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課業獎勵與招工
作者:江南說書人      更新:2020-10-17 15:35      字數:3209
  馬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華工,沒有戚文長、張長貴他們那般豐富而傳奇的經曆。

  來花旗國前,他隻是紹興府一名普普通通的酒樓賬房計而已。

  要說比起別的華工有什麽特殊之處,那就是馬二認字,而且會算術,算得還特別快,又快又好。

  與朱富貴、戚文長他們不一樣,馬二從來都沒有過什麽遠大的抱負,更沒有想過什麽民族大義。

  在他看來,這幾個絞了辮子,嚷嚷著反清複明的家夥,是十足的危險分子。

  不過這種想法,在最近一段時間裏麵有了一些改變。

  馬二小時候的理想,是能像族兄一樣成為一名合格的紹興師爺。

  所以他是對文書與官話都很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隻可惜造化弄人,最終他師爺沒當上,隻能在酒樓當個賬房。

  得益於這段經曆,馬二是所有華工中文字水平最好的一人。

  因此在這輪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中,馬二成為了教員之一。

  而且因為他認字多,朱富貴還讓他負責給華工們說書。

  說的自然不是什麽四書五經,而是類似說嶽全集之類的話本故事。

  一來可以緩解學習的枯燥,二來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華工的家國情懷,三來,自然是為了收割一些文化值了。

  一開始馬二心裏告誡自己不可從賊。

  自己不過是為了活命,而被迫做這件事的。

  不過後來,馬二漸漸真香了。

  特別是每每念到嶽武穆在風波亭仰天長嘯“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時候,就算是馬二自己,也都忍不住心有感慨:

  嶽王爺殺女真,殺得好啊!

  再後來,上頭又發下來了新的話本。

  這次的話本,馬二就完全沒有聽說過了。

  《揚州十日記》,《通古斯野人考》,諸如此類的話本,他聞所未聞。

  不過裏麵的文字內容倒是不深奧,反而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

  馬二一邊給華工們說書上的故事,一邊自己也震驚不已。

  原來當年滿人皇帝入關,做下了這樣累累罪行,這簡直是豬狗不如啊!

  更讓馬二氣氛的是,原來八旗大兵們,其實不是金國女真的後代,而是不知道哪兒跑來的野人!

  通古斯在哪兒,馬二完全沒有概念,反正不是正經的地方。

  至於說這些考據對不對,馬二是深信不疑的。

  朱明皇帝乃是真龍天子,這是有神跡證明的。

  不僅如此,萬歲爺手中的錦衣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就連殷人後裔這樣遠古辛秘都能查出來,考證一個滿人起源,還不是手到擒來?

  原本以為大辮子乃是祖宗留下來的,結果是野人強迫大家剃的。

  這還能忍?

  馬二越想越氣,最終把心一橫,親手將自己的辮子絞了。

  像馬二這樣動手剪辮子的人還有很多,到後來,就隻有幾個上了歲數的華工死活不肯剪辮子。

  對於這樣的人,馬二嗤之以鼻,卻也無可奈何。

  聖上至今不發剪辮令,真是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情。

  ……

  這一天,馬二依舊唾沫飛揚地給眾人說江陰典吏閻應元的故事,正到精彩處,大夥兒爆發出陣陣掌聲,就連一些旁聽的殷人,也附和著叫好。

  這時候,大明北鎮撫司千戶楊六扛著鋤頭走了過來。

  楊六這貨自從和殷人姑娘春茶有了一腿之後,現在天天往丈母娘家的梯田上跑。

  不過今天他還沒來得及去鋤草,就被戚文長指派了過來。

  他將鋤頭一豎,說道:“馬二,你的運氣來了,萬歲爺要見你。”

  在礦上的時候,楊六這樣凶悍的人物就不是馬二敢得罪的,此刻他更是連忙站了起來,問道:“六爺,你可知萬歲爺喚草民何事?”

  “萬歲爺的心思我哪知道?”

  楊六搖了搖頭,“還有,你莫要再叫我六爺,得叫我楊千戶,知道了嗎?”

  “曉得,曉得!”

  楊六連連點頭,辭別了故事聽到一半,渾身難受的眾人,朝著朱富貴的行宮走去。

  說是行宮,其實就是殷素素那個族長石屋。

  馬二剛到,便見廠督大人、鎮撫使大人,還有殷妃娘娘,正在合力從兩匹大馬上卸下貨物。

  而萬歲爺則騎著一個古怪的雙輪車,正在繞著殷妃娘娘兜圈圈。

  見馬二來了,朱富貴將自行車停下,招手道:“馬師傅,過來看看這些米麵成色如何?”

