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受讓人填你 (求推薦票!)
作者:顧屈      更新:2020-11-20 09:47      字數:2891
  兩天後。

  “陳總,我已經通知了其他幾位股東了,其中隻有負責銷售部的陳部長,和負責人事部的趙部長兩人願意維持股份比例,繼續跟投,剩下的幾位股東都不願意加大投入。”

  瑞康醫療的股份中,865是屬於陳家的,現在已經在陳長安的名下了。

  而剩下的145,大部分都是分屬於其他幾個當初和老陳一起創業時的一些管理層,在陳長安還沒正式接手瑞康之前,就都在老陳的關照下,陸陸續續的“退休”了。

  隻有負責銷售部的陳昀和負責人事部的趙柳青是後來老陳廢了不少心思從別家企業挖來的高管,分了一些管理股,大概占據了其中的48

  他們二人的眼光還是很有前瞻性的,在他們看來,瑞康目前的發展非常順利,接下來再完善了銷售網絡,建立起自己的研發體係之後,未來的前景還是很好的。

  而且他們還深入的參與了最近兩三年瑞康的運營,特別是陳昀,瑞康所有的銷售事宜都是他來負責的,非常清楚公司的盈利增長情況。

  而趙柳青則對陳長安大手筆招募的科研人員很有信心。

  二人現在才三十多歲,那種奮鬥的心還很火熱,自然願意選擇繼續投入持股。

  現在瑞康的股份可都是原始股,如果未來公司上市,每一股都值不少的錢,自然是能不被稀釋就不被稀釋。

  比起當初與老陳拚事業的那幾位老骨幹,他們兩個無論是學曆還是能力都是要超出許多的,自然能做出更為正確的選擇。

  在增持之後,陳長安現在手上的瑞康醫療股份從原本的865,提高到了91。

  趙柳青和陳昀兩人維持48不變,剩餘的42則被其餘的幾個老骨幹把持。

  陳長安坐在辦公椅上一晃一晃的,考慮了一下之後幹脆說道:

  “關寇,你可以幫我去問問,既然他們願意手上的股份被稀釋,那還不如直接賣給我算了。42的股份我可以溢價收購回來。”

  “我相信這個價格,應該會有人動心的。”

  在股份稀釋之後,42的股份以目前瑞康的總股本來看,也就隻值差不多1個億,陳長安如果以12億溢價收購,那些目光短淺的老骨幹,就很有可能選擇賣出了。

  如果他溢價到15個億,應該是完全可以搞定剩餘的零散股份。

  他之所以急著將瑞康的股份集中回自己手上,是因為他準備打算融a輪了。

  其實正常情況下,當初瑞康的魚皮膠原蛋白線上市的時候,公司就可以開始著手a輪的融資了,因為當時其實瑞康的現金流就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擴招速度了。

  隻是因為陳長安搞到了一筆工行的貸款,所以支撐了過來。

  後來有創呼吸機上市的時候,瑞康又麵臨了第二次資金鏈不足的問題,全國的銷售網絡根本鋪不開,售後更是稀爛,也沒有太多的資金能投入到銷售推廣上。

  不過因為美敦力的那檔子事,陳長安幹脆就把麒麟有創呼吸機從瑞康醫療剝離了下來,和邁瑞等幾家公司成立了個合資公司。

  銷售渠道和資金都被另外幾家國產呼吸機廠商給補上了,他也就再次暫緩了融資的事宜。

  可是現在真的不能再拖了。

  接下來瑞康的項目,無論是生物起搏器,還是人工造血機,都需要一筆很大的資金來支撐產品的上市。

  光是前期的準備,基礎建設就已經花了快4個億了,再加上陳長安注資的2個億。

  產品還沒研發出來呢,就燒了6個億了。

  之後的生產、運輸鏈、推廣等等環節,還需要很多資金的支持,保守估計可能也要十億級別的流動資金。

  畢竟不管是生物起搏器,還是血液製造機,都是目前醫療界從來沒有過的設備,想要推廣這種新產品,不花費足夠多的代價,是不可能的。

  在醫療界,並不是新的技術就是好的,這不像是賣手機,大家都喜歡最新款的。

  醫療行業采購醫療設備大多都是求穩,輕易不會嚐試一種全新的產品。

  美敦力最新款的起搏器,隻是做了一些革新,去掉了導線,體積比傳統起搏器縮小了92。

  要說技術好不好?那當然是好的!

