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朱富貴與邢愛卿的一點科研成果
作者:江南說書人      更新:2020-11-17 20:22      字數:1890
  其實夏誌新的崗位調動完全是朱富貴一手策劃的。

  說句實話,如今的掃盲教育還真用不到這位秀才先生。

  反而是粗通文字,掌握拚音和部分簡體字的年輕人更加適合作為掃盲的教習。

  如果按照傳統發蒙的方式,大明完成掃盲大業幾乎遙遙無期。

  文字,目前來說僅僅是學習的工具。

  朱富貴暫時還沒有培養文學大師的打算。

  現在的大明,有他一個帶詩人就足夠了。

  可博物館方麵,夏誌新的文字功底就很有用了。

  這可是大明皇室五百年來積累的文化瑰寶啊!

  不仔仔細細的作書立傳那怎麽行?

  同時《大明皇家科學期刊》也是極其重要的。

  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了《科學》雜誌,這將成為未來科研界最重要的學術期刊之一,與英國人的《自然》雜誌並列。

  但現在僅僅是1863年,神權漸漸式微,科學日益強盛卻還沒有獲得決定性優勢的1863年。

  在全球科研界核心期刊還是一片白地的時候,朱富貴借鑒幾篇優質論文,一舉將《大明皇家科學期刊》捧上神壇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正也不需要投資多少錢,最多就是消耗一個秀才的頭發和肝髒。

  在後世,寫篇大學畢業論文還得查重複。

  如今隨便夏姬八抄的快感,實在不足與外人道。

  因此朱富貴毫不猶豫地將之付諸實施了。

  ……

  夏誌新從抽屜裏取出了一本相冊,道:“莫小哥你看,這就是我這段時間的工作了。”

  “這是什麽?”

  莫白奇怪的指著一張照片,照片中隱約有個白色的圓弧形的蓋子。

  夏誌新臉色一肅,道:“此乃直立人頭蓋骨,乃是數十萬年前之人類,與我等關係尚不明確。”

  “啥?數十萬年前的人類?人不是女媧娘娘捏土而成的嗎?”莫白驚訝的問道。

  夏誌新搖頭道:“你可曾聽聞英吉利人達爾文於4年前所著《物種起源》一書?”

  “啥起源?”莫白仿佛在聽天書。

  “這本書我曾在上海租界遊曆時有所聽聞,也作為趣聞和學生們說過……”

  夏誌新說道這裏,腦海裏不禁浮現出了一個十歲男孩的身影。

  這個叫做嚴宗光的年輕人,似乎對這本奇書極感興趣,甚至發下宏願,等日後要將之翻譯成為中文。

  不過現在看來,這小子要失望了,因為他的工作的已經被人搶了先。

  夏誌新知道皇帝陛下洋文是極好的,卻不知他的知識居然如此廣博。

  他不但已經翻譯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將之命名為《天演論》。

  更是在躬耕皇田時,發現不同形態的豌豆之間雜交的關係,繼而撰寫《植物雜交實驗》一文。

  在這篇文章中,皇帝陛下指出這項研究將在未來的農學進步中起到重大作用,或許能夠創造出畝產千斤的糧食。

  相關實驗已經委托遠在上海的dr邢在做了,也不知什麽時候能出成果。

  除此之外,dr邢受到博學的朱天子的啟發,在人類學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照片中的這塊直立人頭蓋骨就是他在北京周口店地區發現的。

  在dr邢經過仔細的研究,向《大明皇家科學雜誌》供稿《人類的起源》這一篇論文。

  在這篇論文中,dr邢明確指出,有證據證明,人類極可能源自非洲。

  正如事物進步的一般規律一樣,在某物的原產地,一般會保留性狀更加原始的性狀。

  是故,dr邢大膽提出假設,最原始之人類或留於非洲,在歐亞大陸範圍內,距離非洲愈遙遠,則人類越進步,反之,則越近古。

  也就是說,除非洲本土民族之外,中東最近非洲因此其人愈原始,歐羅巴與印度則次之亦為半進化之人類,東亞文明則距其最遠,是故其人類也最為進步。

  且印度人種雖黑,但其或與歐羅巴同種,做進一步研究,必可獲得答案。

  先預設好立場,接著,就靜待越來越多出土的化石證據吧!

  這就是朱富貴在論文中夾雜的私貨。

  比如說印歐同源本就是事實,隨著語言學和人類學的發展,遲早會被證明。

  人類非洲起源也是事實,南非和坦桑尼亞大量的五百萬年級化石出土,最終也會支持這一點。

  既然這兩個論點都正確了,那麽“dr邢”的其他預言呢?

  到時候朱富貴作為大明皇帝可以出麵大度地解釋,說些“人類不應分高下”,“全球種族一律平等”的車軲轆話,表明大明的仁德與善良。

  但早已撒下的惡魔種子,又怎麽能是幾句不痛不癢的屁話可以扼殺的呢?

  隻要大明日益強盛,在內心對這種理論深信不疑的人,無論膚色,絕對都不在少數。

  或許到了那個時候,《醜陋的歐羅巴人》、《歐洲文明的劣根性》、《中國人的夏令營》、《西安城的下水道》就會陸續麵世了吧?

  …………

  …………

  感謝江水橫波、吻痕a小憨打賞200起點幣

  感謝無塵之徒青鬼、呆妹賽高我愛平胸、wj見風、新月橫掃打賞100起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