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一切就緒
作者:赫墨      更新:2021-03-10 07:26      字數:3355
  因為比朗走廊是一條翻山路線,兩端都可以作為起始點,所以劉墨昂並不介意在賓那村這邊安排一個大本營。

  屆時,如果有願意從納木錯這邊翻山而過的遊客,就可以在遊覽完納木錯之後,在賓那村這邊辦理相關的登山手續以及做完適應性訓練後,從賓那村這邊出發徒步翻越念青唐古拉山。

  但這樣一來,賓那村這邊自然也要組建一個和饒奶果大本營那邊一樣的班子,即建立一個綜合登山訓練營、醫療保障、後勤、向導、食宿接待等一係列內容在內的一個大本營。

  這個大本營的主管,目前暫定的就是強巴次仁。

  隻要他幹得好,這個“暫時”就可以改成“正式”。

  從目前來看,強巴次仁的工作做得還是挺到位的。賓那村的人雖然少,但周圍還有奶彭村、布朗村,這兩個村子加起來也有幾十戶藏胞,再加上賓那村的藏胞,足以支撐起這條徒步翻山線路的運營了。

  比朗走廊可不像攀登珠峰那樣,一年僅有四十來天的窗口期。比朗走廊這條線路隻要不是遇到暴風雪,幾乎全年都可以走,就是冬天翻山的危險性大一些,到底要不要在冬季開放這條線路,劉墨昂還要考慮考慮再下決定。

  可即便是從三月份開始到十一月份,一年也有九個月的時間。

  隻要這條線路能夠打開名氣,吸引更多的登山愛好者或者遊客,那麽這條徒步翻山線路絕對會成為一個吸金利器的。

  別看一個團隻有十個人,而且還需要七到十天的時間才能走一次,可一旦遊客真的多了,徹底拉開溜之後,隻要天氣允許,一天就可以發一個團。

  比如說一號有十個遊客想要走比朗走廊翻越念青唐古拉山,那麽不管是饒奶果大本營還是賓那村這邊就可以立刻組織這些遊客進行適應性訓練,然後由專業的人在日光城辦理登山證,等遊客的適應性訓練完成之後,由兩名向導帶領發團。

  當第一批十個人進行適應性訓練的時候,二號又來了十個人,那麽就可以繼續如此這個流程。三號十個人、四號十個人……

  隻要遊客數量夠了,隻要天氣允許,那麽就可以形成輪流發團的模式。這樣一來,不管是饒奶果大本營還是賓那村,哪怕刨除掉天氣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無法發團的日子,兩邊一個月最起碼都可以接待超過二百人次。

  一個人消費最低是一萬五,二百人就是三百萬!九個月就是兩千七百萬!

  哪怕再少一倍的人,一年還有一千三百五十萬的收入呢!

  扣除費用、食材成本、人工、稅費之後,僅僅是這個項目,一年最起碼能給山南山北這幾個村落的藏胞帶來超過三百萬的純收益!平均每個人的頭上,人均增收絕對要超過兩萬元!

  當然,這裏麵肯定有收入多的,比如說家裏有幹向導的,必然收入就多。可即便是家裏沒有做向導的,僅僅是安排食宿,一年也能增收幾萬塊錢。

  “劉總,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強巴次仁的家裏,一間按照旅館的布局改造好的房間內,紮西達瓦的小舅問劉墨昂。

  “你說吧。”

  “劉總,這適應性訓練要做到什麽程度才算是合格?”

  “嗬嗬,你說這個啊?這個很簡單,隻要能夠繞著這個村子跑上五百米,就算是達到標準了。”

  “啊?這麽簡單?”

  “可不就是這麽簡單唄。難道你還想上一套專業的檢測儀器來檢測?”劉墨昂笑嗬嗬的看著有些目瞪口呆的強巴次仁,“這種合格說實在的沒什麽標準,但有一個根本你一定要把握住,那就是隻要是想走比朗走廊的遊客,必須沒有高反才行。而如何檢測沒有高反?繞著村子跑一圈是最好的檢測結果。如果連五百米都跑不下來,那麽也別談什麽徒步翻山了,上去也是一個大麻煩。這樣的遊客幹脆不要讓他們上去!”

  “可是如果有一些女遊客或者體力稍微差點的無法完成跑步五百米怎麽辦?”

