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王玄策出使
作者:峰愛涵      更新:2020-10-15 01:21      字數:4308
  “惠日桑,你說,林將軍有什麽理由要騙我們?”

  “可是我信不過他!”藥師惠日搖了搖頭,道。

  “不信他,難道信蕭瑀嗎!”

  “犬上桑!”

  “夠了,你應該知道的,如果林哲真的有問題,怎麽會讓我們把這本兵書帶回去,這可是他親手所寫,被大唐的皇帝陛下譽為天下第一兵書的奇書!”

  小犬拿起了宇文哲放在了桌子上的三國演義,之前,宇文哲拿著這本書的時候,小犬就是一陣心驚肉跳,唯恐這本書被宇文哲帶走。

  “還有,你以為我們還有選擇嗎,林哲說的很對,我們的要求,暫時是達不到了,隻能等下一次回來在做打算,這一次,就先把這些大和尚帶回去吧!”

  小犬擺了擺手,道。

  藥師惠日無奈,退出了房間,小犬才是使團的主使,他做的決定,其他人無法反駁。

  ………………

  宇文哲離開以後,並沒有回宮,而是去了火藥坊,暗衛的總部,便隱藏在火藥房裏。

  首先,火藥坊因為總是實驗火藥的爆炸威力,所以占地極大,其次,火藥坊原本就是要保持絕密的地方。

  暗衛的總部隱藏在火藥房裏,融入進守衛中,神不知鬼不覺。

  更何況,守衛火藥坊最為中堅的力量,就是特種將士們,他們全都是能夠隨時調入暗衛任職的,不存在泄密的危險。

  宇文哲來到火藥坊後,王玄策正在整理情報。

  要說王玄策確實是人才,熟悉了暗衛的運行方式之後,比趙國掌控暗衛時的效率提高了不少,而且,客棧係統和孤兒院也已經啟動,開始承建。

  貞觀年間還沒有客棧的概念,有的隻是客舍,提供旅客睡覺休息的地方,往往是一個大通鋪,用髒亂差三個字,完全可以概括。

  當時,王玄策接受暗衛的時候,看到了客棧係統,當時就明白了,在居住這一方麵,會引起多大的改革,同時對於宇文哲的敬佩,更加深刻。

  火藥坊深處,一處獨立的院落,在院落的外麵有著一隊將士看守,旁邊還豎著一個大牌子,火藥坊禁地,閑人免進,擅闖者,殺!

  宇文哲來到的時候,王玄策還在裏麵整理著情報,隨著暗衛係統的鋪開,每天匯集回來的情報更多、更複雜,人手不夠的缺點,也更加暴露了出來,作為暗衛主管的王玄策也不得不親自動手。

  也就是宇文哲,不管幹什麽,都是直接就當了甩手掌櫃。

  火藥坊有祁冷看著,軍校那裏林平看著,暗衛又扔給了王玄策,自己每天在皇宮裏寫寫小說,調教一下皇子公主的。

  “將軍,您怎麽來了?”

  對於宇文哲的到來,王玄策還是十分驚訝的。

  自從自己在軍校裏調了回來之後,就是來暗衛報道的那一天,宇文哲露了個麵,這都一年過去,馬上就年底了,中間一次都沒有出來過。

  甚至連情報的審查也不管了,美名曰,你比趙國細心,本將信得過你,完全當起了甩手掌櫃。

  王玄策十分懷疑,宇文哲第一次如果不是必須得親自帶他來任職,恐怕也會撒手不管,就像是當初把整個左前鋒軍完全放權給他一樣。

  這種信任很讓人感動,每時每刻都會產生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但是,累啊,太累了,忙的一天睡不了幾個時辰。

  “嗯,玄策,你幹的不錯,比趙國細心多了!”

  宇文哲進入到房間內,看著房間裏的布置,感慨道。

  房間裏的布置十分簡約,一眼望去,簡單明了,各個類別的情報擺放歸類,都是十分明顯的,對於情報機構來說,這就是最為合適的環境。

  看著宇文哲誇讚的表情,王玄策心裏產生了些許的安慰。

  “玄策,倭寇使團準備歸國,這件事你怎麽看?”

  “倭寇?”

