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六章 生產線啟動
作者:赫墨      更新:2021-06-01 06:50      字數:3283
  劉墨昂和楚倩回到俄八措已經是十一月初了,高原這邊照例又進入到了旅遊淡季。

  但同樣還是照例,對於天路客棧和溫泉度假村來講,淡季旺季什麽的,幾乎沒有什麽區別。

  礦泉水廠依舊在建設中,工程兵們的效率極高,這才二十多天沒見,廠區最主要的幾個車間的鋼結構廠房竟然已經豎了起來。隻要再加上保溫板材,這幾個車間基本上就可以開始安裝設備了。

  這方麵的事情劉墨昂依然插不上什麽手,隻能把孫偉和幾個負責的軍官叫了出來喝了一頓酒,大體的了解了一下礦泉水廠的工程進度。

  不過劉墨昂的精力很快就被生態牧業那邊吸引過去了。

  八月份生態牧業這邊收了一千頭五歲六歲的犛牛進行補飼育肥,經過將近三個月的補飼育肥,這一千頭犛牛的增重情況普遍很好。

  雖說十月並不是補飼育肥的最好季節,但這一千頭牛是用來做試驗的,結果沒想到增重的效果竟然格外的好。

  這些牛送過來的時候體重普遍都在三百公斤以上,少數能夠達到三百五十公斤的。可經過這將近三個月的補飼育肥,這些牛平均每頭的增重竟然達到了六十公斤以上!

  這就是一個很厲害的數字了。

  要知道藏北高原這邊大都是每年五月份開始牧草變綠,一直到十月份左右,天然草場是牛牛們最喜歡的地方,因為可以毫無顧忌的大吃大喝。

  而藏北高原這邊的犛牛就是從六月份開始增加體重,一般貼膘到九月底結束。

  即便十月份不掉稱,可進入到十一月份之後,牛牛們的苦難日子就來了,因為能吃的草急速減少,牛牛們隻能靠著夏秋季節貼的膘來慢慢的靠……

  通常來講從十一月份一直到來年的五月份,一頭三百公斤重的犛牛在這六七個月的時間內掉秤能掉三分之一!

  要是趕上來個雪災什麽的,一頭牛掉秤掉一半都不是什麽稀罕事。

  如果要是在四月底去藏北高原的話,近距離的觀看那些犛牛,你就會發現那些牛牛們真的是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瘦骨嶙峋……

  所以,最佳的補飼育肥時間段就在每年的一月份到四月底這五個月。

  夏秋季節並不是補飼育肥的最佳時節。

  可即便是這樣,這一千頭牛的平均增重也達到了驚人的六十多公斤,這隻能用一個“牛比”來形容了。

  收購的這一千頭犛牛都建立了詳細的檔案卡,收購時的體重是多少,屠宰前的體重是多少,檔案卡上都有。

  當然,屠宰前稱重的時候,都會當著賣牛的牧民稱重的,稱重完會把數字填寫到檔案卡中,然後牧民會根據這個數字到生態牧業的財務去結賬。

  對於在夏秋季節給犛牛補飼育肥其實還有一個不合適的地方就是會虧本。

  補飼育肥的時候,一頭犛牛一個月差不多要消耗一噸左右的青貯飼料,三個月就是三噸。

  而互助公司銷售給生態牧業的青貯飼料是一噸四百元,一頭牛經過三個月的補飼育肥消耗的草料錢就是一千二。

  可一頭犛牛隻增重了六十公斤,生態牧業占三分之一,也就是二十公斤。

  這二十公斤如果按照市場價扣除的話,才六百六十塊錢,所以在這個季節給犛牛補飼育肥,一頭牛要虧大約六百塊錢的草料錢。一千頭牛就是六十萬!

  而如果要是一到五月份補飼育肥呢,隻要一頭牛的增重能夠達到一百五十公斤,那麽生態牧業一頭牛才虧三百塊錢的草料錢。

  這就是季節不對導致的虧損。

  不過這些都與牧民無關,牧民的犛牛經過三個月的補飼育肥能多收入將近一千三百塊!

  所以前去生態牧業結賬的牧民一個個臉上都樂開了花。把那些還沒有給家裏的犛牛進行補飼育肥的牧民看的那叫一個眼紅啊,恨不能生態牧業明天就把他們家的犛牛收去進行補飼育肥。

  雖說對於生態牧業來講表麵上看起來是虧了,可這波宣傳卻是做的太棒了,就相當於用六十萬做了一個活廣告!

  隻要以後周圍的牧民都把家裏的犛牛交給生態牧業來補飼育肥,那生態牧業可就賺大了。

  畢竟這些犛牛虧的僅僅是草料錢。而如果這些犛牛經過宰殺、分割以及精加工之後,一頭犛牛賺取的利潤可就遠遠不是虧的這點點錢能比的了的。

  就算不提那些,僅僅多出來的這二十公斤的犛牛肉,如果買到內地最起碼也能賣出一百塊/公斤的價格來,這二十公斤那就是兩千塊,就算扣除掉運費也能賺很多!

