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唐氏兒
作者:顧屈      更新:2021-07-02 21:25      字數:3400
  幾天後,陳長安就動身回到了姑蘇市。

  ??仿生義肢的臨床測試很順利,他再一直留在昆城也沒啥事情可做的,自然是回姑蘇去了。

  ??醫博會的參會事宜,公司的行政部也在穩步推進中。

  ??瑞康想要參加醫博會,那肯定不會被拒絕的,甚至組委會還會給瑞康劃一個大大的展廳,畢竟瑞康作為現在華夏最大的醫療器械排麵企業,享受特別待遇絲毫不過分。

  ??不過本屆醫博會是在9月2號到5號之間舉行,還要兩個多月呢,參會的事情陳長安吩咐下去之後,就暫時沒再管了。

  ??義體基地那邊,也有條不紊的在進行生產線的擴建工作,每天都有新的外骨骼下線被運輸到用戶手中,也不用陳長安過多的操心,李雲彤和於澄會搞定工作的。

  ??陳長安回到姑蘇市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還是泡在了研究中心裏,在雲珩團隊的隔壁實驗室裏,進行唐氏綜合征方麵的研究。

  ??這次的課題,他算是親自掛帥,整個項目團隊除了他之外,就隻有十來個臨時抽調的科研員以及實習生給他打下手。

  ??雲珩、王嘉、傅怡等頭頭們,都沒摻和唐氏綜合征的課題,這次將由陳長安獨立完成一切科研工作,這也算是對他的一種挑戰!

  ??不過即便如此,他的科研也要比普通人輕鬆的多,因為理論論證階段基本不需要太費多少工夫,而且他很有信心,課題的研究方向應該是正確的,不會白費功夫。

  ??畢竟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的,有腦海中那些超前技術知識的幫助,很多科研中不確定的東西,他都能有確定的結果,這可能在科研工作中省下太多功夫了。

  ??強如愛迪生,當初發明燈泡的時候,還嚐試了1600次,才找到了適合的燈絲材料呢。

  ??而陳長安卻不用花費這麽多功夫,他在茫茫千萬種選擇中,可以直接找到那條正確的選擇!

  ??........

  ??一個月後。

  ??唐氏綜合征的治療課題進展的非常順利,陳長安已經成功的從誌願者身上采集的細胞中,提取出了這個項目至關重要的XIST基因!

  ??實驗室裏,七八個穿戴全套無菌服的科研人員,以及陳長安都圍繞在一個大型顯微鏡下。

  ??通過這台可以放大三百萬倍的電子顯微鏡,哪怕是隻有分子大小的基因,也可以清晰的投射在屏幕上,供大家仔細欣賞。

  ??“這就是XIST基因?”一個戴著護目鏡的研究員有些感歎的說道。

  ??陳長安興奮的點點頭,目不轉睛的看著顯示屏上的三維圖像,有些感慨。

  ??其實嚴格的來說,DNA是不可能被肉眼觀測到的,之所以可以“看到DNA“,那是通過算法弄出來,利用三目鏡,解析三維結構而得到的圖像。

  ??“陳總,利用XIST基因真的可以做到抑製唐氏兒多餘的那條染色體嗎,太神奇了。”

  ??陳長安轉頭看了一眼提問的那個人,這是一個從中山大學招募的實習生,今年才博士剛畢業,踏入科研領域還沒多久,粉粉嫩嫩的新人一枚。

  ??“當然沒問題,我想你可能沒怎麽關注表觀遺傳學方麵的前沿突破。”

  ??“美籍華裔薑俊教授曾經在《自然》期刊上登載過一篇論文,他嚐試過將XIST基因轉入到多餘的21號染色體中。”

  ??“並且在體外細胞層次已經獲得了成功。”

  ??“根據他的論點和試驗測試可以得知,多餘的21號染色體拷貝**IST基因沉默後,其幹細胞活動繁殖能力更強了,也許全身細胞逐步會被沉默後的細胞所代替。”

