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零章 驚人的產量
作者:赫墨      更新:2021-05-19 04:46      字數:3263
  <b></b>生態牧業這邊首批進行補飼育肥的犛牛計劃為一千頭犛牛,這個數量幾乎占了俄八措及其周邊自然村所有牧民養殖犛牛的三分之一。

  俄八措這邊無法和阿熱濕地那邊相比,這裏的戶均養殖犛牛的數量要少得多。天然草場是牧民養殖犛牛數量的最大限製。

  三天的時間,這一千頭犛牛就被送進了犛牛生態園南邊的犛牛養殖基地,在這裏,這一千頭原本一天要跋涉十幾公裏找草吃的犛牛將會安安靜靜的停在這裏,然後每天的生活就徹底變成了吃喝拉撒睡這五件事。

  不用再辛辛苦苦的到處找草吃,也不用小心翼翼的避過那些有毒的毒草。

  這些犛牛隻需要安靜的停在這片占地三百畝的養殖基地內,每天睡醒之後連地方都不用挪動,就有兩腳怪開著車把一垛一垛又好吃營養又高的鮮草和青貯飼料運到它們麵前,這些犛牛需要做的就是張開嘴盡情的享用這些美味的草料就可以。

  而等吃的差不多了,這些牛牛們就可以在旁邊的水槽中痛飲一番添加了食鹽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的清水,然後老老實實的趴在地上慢慢的反芻,進一步把這些高營養的草料消化掉。

  一旦這些牛牛們覺得累了,直接往地上一趴,美美的來一覺。睡醒了之後可以繼續以上的動作……

  說白了,補飼育肥就是讓這些犛牛在盡量少運動的情況下吃飽了喝,喝飽了睡,睡飽了拉,然後在繼續如此的吃喝拉撒睡。

  一旦有雨雪來了,那麽這些犛牛就會走進距離它們不遠的牛棚中休息。這種用彩鋼瓦搭建起來的牛棚,足以保證讓這些犛牛不會受到風雪雨水的侵襲。

  一天四十公斤的青貯飼料+鮮草的喂養量,足以保證讓每頭犛牛都吃的飽飽的,而添加了鹽分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清水,則可以保證為這些犛牛提供每天必須的營養。

  隻有這樣,犛牛才可以保證一個月增重三十公斤以上!

  這就是生態牧業的補飼育肥工作。

  當然,這一千頭先期試驗的犛牛,在經過兩個月的育肥之後,到底能漲多少體重,那還要看兩個月之後的稱重。

  或許一頭牛增加的體重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或許會超過預期目標不少。

  如果是後者,那就不用管了,畢竟補飼育肥工作的目的就是讓犛牛盡可能的增重。而如果是前者,那就需要對補飼育肥的方式進行調整,一直到滿足條件為止。

  補飼育肥不能無節製的給牛牛們喂食草料,在補飼育肥消耗的草料與牛牛們增加的重量之間要達成一個平衡是最好的。既能保證牛牛們的增重,又能讓草料的消耗控製在一個合理的成本線之內,這才是可以長期可持續性進行的一項工作。

  生態牧業是一個商業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沒有利潤,鬼也不會來做這樣的事。

  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理,說的就是這個理。

  生態牧業這邊的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按照計劃展開,而劉墨昂的主要精力也都放在了這邊。

  不過八月底連著兩件事又把劉墨昂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別處。

  第一件大事就是互助公司的四萬五千畝人工草場進行了第二次刈割,這次市裏的領導雖然沒有過來,但縣裏的主要領導都來了。

  為了能夠看到整個刈割的場麵,劉墨昂把溫泉度假村主樓的樓頂空了出來,當成了一個眺望台。

  沒辦法,要是在下麵,根本就看不到如此壯觀的景象。

  劉墨昂在征求了邢書記的意見之後,縣裏領導班子的一眾領導興致勃勃的通過樓梯上了樓頂。

  估計這也是這些領導們第一次在樓頂現場辦公吧……

  相比於去年牧草第一次刈割的時候隻有區區十四台大型設備,今年互助公司的大型設備的數量就翻了好幾倍。

  人工草場麵積擴大了,相應的設備必須要增加,否則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這些牧草的刈割。

  站在五層樓的樓頂上雖然還無法把所有的草場全都看過來,但看一半還是沒問題的。

  五十多台大型圓盤割草機和差不多相同數量的牧草收集機械已經按照事先分好的區域就位,在接下來的這三四天的時間內,這些大型設備就是刈割的主要力量。

  光是駕駛這些機械的駕駛員,就把整個中寧鄉的農機駕駛員幾乎一掃而空了。

  這是縣裏的支持。

  而當刈割開始後,這些領導也被眼前這種壯觀的大規模機械化作業震驚了。

  這裏不是低海拔的平原地帶,也不是東三省的黑土地,這裏是海拔四千五的俄八措!