  “跑不了五百米也不要緊,跑二百米總可以吧?哪怕慢跑下來也可以。不過在跑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他們到底能不能跑,別硬撐,否則容易出問題的。”

  劉墨昂的這個辦法其實是最有效的檢測方法。這裏可不是日光城,更不是巴宜,這裏是海拔四千六的俄八措,而賓那村這邊的海拔更是達到了四千八。

  在這種海拔高度上,不具備徒步翻山的遊客,別說跑二百米了,就算是快走二百米都堅持不住的。

  隻有能夠最少跑二百米的遊客,才具備最基本的登山條件,而能夠一口氣跑五百米的,走比朗走廊是絕對沒問題的。

  這種檢測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檢測效果絕對最有效。

  “我知道怎麽做了。”

  強巴次仁不懂就問的這一點讓劉墨昂很欣賞。

  做事最怕就是不懂裝懂,最終害人害己。

  晚上美美的睡了一晚上,還別說,賓那村這邊的牧民家裏改造的房間條件還是不錯的,雖然無法和客棧那邊相比,但絕對比珠峰大本營那邊的那些帳篷酒店強多了。

  最起碼的一點,在這裏住宿不用擔心挨凍的問題。

  高原的夜晚可是很冷的,哪怕是在最炎熱的夏季,這邊夜晚的最低溫度也隻有零上三四度而已,晚上睡覺都得蓋棉被!

  所以晚上能夠睡一個暖暖活活的房間,無疑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田鵬就開著梟龍過來接劉墨昂他們了。

  桑傑貢布要帶著兩個向導和另外兩個村民原路返回,強巴次仁也要帶人和犛牛上山一趟。

  劉墨昂在走這條線路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小問題,他們要上山把這些小問題徹底解決。

  一條成熟的旅遊線路,必須要杜絕一些可能存在危險性的地方。千裏之堤毀於蟻穴,不能因為問題小就不重視,否則很容易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的。

  既然是路演,那就必須要按照接待遊客的方式去做。

  比如說從饒奶果那邊出發的遊客,在經過兩天的跋涉之後翻過了念青唐古拉山,晚上會在賓那村享用一頓豐盛的篝火燒烤大餐,然後入住村民家的“賓館”,第二天會有專車把他們送到當曲卡縣或者是俄八措。

  你翻了一次山,就不要再徒步翻回去了。一個是估計也沒有多少遊客願意再徒步翻回去,另外一個就算你想翻回去,也沒有向導帶你走。

  當然,如果真有願意翻回去並且願意額外再掏一次向導費的遊客,那麽劉墨昂也不介意單獨給你開小灶。

  但絕大部分遊客估計都會選擇乘車返回當曲卡或者是俄八措的。

  這樣就需要有車子把遊客接出去,還要有一條合適的返回路線。

  車子好說,劉墨昂他們現在用的是梟龍,等這條線路開起來之後,大不了再買兩輛十四座的依維柯ouba,這種越野能力還算不錯的中巴車,足以應付從賓那村到紮西半島的這六十公裏的土路了。

  沒錯,從賓那村返回到當曲卡,最近的路線自然就是走納木錯南岸。

  去年十月一劉墨昂和楚倩以及張興剛王燕他們一塊徒步納木錯的時候,就是從紮西半島沿著納木錯南岸向西一直走到賓那村的。

  這是一條土路,是當地牧民放牧以及轉場形成的路。這條路也是徒步繞納木錯的必經之路。不過這條路的路況不是很好,而且還有不少的涉水路段。但也不是不能走車,隻要車子的越野能力說得過去,走這條路還是沒問題的。

  以梟龍那強悍的的越野能力,走這條路和走平坦大道沒什麽區別。之前田鵬推薦過一款車,他說2018款的依維柯ouba走這種路也沒問題。

  這車隻有三十來萬的售價,一次就能拉十多個人,最適合跑這條路了。

  前天早晨從饒奶果大本營出發,到今天上午返回俄八措,劉墨昂和楚倩一共用了三天的時間。也就是說,一旦這條徒步翻山線路對外開放,那麽遊客走一圈的話也需要這麽長的時間。

  總的來講,這條線路是沒問題的,完全可以對外開放。

  於是回到家之後,劉墨昂帶著紮西達瓦去找趙嶽。

  這條翻山線路以前是當地藏胞趕著牛羊轉場的線路,現在要開發成一條旅遊線路,必然要向當地正府部門報備,當然,也要給當地正府分出去一塊,畢竟你占據的是國家的旅遊資源。

  趙嶽早就聽說劉墨昂想要搞這麽一條徒步翻山旅遊線路,他早就在正府班子會議上提過這件事,縣裏的主要領導也答應了。

  所以這次劉墨昂打算正式對外開放這條線路之後,縣裏的動作很快,還把納木錯景區的負責人叫了過來商討如何與念青唐古拉互助公司合作。

  本身多一條旅遊線路對於縣裏和市裏就有好處,更別說一旦這條旅遊線路對外開放之後,還能給當地的藏胞帶來不菲的收入,所以沒有哪個領導會拒絕這件事的。

  所以僅僅隻用了幾天的時間,這條被命名為“比朗走廊徒步翻越念青唐古拉山路線”的旅遊路線對外開放的日子就定了下來。

  另一方麵,田鵬也通過平措索娜家的關係,從金陵那邊購買了兩輛十四座的依維柯ouba,專門用來運送遊客的。

  一切就緒,就等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