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投產! (求推薦票、求收藏!)
作者:顧屈      更新:2020-10-29 08:05      字數:2647
  姑蘇市,濱海大廈。

  瑞康生物的總部公司裏,關寇抱著一份文件敲響了總經理辦公室的門。

  “進。”

  關寇推開門,噠噠噠的走了進來,站在陳長安辦公桌前,麵帶笑意的匯報道:“陳總,我們送出去的一百多套智能吻合器的反響非常不錯,有四十多家醫院都要求回購,現在產品也已經成功注冊了,生產資格和銷售資格都拿到了。”

  “現在已經可以開始投入生產了。”

  陳長安將眼神從手裏這份深奧的學術期刊上移開,抬起頭看向關寇問道:“回購?目前有多少訂單?具體是個什麽情況?”

  關寇翻開手上的文件資料,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後繼續匯報道:“這次免費贈送試用產品的活動一共向省內62家三甲醫院送了132套公司的新款智能吻合器。”

  “其中有43家醫院在試用後的一周內都向公司提交了增購訂單,加起來一共有142套的訂單量,而且後續應該還會增加一些,第一批贈送試用主要是給急診科和普外科,訂單的主要來源也是這兩個科室。”

  直線型的切割吻合器一般適用於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科和急診這五個科室,而瑞康主要是先給各家三甲醫院的普外和急診送了一些試用產品,其他科室暫時還沒給什麽表示。

  第二批試用贈送計劃就給三甲醫院的胸外、泌尿外科以及婦科也都送一套試用,並且三乙醫院也開始覆蓋,給每家三乙醫院上述五個科室中最強勁的科室也送一套。

  至於一二級醫院,那可太多了,瑞康可沒這麽財大氣粗,而且二級醫院大部分可能一套智能吻合器就可以滿足日常使用了,根本不能免費贈送的好伐,送了也不會增加訂單。

  陳長安摸著下巴思考了一會,142套這個成績已經挺不錯了,本身吻合器的市場就不大,一家醫院估計也就采購個十套左右,平攤到科室裏,一個科室就兩套。

  而且還要考慮科室裏原本就有的普通吻合器,器械沒壞掉的情況下不可能立馬全都更新換代掉的。

  所以43家醫院的急診科和普外科能下單142套,已經算是很好的銷量了,他原本估計第一批能賣個一百套都可以開香檳了,現在比他預計的還要多四十套!

  “各家醫院詢價了沒?對價格有什麽意見嗎?”

  因為目前還沒開始正式投產,所以雖然做了一批試用產品,但是陳長安還沒正式定價,隻是給了個籠統的價格區間。

  公司的銷售部在推廣的時候都隻是說價格要比進口的智能吻合器要便宜三分之一,但是具體售價沒說。

  在沒有公布具體售價的情況下,就有一百多套意向訂單,看起來這款吻合器的市場前景還是可以的。

  關寇搖了搖頭說道:“價格方麵好像都沒有什麽意見,畢竟這種智能吻合器目前國內沒什麽同類產品對比,強生和美敦力的那兩款目前隻在幾個超一線大城市的三甲醫院較為普及,在我們江南省內還是比較稀少的。”

  “所以各家醫院對價格沒什麽概念,而且銷售們大致的提過,價格不會超過兩萬,他們也都接受了這個說法。”

  “那看起來價格還是就定在一萬八吧。”楚秋點點頭,直接就為公司的新款智能吻合器定下了價格。

  強生的那款智能吻合器在國內賣兩萬五,而美敦力的那款則賣兩萬六,兩者的價格差不多。

  瑞康的智能吻合器在使用體驗上要比他們的兩款好得多,而且操作上也更加輕鬆簡便。

  製造成本也已經核算過了,加上運輸成本、銷售成本、各種稅,以及生產成本,每生產一百套,平攤下來每一套的總成本大約為9962元。

  如果按照一萬八一套的價格來銷售,每賣出一套,瑞康可以獲得八千元淨利潤,是稅後的淨利潤。

  這樣光是第一批142套的訂單如果全都落實了的話,那就能為公司創造113萬的利潤!

  等到銷售鏈鋪開,瑞康在全國各地新談下的各級經銷商和代理公司都一起推廣這款智能吻合器。

  年銷量預計能有個三四千套,算下來一年能增加三千萬的淨利潤,哪怕其中要分給各級經銷商一些,那最終瑞康也能留下兩千多萬!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了,雖然說智能吻合器目前的市場份額不大,但是也算是一個新興市場,正在增長期,每年能保持一個10左右的增速!

  各級醫院裏對智能吻合器的需求會越來越多的!

  細水長流之下,過幾年之後也許瑞康智能吻合器的淨收益能超過膠原蛋白縫合線!

  畢竟單品利潤高,賣一套就能賺八千!而且智能吻合器的使用周期也不長,四年左右就得換新。

  陳長安在權衡了一下之後,便對關寇吩咐道:“行,你給楊匯打個電話,工廠那邊生產工人應該也培訓的差不多了,讓他開始投產吧。”

  “一開始生產線不用全力運轉,投入一半的產能就行,保持月產五百套智能吻合器就行,一半銷售,一半屯做庫存。”

  “然後你再讓銷售部那邊和我們今年剛在全國各省市拓展的經銷商和醫藥代理公司談一下分銷推廣的時候,他們的抽成按業內平均水平來,不用搞特殊化,反正我們的產品目前又沒什麽競爭壓力,不愁賣。”

  瑞康公司的銷售模式是兩套方案並行,江南省作為瑞康的大本營,省內的銷售是由瑞康公司自己的銷售團隊負責。

  年初的時候陳長安收購了的那家醫藥代理公司,將其並入了公司銷售部之後,公司在江南省內的銷售渠道就基本上都打通了,在省內各級醫院都派有銷售人員。

  而出了江南省,目前瑞康是沒能力將銷售網在全國大麵積鋪設的,而且成本上也不劃算,畢竟建立銷售網不僅僅隻是簡單的培訓幾個銷售員就行了。

  幕後還需要配套的相應運輸鏈、生產基地、倉儲、供應鏈、以及最重要的售後服務!

  目前瑞康能在江南省內建立起這些相應的配套產業和售後服務就已經很勉強了,至於出省更不可能了。

  要想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一個直屬於瑞康的銷售網,那比建立一個物流公司還困難,沒個幾十億打底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在江南省外的銷售,瑞康主要還是交給其他的經銷商和醫藥代理公司來負責,畢竟他們本身就是專業幹銷售的,在各省市都有龐大的關係網交錯盤根,都是各省地頭蛇,非常好辦事。

  陳長安接下來也就隻打算盡量建立一個遍布全國的售後渠道,售後方麵還是需要瑞康自己抓的!

  特別是未來如果生產高端產品,醫藥代理和經銷商是沒有工程師可以進行售後服務的,隻能瑞康自己來。

  不過一切都還剛開始,售後渠道的建立也需要慢慢來。

  現在首要的目標是賺錢,沒錢一切免談!

  在陳長安做出吩咐之後,瑞康公司的上下員工就開始忙碌了起來,特別是銷售部,定下了一個首月銷售三千套的目標,然後銷售員就開始奔赴各大醫院,準備死磕幾個智能吻合器的主要銷售科室了。

  工業園區裏的生產工廠也開始全麵投產,最快十天之後,第一批一百五十套智能吻合器就可以下線銷售!

  一切都在穩步有序的推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