡之際,帶領行朝在瓊州臥薪嚐膽十年,親領大軍一舉收複江南。而僅僅兩年後,又禦駕親征統兵數十萬擊敗蒙元大軍,奪回兩淮,打得蒙元遣使求和。在他麵前,眾人頓感自慚形穢。

  更讓眾人詫異的是皇帝出宮接見眾人,竟然如此隨便。隨行的人不過寥寥幾人,並沒有撐傘執扇的儀仗,身邊僅有四個小黃門隨侍左右,十幾個侍衛在旁警戒,比之朝臣出行還要簡單。這確與皇帝不喜張揚,崇尚簡約相符。

  “爾等在闕門前伏地上疏,朕邀你們入宮相談,確是不肯。朕隻能出宮相見,有話盡可麵稟”趙昺笑著對眾人道。

  “陛下,學生等以為朝中有佞臣迷惑聖上,以致阻礙聖聽,數次上疏皆無果而終,不得已再次伏闕上疏,為民請命”楊連山看看身邊幾人皆不敢言,更不要說按照最初的約定由李耘捧奏疏上呈了,於是出列施禮道。

  “呈上來吧”趙昺揮手,自有小黃門上前接過奏疏轉呈。

  “這厚厚一遝,朕要細讀,恐一時難以看完,你們便在此與朕說說吧”趙昺接過來掂了掂笑道。

  “如此學生便不恭了”楊連山再施禮道。

  “稍緩,朕看一時半刻也說不完,你們走了一路,又跪了半天,肯定也累了,大家還是坐下談吧”趙昺瞅瞅眾人,當先在台階上坐下道。

  眾人見此卻是麵麵相覷,他們沒有想到皇帝萬金之軀就這麽席地而坐,毫不顧忌形象。但也讓他們感到種莫名的親切,可也不敢坐。“還不謝恩就坐”這時有中官提醒道。

  “謝陛下體恤”眾人得到提醒,趕緊躬身施禮,而這又出乎預料,他們應答的也是亂七八糟,毫無章法,無不羞愧。而皇帝都坐在地上了,他們也就沒得挑,等著賜座,也席地盤膝而坐。

  “汝可以開始了”趙昺抬手示意楊連山道。

  “遵諭”奏疏已經呈上,但楊連山並不在意,憑著記憶將所奏一一道來。

  而此時皇帝階前聽諫的消息已經傳開,眾多人等蜂擁而至,稍時便有數千人之多,護軍不得不出動維持秩序,將人群隔開。而楊連山麵對人群也不怯場,依然侃侃而談。但是同為六君子的幾人卻五味雜陳,暗罵自己怎麽就臨場退縮,讓其搶了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