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藏屍山穀的來曆
作者:峰愛涵      更新:2020-10-15 01:21      字數:2260
  賀蘭山的關隘由來已久,甚至古老的已經尋不到源頭,這座關隘承載了無數年的戰爭,無數的英魂在此消亡,留下了數之不盡的屍體, 而戰爭過後屍體要如何處理便成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首先,這裏到處都覆蓋著植被,若是放火焚毀的話隻會牽連到自身,可是這裏氣候潮濕,尤其是夏天,若是放任不管的話,必然會滋生大量的病毒細菌,產生瘟疫。

  在這個年代,瘟疫就代表著死亡,滅絕,是人類無法抗拒的災難,如何處理這些屍體成為當時守衛賀蘭山關隘守軍的最大難題。

  直到後來,在一場混戰中,賀蘭山守軍的隊伍被打散了,逃到了距離關隘十裏左右的地方,這裏被濃密的植被覆蓋,若是走不到近處根本就發現不了,一條深不見底的裂縫出現在他們的眼裏。

  按理說距離關隘這麽近的地方,守城的將領不可能不知道有這樣的裂縫,可是按照一些老兵來說,這裏以前根本就是山體,即便有裂縫也是剛出現的,也許是神跡。

  這條裂縫有兩米多寬,深不見底,從此以後每逢有大戰,在戰爭過後的屍體都會被扔進這條裂縫中,上千年過去了,這條裂縫還是深不見底,不直吞噬了多少屍體,才得名於藏屍山穀。

  也許就是因為這裏的屍氣太重,再加上常年都照射不到陽光,所以總會發生一些詭異的事情,往此處運送屍體的士兵有時甚至像是被迷失了神智,與屍體一同跳進這條裂縫中,漸漸的就沒有人再敢靠近這裏。

  到了後來甚至為此專門成立了一支打掃戰場屍體的部隊,這支部隊隻負責打掃戰場,運送屍體,根本不參與作戰。

  即便是這樣,都沒有人願意進入這支部隊,到了最後這支部隊的士兵都是由一些死囚或是罪大惡極之人組成。

  隨著時間的推移,藏屍山穀的所在位置也漸漸的消失在那些正常衛兵的認知裏,隻知道在賀蘭山的關隘裏有一支負責打掃戰場的部隊,這支部隊不與人交流,臉上全都有著被烙鐵燙出的囚字,每位士兵看上去都像一具屍體般死氣沉沉的,駐守在賀蘭山關隘的一個角落裏,極為神秘。

  藏屍山穀內葬下了數之不盡的屍體,看似是一道深不見的溝渠,但是在賀蘭山的山腳下卻有一條直接進入其中的道路,這條道路很崎嶇,一路上跋山涉水,到了最後還要進入一條長長的隧道,這條隧道是天然形成,直接通入藏屍山穀的穀底。

  進入穀底後會發現眼前豁然開朗,根本不是想象中大那麽狹窄,反而很大,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穀地,有丘陵、河水、就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地下世界。

  這個世界裏沒有陽光,鋪在地麵的那一層綠色奇異植物就像是螢火蟲,在莖葉的最頂尖散發著淡淡的藍光,照亮穀底,讓人可以勉強視物,但是卻把這裏映照的更加詭異。

  這裏是賀蘭山山體內空出的一片空間,也許是地殼運動的原因,不知何時在空間的頂層裂開了一大道縫隙,才會被人發現,最終出現這一座藏屍山穀。

  宇文哲帶著三千人的隊伍,在喬大爺的引領下向著藏屍山穀的位置前行,有時會突然轉向,又有時會後退一段距離再次前進,走進密布的山林,躍過黃橙橙的河水。

  幸虧他們去的並不是賀蘭山最深處,並沒有大型或是群居的野獸,也還沒有致命的毒物,而且隊伍當中大都是生活在賀蘭山四周的獵戶,很適應山裏的路程,所以速度一點都不比在平路上來的慢。

  喬大爺走在隊伍最前方,由於是夜晚,會時不時地停下來尋找路徑,而且他們走過的地方很是雜亂,甚至很是險峻,一看就是在短期之間走過一大批的隊伍。

  尤其是在偶爾看到倒在地上的突厥兵屍體時,宇文哲終於確認,那一萬名突厥兵就是通過這一條隱蔽的道路繞過了單於都護府的府城,為的是突襲銀川,可惜的是卻遇上了李靖的隊伍,導致突襲失敗,也許就是因為這條路太過於崎嶇,太難走,所以阿史那賀魯才隻是派出了一萬名的突厥兵。

  就在喬大爺停下來查探道路的時候,宇文哲都會在路上做一些標記,或是仍幾件碎爛的衣服,或是丟下件破損的兵器,就像是再給什麽人指路。

  就在他們身後半天路程的距離,阿史那意凡帶著那不到五千人的隊伍追在他們身後,越是向前走,阿史那意凡的臉色就越是陰沉,因為他早已經看了出來,這就是他們來時的那條路,為了走過這條路,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足足損失了好幾百人。

  銀川城,城主府。

  “幸虧夫人平安無事,否則的話臣就百死莫辭了!”

  在城主府的大堂內,李靖的身上纏滿的白色的布,臉色無比的蒼白,看著坐在主座的長孫皇後,中氣不足的說道。

  “李將軍不必自責,誰也想不到突厥人會突然進犯我大唐,甚至僅僅用了一晚的時間就攻陷了賀蘭山的關隘,後麵的事就全都依靠李將軍支撐了!”

  長孫皇後安撫道,她看著眼前虛弱的李靖,擔憂的神色如何都無法掩飾。

  “這是自然,不過夫人還是帶著小姐離開銀川吧,但是不要回長安,我會派出一千的兵力,護送夫人向南方隱藏起來,直到戰爭結束在回去!”李靖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胡須,眼神裏卻散發出無法違背的意誌。

  “為何不能回長安,難道長安也陷入了危險的境地,陛下他現在如何?”長孫皇後是何其聰慧之人,瞬間就聽出了李靖的言外之意,猛然間站起身來,道。

  “夫人,這些年來陛下經過了無數次危機,可是全都熬了過來,這次也一樣,憑借著長安城的兵力,雖說還是處於下風,但是隻要頡利可汗不想兩敗俱傷,就不會強行進攻,隻要守住銀川,把這二十萬大軍阻攔在銀川外,那麽大唐就無礙了!”

  李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隨之站起身來,目光灼灼的看著眼前的長孫皇後,渾身散發出了極為慘烈的氣勢,那種視死如歸、百戰不殆的氣勢。

  恐怕也隻有李靖這種名傳青史的名將,才有敢說出這種話,他的三千衛兵,加上剩餘的五千守衛,用僅剩八千的兵力來鎮守住銀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