  王玄策想了想,“將軍,那位小犬大使可是提了很多條件,而且從他們平時的言談舉止來分析,倭寇國內並不是很太平!”

  “不愧是玄策,竟然看得如此透徹,本將剛才已經找過了小犬,他提的那些要求全部都不會實現,但是本將答應小犬,讓他把那些佛經、大和尚給帶走!”

  宇文哲笑著點了點頭,道。

  “什麽?現在滅佛運動鬧得那麽熱鬧,小犬難道不知道佛教的害處,還要帶回自己國內?”

  王玄策頓時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問道。

  “嗬嗬,害處或是益處,就要看你怎麽說了,或者,看你想要的是什麽,總之,小犬一定會同意,隻是本將對於倭寇的戒心,不曾有絲毫減低,所以……”

  “所以?將軍有話直說!”

  王玄策皺起了眉頭,神情嚴肅了起來,道。

  “所以本將想讓你出使,出使倭寇,去探一下倭寇國的虛實!”

  宇文哲沉聲道。

  王玄策沉默了下來,足足過了一刻鍾的時間,王玄策抬起了頭,“所以將軍才會把末將調來暗衛,熟悉暗衛的運作,原來是想把暗衛係統布置到倭寇去!”

  “是啊!”

  對於王玄策能猜的出來,宇文哲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在異國他鄉,借助異族的力量,為我大唐謀取利益,這是十分艱難的,在本將的手下裏,或者說,整個大唐,隻有你能做的到,隻有你有這個實力!所以,本將需要你帶隊出使倭寇,本將才會放心!”

  “將軍……”

  王玄策震驚的看著宇文哲,張了張嘴,聲音在喉嚨裏震動,最終化成了一道歎息。

  “玄策,倭寇國的地理位置是一片孤島,土地貧瘠,產出不盛,就說明,這個國家若是強盛起來,一定會選擇向外擴張,在將來必然是心腹大患,本將隻有兩個要求,盡你所能去削弱倭寇,若是可能,直接將之覆滅,納入大唐的版圖!”

  “將軍,末將領命!”

  “第二個要求,無論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的安全,不可讓自己陷入死地,倭寇一國的價值,可比不過你的性命!”

  “將軍,末將……”

  王玄策熱淚盈眶,把自己與一國想比,這種感激的心情,已經無法表達。

  “好了,你準備準備,隨行的人員你自己挑選,特種隊的將士、官員,就用暗衛的情報來挑選你覺得合適之人,本將去向陛下請旨!”

  “將軍放心,末將明白!”

  王玄策抹了把臉,凝重的點頭,道。

  “那好,晚上把名單送到曹府,本將明天去麵聖!”

  宇文哲點了點頭,這才轉身離開了火藥坊,把王玄策自己留在了暗衛處。

  宇文哲離開後,王玄策在座位上沉默了將近一個時辰,這才猛地站起身來,開始在身前的卷宗裏翻動起來,眼神裏壓製不住的散發出了一陣精光。

  王玄策,在骨子裏就是閑不住的,出使倭寇隻會調動出隱藏在他體內的興奮,也許他自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準確地定位是什麽,這也是為何宇文哲非得讓他出使的真正原因。

  倭寇國現在還處於奴隸時期,隻是用來給王玄策練手,王玄策真正的戰場在西域諸國,在極西方的大食國也即將變得強盛起來,若是不讓他發揮出一人滅一國的威勢,不是太浪費人才了嗎!

