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最好用的還是鈔能力~
作者:顧屈      更新:2021-07-02 21:24      字數:2808
  陳長安滿意的點點頭,對朱思平說道:“朱總,公司的固態電池,在實驗室階段已經突破了600hkg的能量密度了吧?”

  ??朱思平一副了然的神色,點點頭答應道:“是的,目前實驗階段已經成功做到了600Hkg的能量密度,隻不過礙於目前的工業程度,想要量產的話應該還需要五年的時間。”

  ??這個五年的時間其實是一個等待第一代固態電池形成市場規模,以及逐步完善生產線,擴大產能的一個時間。

  ??不是不能一蹴而就,隻是一蹴而就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損失很多金錢,大家都是商人,做產品是為了賺錢的,第一代固態電池先賣一陣子,將研發資金回籠,並且擴大自身的生產線,之後再推出第二代更強的固態電池也不遲。

  ??不隻是清陶能源這麽做,世界上所有的固態電池生產商都是這樣的。

  ??一方麵是從成本考慮,生產固態電池需要建設全新的工業生產線,這都是錢,不先賣一代產品,哪來的錢支撐後續的研發和生產。

  ??另一方麵各廠商也是要做一些技術儲備工作,保持自己的技術競爭力,自然不可能一開始就把大招都放了。

  ??現在的固態電池市場正處於萌芽期,一片混亂,技術每天都在突飛猛進。

  ??大家也都爭先恐後的發布自家的固態電池,沒那麽多時間給你猶豫。

  ??第一代400hkg的固態電池剛定型,各種流派的電池公司都立馬就投入資金進行量產了。

  ??就算在量產的過程中,第二代的600hkg能量密度的固態電池又在實驗室突破了。

  ??那各企業也不可能立馬就換代,不先把第一代賣回本的話,那豈不是虧大發了。

  ??一項新技術剛研發出來的時候,正是技術的高增長期,每天都會發生一些進步,等到了研發後期,該研究的都研究的差不多了,就會陷入技術瓶頸,很難做到革新的改變。

  ??像智能手機剛出現的時候,每一代新產品都算是革新式的改變。

  ??從一開始的iPhone重新定義手機,再到智能手機的重力感應、陀螺儀、指紋解鎖、麵部識別、紅外感應、電池快充、NFC技術,這些技術的每一次出現,都為手機帶來了創新。

  ??但是到現在,智能手機的研發紅利已經被吃的差不多了,早就已經沒什麽技術革新了。

  ??每一代新的智能手機隻能升級升級攝像頭、芯片和屏幕,其他的部件全都已經做到了極致,再無新技術出現,陷入瓶頸。

  ??已經變成了一個水滴屏或者一個60w快充,就可以當做突破性創新和賣點大書特書的時代了。

  ??現在的手機換代無非就是芯片更快,屏幕更清晰,攝像頭更高清和充電更快,其他技術再無任何突破,甚至就連電池容量都已經五六年沒變過了。

  ??隻有等到某個改變手機行業的創新出現,比如納米工藝和全息投影以及量子芯片等革新性的突破,才會再次重新定義手機。

  ??所以趁著現在固態電池剛萌芽,大家都在做技術儲備,可能未來三五年做出的技術突破,能夠讓所有電池企業推出五六代產品,夠未來二三十年使用。

  ??等到這個紅利期過去了,該研究的都研究透了,剩下一些難啃甚至啃不下的硬骨頭後,固態電池的瓶頸期也就到了。

  ??這種時候,就是技術儲備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所以剛開始發布產品的時候是不可能一股腦就全拋出來,要學會細水長流。

  ??但是陳長安可沒打算讓清陶能源這樣按部就班的來,他買下這家公司就是衝著實驗室裏600hkg能量密度級別的固態電池的。

  ??陳長安笑著對朱思平說道:“朱總,600hkg能量密度的固態電池對總公司有大用,既然實驗室已經突破了技術瓶頸,那就直接進行工業化量產吧。”

  ??“可是,第一代300h的產品都才剛開始量產,公司花費了數千萬投入建設的生產線也隻能生產300h能量密度的固態電池,要生產600h的必須要重新設計鋪設全新的生產線。”

  ??“這將會是一筆非常高額的投入,對公司的發展極度不利,也不符合產品上市周期定律啊,陳總!”

  ??朱思平一臉難色,清陶能源的第一代固態電池才剛上市不到半年,正在市場上與其他固態電池公司競爭市場,一度已經打到白熱化階段。

  ??現在不管是電動汽車企業還是電子設備公司都在幾家固態電池公司之間反複橫跳,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度。

  ??搞得清陶能源的第一代產品為了有競爭力,價格賣的極低,幾乎沒多少利潤,就是為了先搶占市場,公司賬上都沒多少錢了。

  ??這也是那些股東為什麽輕易就被陳長安說動,將股份套現離場的原因,誰知道清陶能源最後能不能在這場新電池戰役中獲得勝利呢?

  ??一旦沒獲得勝利,失敗者的下場可是很慘的,無非就是落得被並購或者破產的結果。

  ??在這個節骨眼上,陳長安還要他們將還在實驗室階段的600h能量密度的固態電池工業化量產,那清陶能源的財政會直接破產的。

  ??但是陳長安卻無所謂的說道:“多大點事,你說來說去,其實就是沒錢,要是清陶能源手上有錢,根本不用在乎第一代產品能不能收回成本,直接上馬第二代產品也無所謂,其他的固體電池研發公司隻能望而興歎。”

  ??國內的幾家研發固體電池的公司財政狀況和清陶能源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孤注一擲,將所有資金都堆在了突破固體電池技術上,才好不容易將第一代固體電池實現量產。

  ??現在都指望著賣第一代回本了再生產第二代呢。

  ??但是陳長安不打算按常理出牌,他又不差這幾個億的小錢,都花18億收購清陶能源,再多投幾個億製造二代固態電池也無所謂。

  ??“既然清陶能源已經成為我們瑞康的子公司了,朱總你的心態需要變一變,我們瑞康集團缺科研人才、缺優秀員工、但是就是不缺錢!”

  ??“我會從總公司撥款五個億給你,我希望半年內可以看到600hkg能量密度的固態電池投產,能不能做到?”

  ??臥槽!

  ??有大靠山的感覺就是不一樣,朱思平一臉激動的點頭說道:“沒問題!關鍵技術已經在實驗室試驗成功了,隻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半年內絕對可以投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