  ??“但是因為細胞是有生命周期的,當細胞更迭之後,這種沉默效果便消失了,而且最難得是心腦細胞的更迭以及突破心腦屏障問題。”

  ??“人體是很複雜的,心腦細胞作為最關鍵和重要的細胞,如何將XIST基因安全的轉入心腦細胞之中,並且使其產生效果,且保持穩定,是擺在眼前的最大難題之一。”

  ??陳長安並非是第一個提出這個治療思路的人。

  ??早在幾年前,就曾經有科學家嚐試過在源於唐氏綜合症患者的ips幹細胞上,進行這種測試。

  ??並且在體外細胞的試驗中還獲得了成功,當將XIST基因人工轉入到幹細胞中那條多餘的21號染色體後,成功的形成了“21號染色體巴氏小體”,抑製了多餘的那條染色體的基因表達。

  ??這樣,在細胞層麵上,唐氏綜合征患者的細胞就將會和正常普通人的細胞一樣,不在多一條染色體,細胞的功能、形態也都正常化了。

  ??細胞正常了,這條多餘的染色體不再發揮作用了,那理論上患者也會逐漸恢複正常,雖然身體上的損傷顯然是無法修複了,但是被幹擾的智力,是有希望重新回歸正常水平的。

  ??這個治療思路是很有臨床意義的,隻不過想要真正做到這一步,還有很多的難題。

  ??比如怎樣做到將人體內那麽多細胞,全部都剔除一條染色體!

  ??用什麽手段靶向地把轉基因送到人體的細胞內,而不是在體外操作。

  ??怎麽定向控製,識別需要關閉的基因片段,而不誤把其他正常的基因給沉默了。

  ??這些都是困擾這項技術走向臨床的主要難題,而陳長安要做的,就是一一的攻克這些難題。

  ??幾個實習生在聽完陳長安的闡述之後,都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困難,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在現有的科學下,真的有些太困難了。

  ??一個比較大膽的實習生,幹脆直接舉手問道:“陳總,我覺得沒必要費力不討好的研究這種技術吧?”

  ??“與其費工夫研究怎麽恢複唐氏兒的智力問題,還不如早點在孕檢階段就篩查掉有問題的胚胎,這個研究可能能拓展出更大的價值,在轉基因方麵能有更多的科研意義,但是對於唐氏綜合征來說,效果真不如普及產檢啊。”

  ??陳長安搖了搖頭,有些無奈的說道:“想法很美好,但是現實卻不是理想化的。”

  ??“產前基因檢查雖然有效但不是那麽有效,畢竟目前的產檢手段還無法做到百分百篩別唐氏綜合征患者。”

  ??“有一些唐氏兒在唐篩的時候明明風險程度是低,但是生下來卻患有唐氏綜合征。”

  ??“而有些準媽媽肚子裏的孩子唐篩結果高風險,但是因為看到好多孩子唐篩高風險但生下來還是健康的,所以寧願相信自己肚子裏的孩子是健康的而把他她生下來。”

  ??“現代醫學再發達,也無法避免人性的掙紮,除非什麽時候能做到唐篩百分百正確,沒有任何僥幸,才可能改變這一現狀。”

  ??“而且,現在全球有數十上百萬的唐氏兒存活,並且每年唐氏兒的出生率還沒有任何下降的趨勢,這些孩子從生下來就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何其無辜。”

  ??“如果有可能的話,能將他們的智力恢複到正常人的水平,哪怕身體上有些殘缺,但是至少可以擁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渾渾噩噩癡呆的過一輩子。”

  ??“醫學的出現,本身就是為了使生命更美好,既然現在有這麽多唐氏兒,那我們就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麽,而不是直接放棄他們。”

  ??提問的那個實習生訕訕一笑,有些慌亂的解釋道:“陳總,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沒有要放棄他們..”

  ??話還沒說完,陳長安就打斷道:“我明白,這隻是一場正常的學術討論,我沒有指責你的意思。”

  ??“好了,問題討論到此為止,大家開始幹活吧,我們先模擬體外細胞的轉基因,都打起精神來,誰要是出錯了,晚上一個人留下來加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