  先進不先進?當然是非常先進,甚至可以說是劃時代的那種。

  但是哪怕美敦力大力推廣了四五年這種新款起搏器,參加了世博會,世進會,和各種國際科技展會,目前也沒普及開來。

  在國內也就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有些醫院采購了一點。

  在醫療行業,越是先進高級的設備,推廣的就越慢,特別是涉及到心髒和輸血這種關乎人命的東西。

  不經過幾年的臨床考驗,是不可能被大眾接受的。

  想要像科技產品一樣,一推出就銷售一空,庫存告竭,鋪天蓋地的搶購,是不可能的。

  哪怕陳長安宣布研發出了長壽藥劑,一針能延長十年壽命,那也不會一上市就引發注射狂潮。

  沒個五六年的公開試驗,沒有足夠多的案例證明,根本不會有人相信。

  人類是最惜命的生物,任何東西但凡涉及到自己的性命,不管多小心那都不為過。

  患者們寧願選擇已經有數千萬人使用過,證明了確實能有效治療自己的傳統機械起搏器。

  哪怕他又大,又麻煩,並且還需要開刀,植入之後還有很多後續注意事項。

  也不會願意去嚐試新出現的生物起搏器,哪怕宣傳的再好,沒有足夠多的案例證明足夠安全且可靠之前,普通患者都不會原因用的。

  甚至醫生也不會冒險推薦患者使用,因為新技術往往代表著高風險,而不管是患者還是醫生,都不願意承擔這種高風險。

  陳長安已經預想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他必須得提前準備好足夠的資金,來應對這種情況。

  在生物起搏器和血液製造機麵世的頭三年,不但不會是公司開始盈利的日子,反而會是大筆燒錢的日子。

  公司如果不融一大筆資金來支撐的話,恐怕是無法度過這段困難時期的。

  不過還好,至少陳長安在科研階段不用燒很多錢來試錯,咬咬牙還是可以自己支撐過來的,比其他的醫療企業還是要舒服不少的。

  他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做高瑞康醫療的估值,畢竟在生物起搏器和血液製造機研發成功前的估值,和研發成功後的估值,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甚至能有十倍的差距!

  “關寇,在收購完公司的剩餘股份之後,接下來你的主要任務就是接觸一些大型的風投公司,我們要開始為a輪融資做準備了。”

  “高盛、紅杉、軟銀等等風投公司都可以接觸一下,看看他們願不願意投我們的a輪。”

  “也試探一下他們對瑞康的估值是多少。”

  陳長安淡淡的吩咐了關寇幾句之後,又補充道:“先問問情況,不用急著談具體事宜,就摸個底。”

  “好的陳總。”關寇點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下了陳長安的吩咐。

  “嗯。”陳長安滿意的點點頭,關寇這個行政秘書真的非常的盡職好用,有她的幫忙,陳長安至少輕鬆了一半。

  要不是有關寇,他根本不能從公司繁忙的日常事物處理中脫身,更別想進實驗室帶頭進行科研工作了。

  看了眼正認真的檢查自己工作記錄簿的關寇,陳長安笑著說道:“關寇,你去準備一份股權轉讓協議吧。”

  關寇頭也不抬的在小本本上又記錄了一項任務,一邊寫著,她一邊還問道:“陳總,轉讓比例是多少,出讓人和受讓人是誰。”

  “比例是2,出讓人自然是我,受讓人填你的名字吧。”

  “啊??”

  關寇握著筆的手微微一顫,一臉震驚的抬起頭看向了陳長安。

  “看啥,認真記,轉讓協議擬定好了拿來給我簽字。”

  陳長安看著關寇一臉懵逼的樣子,噗嗤一下笑了出聲,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關寇失態的模樣。

  甚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