  而在這裏竟然能夠看到如此壯觀的大規模機械化刈割作業,遍數整個高原恐怕都見不到。

  領導們自然不可能等到所有的牧草全都刈割完畢之後才走,他們來到這邊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意義。

  尤其是當第一塊人工草場的牧草刈割完畢並稱重後,所有的領導以及互助公司的高層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這塊專門圈出來的草場一共有一百畝的麵積,是專門用於給領導展示以及計算平均畝產的一塊地。

  當這塊地在兩台大型機械的努力下用了半天的時間刈割完畢後,割下來的燕麥草總重竟然達到了驚人的四十八噸!

  雖然每塊刈割的區域都會進行稱重並計算平均畝產量,當第二次刈割完畢後會有一個更為龐大的數字出現,但這塊地的平均畝產就是對外公布的數字。

  “劉總,這塊地不會是你們特意挑出來的吧?”邢雲生低聲問劉墨昂。

  “邢書記,這您可就想錯了。這塊地雖然是專門圈出來刈割並計算平均畝產的,但這塊地上種植的牧草和其他區域種植的牧草可沒有任何區別。這塊地中的牧草沒有專門的施肥和照顧,這就是這四萬五千畝人工草場中普普通通的一塊地。”

  在這方麵,劉墨昂不會幹這種自欺欺人的事情。互助公司的人工草場可是一整條產業鏈的最上遊,也是最基礎的東西,這裏不能弄虛作假,否則影響的是下遊的產業鏈。

  “真的?”邢書記看起來有點不太相信。

  “邢書記,我沒有必要在這方麵弄虛作假。您也知道人工草場的重要性,要不是去年的人工草場有那麽高的產量,我和王總以及劉總也不會投資六個億建立生態牧業啊。”

  “可是劉總,這才是第二次刈割啊,畝產就能達到480公斤,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驚人了!阿熱濕地那邊的人工草場一年兩次刈割,鮮草的總重也就是能達到畝產七百公斤左右啊……”

  “邢書記,那就隻能說是俄八措這邊人傑地靈嘍……”劉墨昂聳了聳肩膀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邢雲生也跟著笑了起來。

  倒不是邢雲生不相信劉墨昂,實在是這個產出有點太驚人了。這裏不是雅礱那邊海拔三千左右的人工草場,這裏是海拔四千五的俄八措。在這種海拔高度能有這麽高的畝產,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明明阿熱濕地那邊的人工草場自然條件要更好,可偏偏那邊的產量照著這邊就差一大截。而如果俄八措這邊的人工草場一年三次刈割都能達到這個數字的話,那就意味著俄八措人工草場今年的畝產能夠達到驚人的14噸!這已經是阿熱濕地那邊畝產量的一倍了!

  邢雲生也問過辛力為什麽這邊會有這麽高的產量,可辛力琢磨這件事都快兩年了,他自己還沒琢磨明白呢,怎麽可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劉總,或許正如你說的那樣,這邊就是人傑地靈吧!”邢雲生決定不再問下去了。

  問也問不出原因。

  但不管怎麽說,俄八措的人工草場能達到這樣的畝產量,這對於整個當曲卡縣都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他邢雲生身為當曲卡縣的一把手,這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績啊!

  邢雲生當然也想到前幾天在班子會議中趙嶽提出來的那件事,這位小劉老板明年還想著繼續擴大人工草場的種植麵積,而從今天的情況來看,這絕對是一件好事!

  如果俄八措這邊明年真的能夠實現十五萬畝的人工草場種植麵積,那麽俄八措人工草場項目即便是放眼整個高原,那也是麵積最大的人工草場之一了。

  本身當曲卡縣就是自治區選擇的人工草場種子培育基地,也是區裏重點支持的人工草場種植試點縣之一。現在多了一個俄八措人工草場,而且還是如此重量級的人工草場,這必然會引起上麵的重視的。

  不就是用地嘛,而且還是國家大力扶持的人工草場用地,那縣裏就全力支持!

  這些念頭在短短的幾秒鍾之內就在邢雲生的腦子裏打了一個轉,然後這位當曲卡縣的父母官笑著拍了拍劉墨昂的胳膊很誠懇的說道“小劉啊,有什麽想法就放開手去做,縣委縣政府會是你最堅實的後盾!”

  劉墨昂很認真的點頭道“邢書記,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辜負縣委縣政府對我的這份支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