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魏蔭城
作者:嶽上追仙      更新:2020-03-13 12:08      字數:2173
  六道眾生姻緣記最新章節

  翻開了幾卷,由於記錄的並不是很詳細,也就無法得到有用的訊息,我問老頭:“聽說當初侯爺手下有幾位術士,是這上麵的哪幾個?”

  老頭道:“先生且先自己看,等看完了後,我帶先生去個地方,先生一切都會明白。”

  這老頭,不肯直言相告,似乎在故弄玄虛。

  我把竹簡上關於第二十三代魏蔭侯手下的將軍、幕僚的名字大概記了下,便轉到西麵的書架。

  隨手翻了幾卷,發現這裏麵記載的是侯爺或者世子其死後所下葬的位置,看到這裏,我大吃一驚,急忙把每一章每一個字都詳細的看。

  老頭笑嗬嗬的道:“先生看可以,但切記,一定不要將之泄漏,否則任你修行再好,也必遭天譴!”

  我點頭道:“我當然有分寸!”這些東西可都是絕密資料,隨便泄漏一個出去,都會遭來盜墓者的覬覦。

  著重看了下世子魏柏的,發現其果然葬在百梯山中,具體的疑塚位置竹簡上隻用了一句話來概括:葬於百梯山中心。

  百梯山中心,這可就是大有玄機的話!

  是山頂的中心?還是山腳下中心地帶?或者是將山徹底鑿開,葬在了整個山的中心地段?

  再者,山綿延廣闊,就這中心也隻是個寬泛的概念,稍微有一點偏差,都找不出準確的位置!

  我問老頭,老頭道:“乃是山腳下中心地帶,先生勿要著急,老夫會帶先生一睹墓室真容!”

  “真的?那好!”我已經把東南西北四麵的竹簡大致過了一遍,所得到的有用信息並不是很多,便讓老頭立即帶我去墓室。

  老頭說道:“咱們先去魏蔭城,我帶先生看一看魏蔭侯以及世子還有諸位將軍、幕僚的長相!”

  “也好,不見一見世子,到時候就算到了墓室,也不知道躺在棺材裏麵的是不是他。”我若有所思的道。

  老頭露出讚許的目光朝我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先生,請抓緊我的衣袖。”

  言畢,老頭手一揮,身子輕飄而起,帶著我朝漆黑深邃的地方飄去。不知過了多久,前麵高大的城牆擋住去路。

  “到了,先生請隨我下來,咱們一同進城。”老頭帶著我飄下來,朝著寬大的城門走去。

  城牆上,每隔十步便有士兵把守,他們眼睛直勾勾的望著我們,卻視若不見。而走到城門之時,一排的把守士兵也好像看不見我們。

  我出於好奇,便伸手在一個士兵的眼前晃了晃,那士兵眼睛眨都不眨。

  “先生,勿要多事,若是驚擾了士兵,將我等趕出去,那便什麽也看不到了。”老頭道。

  我問道:“他們為何看不見我們?”

  “你我皆是魂體,凡人何以能見?”

  “嗯?你說他們都是活人?”我越發驚訝。

  老頭道:“非也,先生所見到的,乃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的影像,先生在此地不可做出任何舉動,否則一旦驚擾到人,便會導致我等被困在內中,永遠不得出去。”

  我點頭道:“知道了,老先生快帶我進去吧。”

  走過長長的城門,進入城內,景色變得豁然開朗起來!城內的天空是藍色的,現在是白天,街上可以看到身著古代的衣服的活人四處走動。不過街上卻沒有什麽店鋪攤位,有些蕭條。

  “想不到這就是古時候的魏蔭城,彈丸之地,難怪並不繁華。”我說道。

  在我小時候,還見過被拆了一半的城牆,當時跟許多小夥伴還登上那快要倒塌的城牆四處玩耍。即便是快要塌了,可那古代的城牆依舊頑強屹立!城磚巨大,每一塊磚又厚又重,非常結實。

  老頭道:“漢初之時,百業待興,民生凋敝,不管走到哪裏都是這幅蕭條景象。可不像先生生活的當今,大街上盡是集市攤販。好了,先生快隨我來。”

  走在寬闊的巨大石板鋪成的馬路上,心裏湧起一股莫名的興奮感覺。

  正前方,一座高聳氣派的建築呈現在眼前,大門氣勢恢宏,門前兩座石獅子威武不凡,雙眼有神,盯著來往的人。

  老頭領著我走進大門內,那石獅子的眼睛似乎斜瞥著不曾離開我們身上。守門的士兵察覺石獅子眼神有異,便四散開搜尋,一番無果後,才回到崗位上。

  “這石獅子挺有靈性啊。”我驚訝道。

  老頭道:“古時候,神仙多,心地虔誠者多,所以那時候萬物都有靈性,能夠修煉成仙者多。”

  繼續朝前走,越過七級台階,走到宮殿跟前。我心裏想著,古時候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在修建台階的時候,也按照這個數字,諸侯修七級台階。

  古時候,一切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得僭越!

  宮殿修的高大氣派,但並不廣闊,諸侯的宮殿要求不得超越天子行宮,並且這是在彈丸之地,能有這般規模已經算大的了。

  宮殿的門大開著,左右各有手持兵戟的侍衛把守。老頭領著我走了進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左右兩側的文臣武將。

  當然,諸侯手下的文臣武將等級自然是比不過天子的,但是一切製度都接近天子。在這一方中,諸侯就是土皇帝。

  “那個將軍我見過,是魏皓!”我指著站在最前麵的長著絡腮胡子的將軍說道。右側的武將隻有五個人,除了魏皓外,其他幾個都是官職很低的普通武將。彈丸之地,兵少糧缺,這一國之力,加起來兵不過三千!

  左側是文臣,參雜的有幕僚。幕僚是沒有實際官職的,但卻僅聽侯爺一人調令。

  老頭指著排在最後麵的三個人說道:“這三個是幕僚,其中最後一位是術士!”

  我急忙打量此術士的容貌,見他穿著道袍,五十多歲的樣子看起來仙風道骨,倒像三十來歲的模樣。此人麵相看起來端正,然而眼神不清澈,帶有幾分邪意。

  我問道:“此人叫什麽?”

  “姓張,名玄,自稱是老君李耳的徒孫。於三四年前雲遊路過此地,便決定留下不走了。”老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