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真理需要質疑
作者:顧屈      更新:2021-07-02 21:25      字數:2864
  不出所料,羅翰在糾結了一番之後,還是決定答應下瑞康的邀請,器官再生項目對他的誘惑力太大了。

  ??而且在他看來,這個項目完全是可以讓瑞康做幾十年的,不可能短短幾年就結束,哪怕項目完成,也會有很多後續的研發工作,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長遠項目。

  ??就像手機,都研發出來幾十年了,現在不也一直都有研究機構在研究相關的後續新技術。

  ??羅翰覺得,就算加入了瑞康,在他退休之前,應該都會把精力放在器官再生項目和後續的研發之中,這樣的話,事情也不是那麽難接受了。

  ??反正他對這個項目確實很有興趣的,作為一個細胞分子學的優秀學者,利用多能幹細胞進行器官再生,可太吸引他了。

  ??所以,他最終還是答應了柯立亮的邀請,準備盡快向學校提出離職,辦理好離職手續之後,就加入瑞康的南鬥研究中心。

  ??不隻是他。

  ??瑞康集團在全國各大高校和研究機構一同發力,向五十多位國內傑出優秀的生命科學領域專家,都拋出了橄欖枝。

  ??這些收到瑞康邀請的專家教授,研究的領域和方向大多都和器官再生有些關係,或者在同一領域。

  ??其中,一共有36位專家教授,都成功被打動,同意加入瑞康,一起參與器官再生項目的研發。

  ??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有近三分之二都答應了,而且其中不乏一些華夏生命科學泰鬥級別的老教授,離著院士都隻有一線之差的那種,要是算輩分的話,都是雲珩的祖師級別。

  ??這些泰鬥們都是真正經曆過華夏生命科學從無到有,逐漸成長起來的這個過程,並且為之做出了非常多重要的貢獻,可以說現在華夏的生命科學領域,就是這些人參與建立起來的。

  ??每一位教授,都擁有豐富和非常優秀的科研能力。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都是有信念的一群人,是一群真正可以為華夏科學事業奉獻自己生命的鬥士!

  ??有這樣一群人加入,原本讓陳長安十分憂心,並且進度十分艱難的器官再生設備的研發進度也立馬提速了。

  ??不得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確實不假。

  ??雖然瑞康自己培養的這些科研人員數量已經超過了千人,團隊非常龐大,並且也都經曆過硬仗,參與了多個瑞康重要項目的研發。

  ??但是在經驗上,他們與這些老專家們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可能這是時代造就的局限性。

  ??這些老專家們當年剛參與研究工作時,基本上華夏的生命科學領域是一窮二白,要啥啥沒有的程度。

  ??一切的科研,完全都要靠他們自己來,一旦有任何科研上的想法,都得從頭自己摸索前進。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而且他們作為開拓人,本身是沒有任何教條束縛的,在那個年代,是最具有天馬行空的科研思維,和大膽想象力創造力的一群人。

  ??而現在的科研人員,大多都是讀著他們編寫的教材培養出來的,雖然說整體的素質可能更加高了,但是在抽象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方麵,和這些泰鬥們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打個比方。

  ??器官再生設備上的一個用於細胞維生的裝置,原理陳長安已經給出了詳細資料了,但是缺乏具體的數據論證。

  ??負責這個部分研究的小組進行了多次的試驗,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最後得出的試驗數據,和陳長安提供的治療數據總是差了一些,效果不夠理想。

  ??他們試了各種方式,將資料翻來覆去的看了很多遍,都背在心裏了,但是不管怎麽嚐試,始終就是差了點。

  ??後來,當從京都生命科學院特聘來的蕭興元教授加入瑞康,參與了這部分的研究時。

  ??在蕭興元教授的幫助下,這個問題不到兩天就被解決了。

  ??那到底是出了啥問題呢?

  ??其實很簡單,在陳長安提供的資料裏,要求先將維生係統中的培養基進行調配,但是由於陳長安抄資料時,是直接將器官培育的標準使用數據抄下來的。

  ??也就是說,陳長安給出的數據,是一個標準數值,隻是用來參考的,而具體到要培育某個器官時,培養基的調配比例就需要根據不同器官的不同特性,進行一些微調。

  ??瑞康的研究人員根本沒有想到這一茬,隻是簡單的根據標準配比進行培養基的調配,但是卻想要與適合肺部器官培育的數據比對上。

  ??這就像是你拿了一個可以裝西瓜的袋子,但是卻往裏頭裝了個香蕉,大小他不匹配啊!

  ??蕭興元在加入項目之後,很快就找到了這個錯誤的點。

  ??因為他並沒有先入為主的認為陳長安給出的資料數據就一定是準確無誤的,一直都懷著一顆探究的心,並且具備非常敏銳的洞察力。

  ??而這些研究人員,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陳長安的神奇形象,導致不管陳長安給出的任何資料,都不會被質疑。

  ??一旦數據不對,他們隻會找自己的問題,而不是考慮是否問題出在了陳長安提供的資料中。

  ??這就是自家培養的研究人員的不足之處之一。

  ??陳長安畢竟不是一個全科的專業人才,他努力了這麽多年,也就隻能做到標準線之上的水平。

  ??一個人抄錄如此多的技術方案資料,並且還都是一些從來沒有經過驗證的,隻存在他腦海中的文字,有些地方出錯,或者出現漏寫的情況是難免的。

  ??而研究人員們要做的,就是在驗證這些技術資料的同時,為他查缺補漏,補足不對或者漏掉的地方。

  ??但是因為陳長安將自己的形象樹立的太偉岸了,或者說他本身做出了這麽多出眾的成績,無形之中就給予大家一種無法質疑的形象。

  ??而科學,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對真理的質疑,多少以前傑出的,甚至影響一個時代的科學家提出的理論,在後世也屢屢被後繼者們推翻了。

  ??而這種事情,本身就是一個追求真理的過程嘛!

  ??現在的瑞康研究中心的一些科研人員,恰恰就是缺少了這種追求真理,用於質疑陳長安的精神。

  ??而陳長安花功夫從外麵聘請來的各種泰鬥教授們,則補上了這一缺陷,並且也用自己的實際科研能力,加速了器官再生設備的研發!

  ??一切都奔著好的方向而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