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戰事明朗
作者:峰愛涵      更新:2020-10-15 01:22      字數:3228
  鄭善果沉默了良久,像是在恢複力氣,隨後掙紮著要坐起來,宇文哲見狀,趕緊攙扶了一把,把枕頭墊在了鄭善果的身後。

  “嗬嗬……我還是太小看李佑了!”鄭善果道。

  “在齊州的時候,得到了皇後娘娘病危,卻被生息丹吊住了生命的消息,當時李佑並不認為有人能救活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去世的時候,陛下定然會受到嚴重的打擊,所以他想抓住這個時機,準備了十萬大軍,準備一股作氣的攻進長安!”

  “可是,皇後被孫先生治好,陛下安然無恙,他為何還會孤注一擲?”

  宇文哲道,這也是宇文哲最疑惑的地方,李佑既然能如此隱忍,也應該知道,僅憑十萬大軍,根本不可能打到長安,更不要說師出無名,而且百姓的心還在李世民的身上。

  “是因為他的動作太大了,即便後來傳來了長孫皇後痊愈的消息,也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先是被權萬紀察覺,權萬紀罵他亂臣賊子,被他斬了祭旗,而本官一直在暗處,這才有命逃了回來,消息已經無法隱瞞,也隻能趁此機會反了!”鄭善果道。

  “這樣但是說的通,不過總覺得有些不對勁,齊州僅憑一州的財力,怎麽可能聚集起十萬大軍的裝備,整個大唐現在守衛各地的的常備部隊加起來,也不到七十萬!”宇文哲道。

  “噠噠噠……”

  與此同時,一道焦急的腳步聲傳來,一位身穿甲衣的士兵跑進了房間,停在了臥室的外間。

  “公子,出事了!”

  “不是說了,鄭大人身體還沒好,不要進來打擾,出了什麽事?”宇文哲沉聲道。

  “土穀渾傳來軍報,土番聚集大軍,進犯邊關,獨孤將軍已經有些頂不住了,現在已經退回到了隴右的關隘,依靠關隘抵抗敵兵!

  還有,高昌也有所異動,不過現在侯君集在鎮守,把高昌死死擋在國境之外!”這名士兵急促的說道。

  “李佑謀反起兵,土番卻在此時進攻大唐,不管怎麽看,這兩者中間也有著聯係,看來科舉要延期舉行了!”

  “難道,齊州之所以有這樣的力量,是因為土番的資助?李佑為了皇位,出賣了大唐?”鄭善果臉色巨變,道。

  “哼,土番距離隴右那麽遠,怎麽有可能悄無聲息的資助隴右,大唐這一次真的要不妙了,若是一不小心,甚至會變得四分五裂!看來科舉製度,真是讓他們失去耐心了啊!”

  “難道說……”鄭善果顯然也是想到了什麽,驚愕道。

  “不錯,當年隋朝遭遇的一切,現如今,就要重演了!”

  “宇文哲,你不能袖手旁觀,隋末之亂的慘劇,絕對不能在發生了,現如今的大唐,才是百姓們最好的歸宿!”

  鄭善果掙紮著,差點在床上掉下來。

  現在的大唐,雖說將領們正處於巔峰,但是能夠有能力為帥的,指揮這麽大的戰役,可沒有幾個了,大唐的軍神李靖,以他現在的狀態,已經不足以帶兵出征了。

  “放心吧,民心所向,這一次的動亂也是一個好機會,所有的牛鬼蛇神全都冒出了,也好,一次性全部解決!”

  宇文哲說完,露出一絲冷酷的笑意,隨即轉身走出了臥室。

  “公子,王總管還在外麵等著呢!”士兵說道。

  “王總管親自來的?”

  “沒錯,王總管等著您一起返回長安呢,是陛下的旨意!”

  “你去把所有在軍校中學習的將士聚集起來,這一次,夠他們玩的了!”

  宇文哲說完,向著外麵走去,留下了這一位一臉興奮的士兵。

  宇文哲來到外麵,王德正帶著一隊禁軍將士等候。

  “宇文公子,陛下口諭,科舉舉辦日期不變,不能受到其他事情的影響!”

  宇文哲頓時皺起了眉頭,“王總管,陛下確定?”