  這就是渠道的威力。

  稱重完畢的犛牛就會被送入到車間準備屠宰分割。

  而車間中經過幾個月培訓的工人早就已經坐好了準備,隻要犛牛進入到生產線的第一個環節,那麽這條流水線就算是徹底開動起來。

  這些招聘過來的工人有部分是來自於巴蜀和黔貴地區,這些來自內地的工人大都擔負著流水線前半部分的工作,即候宰淋浴、牽引輸送、電擊、提升懸掛、放血、清洗、浸燙、打毛、刮毛、燎毛、修刮、拋光、剝皮、同步檢驗、劈半切割這些工作。

  至於後麵的副產品處理、精加工、肉類消毒、預冷、包裝等工作,則是用的當地藏胞。

  因為信仰的關係,絕大多數的藏胞都不會親手宰殺牛羊的,這種活大都是由專門的屠夫來做的。比如說俄八措以前的屠夫就是紮西達瓦他爹。

  不過藏胞隻要不親手宰殺犛牛就行,對於怎麽處理宰殺後的犛牛,他們還是不忌諱的。

  因此流水線前半段牽扯到宰殺的過程,就不用藏胞。到了後半段,用藏胞則沒什麽問題。

  以前宰牛的時候都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場麵非常血腥。甚至就連紮西達瓦他爹宰牛羊的時候依然用這種最古老的辦法。

  可這種屠宰流水線就看不見這種景象了。

  牛牛們在候宰區的圍欄中排著隊往前走,經過淋浴室被清洗幹淨之後,就會被運輸帶運輸到特定的位置。流水線上的特殊裝置會卡住牛脖子,讓牛沒辦法動彈,然後高壓電隻是一下子,零點幾秒的時間一頭牛就被電擊致死。

  緊接著死亡的犛牛會被提升起來,進入到一個全封閉的大型設備中,在裏麵完成放血的過程。

  這種過程無疑要比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場麵和諧多了。最起碼有一點可以保證,那就是牛牛再被電死的過程中是不會感覺到任何痛苦的。

  零點幾秒的時間,痛覺甚至都傳輸不到牛牛的腦子中,所以犛牛根本感覺不到疼痛。

  當然,至於放血這種比較血腥的場麵外麵根本看不見,隻有通過監視器才能看到。而放出的牛血會被收集起來進行精加工。

  牛血中蘊含的附加值可是很高的。一頭牛的牛血中僅僅是提取血紅素,就能獲得千元的純利潤。更別說還有價值更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營養價值極高的血粉了。

  宰殺一頭牛再對牛血進行精加工,就能獲得超過四千塊的純利潤!

  隻要放血結束之後,剩下的工作就沒那麽血腥了……

  一頭牛從候宰區經過流水線最終完成分割之後,所需要的時間隻有區區十幾分鍾的時間。當然,這個時間是宰殺一頭牛所需要的時間。一旦接上趟,那麽除掉第一頭和最後一頭牛所用的時間,中間那些牛從頭走到尾隻需要兩三分鍾的時間。

  這套流水線可是擁有班加工二百頭牛的能力的。也就是說一個班八小時下來,可以宰殺二百頭牛!

  這條流水線需要的工人並不算太多,四十來個人吧,主要的勞力大都是用在後麵的生產環節。當然,在整個生態牧業現在有將近二百工人在忙碌,扣除掉流水線的工人,其他人大都在精加工車間。

  精加工車間才是高附加值產出的關鍵所在。一頭牛身上除了肉之外的部位都需要在精加工車間進行加工,最終變成高附加值的產品對外出售。

  而在廠區的停車場內,五輛嶄新的後三軸的大型冷藏車正等待著貨物被搬運到車廂內。另外還有幾輛看起來舊一些的冷藏車也在等待。

  這五輛嶄新的大型冷藏車是生態牧業自購的,專門用於冷鏈運輸,其他的幾輛冷藏車則是租用的。

  因為現在是試驗期間,才宰殺一千頭牛,因此這些容積在八十多個立方的大型冷藏車是足夠用了。

  分割封裝完畢的牛肉會通過這些冷藏車被拉到諸如長安、京津這些大城市進行銷售。

  劉墨昂、王貳虎、劉成以及葉坤這生態牧業的四大巨頭觀看了這條流水線的工作過程,同時也親自為第一輛冷藏車舉辦了一個小型的發車儀式。

  不管是流水線的工作效率還是運輸環節,四大巨頭都很滿意。

  準備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現在終於出產品了,誰能不高興呢?

  當然,宰殺的第一頭牛被留下了一部分牛肉,三個大老板今天中午就準備品嚐一下自家的公司出產的牛肉……

  ps鞠躬感謝“di1982”的打賞!

  bqg99。bqg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