  馬二聞言連忙上前。

  他是酒店賬房出身,隻隨手拈起一些米麵放在舌尖舔了舔,便連道:“想必這便是皇室的貢米禦麵吧,比坊市上的都要精細太多了。”

  “嗯,確實是朕從內帑裏調撥的。”

  朱富貴笑著將自行車靠牆停好,道,“馬師傅教書辛苦,一會兒找李伴伴領米麵各十斤,油一斤,布三尺。”

  馬二沒想到陛下開口就是賞賜,忙跪下連連謝恩。

  朱富貴示意戚文長將他拉起,說道:“聖天子以德待臣,我大明不似滿清那般流行下跪!”

  其實戚文長自己都有些不適應。

  別說滿清了,就是太平天國內部,三跪九叩也是應有之儀的,可朱天子居然不喜人跪,真奇也怪哉。

  順著米麵的問題,朱富貴又隨口考較了馬二幾個數學問題。

  比如說一個大米倉,容積公九石,甲每天放米十鬥,張三每日竊米三鬥,碩鼠每日吃米五兩,請問幾日能將米倉堆滿……

  這些問題,不用筆算或者計算器的話,朱富貴自己也答不上來。

  不過馬二均是一眨眼的功夫就給出了答案,而且分毫不差。

  朱富貴笑道:“我聽文長說你精通算術,看來果真如此啊。”

  “萬歲過獎了,草民隻是知曉些賬房文牘,都是些小道……”

  馬二說的是真心話。

  在他看來,大道自然是讀孔孟聖賢書,其次便是像族兄那樣,習得權謀之術,做個幕僚。

  像自己這種隻會算算賬的,那是小道中的小道,近乎於匠。

  朱富貴卻哈哈大笑:“馬師傅不可過謙,在朕看來,你比十個老夫子更有用處!”

  ……

  朱富貴要辦廠,哪怕是最簡單的伐木場,沒有一個職業經理一樣的管理人才是不行的。

  廠子的大方向當然是朱富貴一手包攬,但各種零頭細碎,需要有人來打理。

  李老太監是一個令人放心的人選,不過他畢竟歲數大了,朱富貴也有更加隱秘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所以算下來,這個馬二是最合適的。

  朱富貴已經讓戚文長派人暗中觀察了馬二的言行舉止,發現他是礦工中第一波剪辮子的。

  政治覺悟不錯,政審過關。

  而且他的名字也討喜。

  馬二,二馬,一聽就是個能發財的。

  於是朱富貴在親自測試了他的算學能力後,便正式將他提拔為戶部員外郎。

  這次朱富貴學乖了。

  在仔細研究了明朝的官銜之後,沒有貿貿然將戶部尚書隨手封了出去。

  一下子封賞太厚,以後就隻能賜爵。

  最終搞得像太平天國那樣遍地王爺,遍地丞相,就是在太拉胯了!

  不過即便是員外郎,其實也不算小官,就是後世部局的副司長,相當於地級市的副市長。

  於是,剛剛榮升為副市長級幹部的馬二,扛著十斤大米十斤麵,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

  剩下的米麵,朱富貴打算也賞賜掉。

  李老太監傳了朱富貴的口諭,華工但凡剪了辮子,殷人但凡能說一句漢話,全都可以領取米麵各一斤。

  如果華工能寫自己的名字,殷人能唱漢語版的《恭喜恭喜》,還能再領三兩油,一尺布。

  雖然東西不多,但朱富貴準備每個禮拜都發,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

  隻要每次把考核標準上調一些,能激勵到大家學習,對於朱富貴來說就是賺到。

  在這個副食品貧乏的時代,即便是殷人婦女,每天都要吃掉至少一斤糧食。

  每周兩斤糧食,這個數量養不了懶漢,但能收買人心。

  至少再也沒有人抱怨學習文化知識了。

  很多時候,大家不是不愛學習,而是學而無用。

  如果學習和遊戲一樣,每讀一遍古詩,可獲得情商+1,每做一道數學題,可獲得智力+1。。。

  學習時長滿一百小時獲得成就初出茅廬,學習時長滿十萬學時,獲得成就大學士。。。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這種設定,學霸肝帝一定會多很多。

  ……

  在新政之下,學習雖然能換飯吃了,但如果想要過上好日子,隻靠這點吃食肯定是不夠的。

  在頒布了學業獎勵後,緊接著,大明皇家伐木廠的招聘信息也被貼了出來。

  管被服,管飯,管肉,發銀子,管娶婚喪嫁娶。

  總之一句話,待遇極好!

  ………………

  女兒看病,今天隻有一更,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