  “嗬嗬,放心吧,雖說這一次鬧的比較大,不過正和陛下的心意,現在的大唐,可不是當初的隋朝末期的時候可以相比的,隻是因為你已經不在軍中,若是帶兵出征的話,一定會授人以柄,而科舉之事同樣重要,這是陛下,乃至整個大唐的態度!”王德道。

  “那好吧!”宇文哲點頭,隨後心裏鬆了口氣。

  大唐的強大在於政治清明,在於李世民的容人,使得各方麵的力量都處在巔峰,即便沒有自己,大唐依然強大,特種將士們依然能去執行各種特殊任務。

  這一天,大學城最中心的軍校內,學員們開始集結,隨後分散到了各處部隊,其中席君買帶著一部分,回去了隴右。

  大唐的軍隊開始頻繁的調動,兵乃國之重器,每一次調動,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更何況這一次全國規模。

  風雨欲來,這種緊張的壓迫感,在長安的空氣中飄蕩,李佑謀反的消息,沒過多久就傳遍了天下。

  對於李佑起兵,每個百姓心裏都是厭惡的,這就注定了李佑的失敗,而且帶兵去平定齊州叛亂的,是剛剛出任兵部尚書的李績。

  李績的軍事才能,僅次於李靖,而且李績同樣帶著十萬大軍,不僅如此,在軍校內任教的那些大將,全部被調入到了軍中,為此,軍校也停止了教學。

  學生和老師全都上了戰場,而這所軍校所能發揮出的力量,必將震驚世間。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科舉考試如期舉行,更給這一次的科考蒙上了一層破釜沉舟般的氣勢,說了舉行,那麽,不管發生了什麽,也不會再做更改。

  齊州起兵,聲勢浩大,一時之間,就連大唐其他的地方都開始變得蠢蠢欲動,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之下,第一次科舉考試,在大學城內舉辦。

  這一次科考,一共舉辦了七天,為此,李世民還派了一萬禁軍,駐紮在大學城附近,保護大學城的安全。

  科考期間,大唐邊境,大唐國內,再一次陷入到了戰火之內,仿佛又回到了隋末亂世,爭奪天下的時候。

  不過,這一次大唐方麵,一直占據著主動,保持著巨大的優勢,尤其是李績帶著大軍,可謂是勢如破竹,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圍住了齊州,把大唐內的戰火限製到了一州之地。

  侯君集更是帶領大軍,主動出擊,不但伏擊了高昌國侵犯大唐邊境的軍隊,還一鼓作氣的帶著軍隊攻進了高昌國腹地。

  隻有隴右關隘下,依舊處於下風,土穀渾的土地完全被土番占領,隻有依靠著關隘,才能保持不敗。

  不過所有人都清楚,隴右之地之所以那麽被動,是因為以隴右道一州之地抵抗一個軍事強國,原本隴右的底子就薄,在加上占領土穀渾沒多長時間,能夠守住關隘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之所以以隴右單獨對抗土番,就是因為國內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大唐的軍隊被牽扯到了精力,隻要齊州被平定,大唐必然會在第一時間將兵力集中在隴右。

  土番沒有突破到大唐國境之內,就無法對齊州形成有效的幫助,可以說,把土番抵禦在隴右外,在戰略上,就已經勝利了。

  戰事的優勢,讓百姓的歸屬感更強,也就在戰事即將明朗的此時,科考的結果被公布了出來。

  宇文哲在大學城的辦公室裏,看著李世民欽點的這一大批年輕人,心裏很清楚,這一次齊州叛亂,一定有那些豪門的影子,隻要叛亂平定後,李世民就要對那些豪門下手了,而下手的前提,就是要準備一大批官員,來接手豪門家族之人,在朝廷為官的位置。

  可以說,這一次參加科舉的人,基本上都會有安排,隻不過排名不同,位置上和今後的潛力,也會是很大的不同。

  最終,宇文哲把第一批的名單拿了出來,第一批的名單裏,有一大部分都是長安大臣家的的公子。

  比如房玄齡的大兒子房遺直,杜如晦的兒子杜構,魏征的大兒子魏叔玉,就連秦叔寶的兒子秦懷玉的名字,也在這一頁中。

  不過,最讓宇文哲意外的,在這些人名的上麵,還有一個名字,看著這個名字,宇文哲長長的呼了口氣,露出了一絲滿足的笑意。

  “嵩嗣這小子,這幾年真是下功夫了,竟然把魏叔玉和杜構都給壓了下去,這可是陛下親自排名的,當年在尋芳閣受到的侮辱,沒白受!”

  晚上,宇文哲拿著這一份名單回到了長安,去了宇文士及的府上。

  宇文家的管家十分驚喜的把宇文哲請了進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宇文哲也屬於宇文府裏的少主人。

  進入到大廳後,發現宇文士及手裏正拿著一份聖旨,臉上的笑意怎麽也遮掩不住。

  宇文嵩嗣站在一旁,臉上也流露著一絲笑意,沒有了以前的輕浮,顯得成熟穩重。

  “堂兄,你來了!”

  宇文哲來到大廳後,宇文嵩嗣趕緊走上前來,感激的說道。

  “不錯!”

  宇文哲拍了拍宇文嵩嗣的肩膀,隨後看向宇文士及,“三叔,陛下有旨意傳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