  宇文哲離開火藥坊後,並沒有回皇宮,而是向著曹府走去。

  自從滅佛開始以後,他就一直沒有回去過。

  現在過了那麽長時間,估計老夫人差不多已經消氣了,這才敢回去看看。

  即便是這樣,在進入到曹府時,依然是小心翼翼的。

  進入大門,曹府內很平靜,宇文哲的心又放下了一些,曹府內下人原本就少,和其他府邸內,動輒就是幾百號人的,根本沒法比。

  除了之前在尋芳閣贖的四女現在在後院伺候老夫人,打理前院和廚房的,還是當初紅拂女給帶來的,當時就留了下來。

  曹府內一直都很清靜,頂多後院裏熱鬧些。

  走進後院,裏麵的確有些聲音,現在天氣轉涼,每天適宜運動的時間更多,由於現在的寺廟都被封了,老夫人也就基本就不出門了。

  宇文哲走進後院,小環正給老夫人揉著肩膀,這一套動作還是張玲瓏給傳授的,因為長孫皇後懷孕的原因,張玲瓏抽不出時間來曹府,所以把按摩的手法教給了小環。

  顯然,老夫人很受用,眯著眼睛,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

  曹夫人坐在一旁,手裏依然拿著那本白蛇傳,一會兒低頭看看書,一會兒抬頭看看小琴和小棋的戰局,江柔坐在曹夫人旁邊,手裏拿著的是一本梁祝,整個場麵極為和諧。

  宇文哲的到來,並沒有引起什麽變化,老夫人聽到了動靜,微微睜開眼看了看,繼續享受小環的按摩。

  曹夫人笑了笑,搖了搖頭,繼續低頭看著自己手裏的書,小琴和小棋更為直接,連理都沒理,兩人現在正打到關鍵時刻,誰輸了誰就要下場,誰還有空理你。

  宇文哲提著的心總算是徹底放了下來,看來是都過去了。

  在大唐,自己還牽掛的地方,也就是這裏了,宇文哲回到了自己小院,想著要怎麽說服李世民派使團去倭寇,直到晚上,王玄策派人送來了名單。

  這份名單裏寫著王玄策需要的官員,名單上的第一個名字,是副使的位置,就讓宇文哲陷入了沉思。

  出使,必須要有禮部官員才行,而禮部官員名單的第一個,寫的就是崔亮,崔亮都已經被趕回了清河老家,怎麽王玄策會選崔亮作為副使?

  宇文哲仔細研究了一番,最終還是準備尊重王玄策的決定。

  隨後,宇文哲連夜寫了份奏折,陳述了倭寇使團很滿意自己的提議,而且,對於出使倭寇做出了必要的解釋。

  不說別的,光憑借擴展暗衛這一個原因,李世民就一定會同意。

  第二天早上,宇文哲拿著折子走進皇宮,自從宇文哲回到長安後,這還是第一次來上朝。

  宇文哲出現在太極殿,其他的大臣反應不盡相同,好像每一次宇文哲跟著上朝,就會有大事發生。

  李世民在大殿外走來,看到宇文哲後同樣顯得十分意外,在宇文哲麵前停頓了一些時間,才走到了自己的龍椅上。

  王德高呼上朝,眾位大臣行禮。

  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之上,看著下方的大臣們,滿意的點了點頭。

  要說李世民為何那麽勤政,也許坐在龍椅上,掌控天下的感覺實在是讓人著迷。

  “陛下,臣有事啟奏!”

  魏征踏前一步,道。

  “說!”

  “陛下,李靖將軍最近身體不適,已經提交了辭去兵部尚書之位的辭呈,尚書乃兵部之首,臣提議由侯君集接任!”

  魏征的話讓宇文哲頓時瞪大了雙眼,在前世的曆史上,侯君集同樣是官至尚書一職,隻是當這件事到了眼前的時候,宇文哲同樣有些無法接受。

  要說在整個官場裏,最忌憚誰,隻有兩個人,一個是整天眯著眼睛,見誰都是一副笑眯眯的長孫無忌,另一個,就是站在自己身旁不遠處的侯君集。

  長孫無忌自不必說,就憑李世民對於他的信任,在朝中就是屹立不倒,擁有話語權的人物,更不用說他的政治智慧也是超乎常人的。

  侯君集不同於張大亮和長孫順德,是一個極為難纏的人物,雖說知道侯君集早晚會死在今後的謀反之中,但是在這中間還會有很長時間,侯君集會處於他人生的巔峰時期。

  以侯君集的性格,竟然一點都沒有表現出對於自己敵對的念頭,這原本就是十分不正常的。

  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侯君集一直在等待著,等待著給予自己致命一擊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自己隻能小心防備,越是主動出擊,越是容易露出破綻。

  以侯君集的性格,隻要是出手,一定是摧枯拉朽的,就像是他帶兵作戰的風格。

  侯君集接任兵部尚書是必然的,憑借他的功勞,現在又是兵部侍郎,更可以說是理所應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