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三章 翻山路線
作者:赫墨      更新:2021-03-07 07:09      字數:3386
  桑傑貢布和紮西達瓦找到了劉墨昂。

  桑傑貢布是西邊朗妞果村的村民,當初肖振國他們三個飛滑翔傘的時候,上下山很不方便,於是聰明的桑傑貢布就拉了村子裏的幾個人搞起了摩托運輸業務,專門用自家的摩托車把肖振國他們三個從降落場拉到起飛場,然後一次一個人收十塊錢。

  還別說,桑傑貢布搞的這個服務還就很受肖振國他們三個歡迎,哪怕肖振國他們自己每次掏十塊錢“運輸費”他們也願意。

  後來劉墨昂專門搞了一個十二個人的團隊來服務於飛行員,他就把桑傑貢布給“招安”了。桑傑貢布搖身一變從一個遊擊隊員變成了正規軍。

  現在桑傑貢布已經是公司這邊的中層負責人了。

  這夥計做事足夠努力,腦袋瓜子也靈活,最關鍵的是他的心思很縝密,哪怕沒有什麽文化,可做起事來真的是老母豬戴匈罩,一套又一套。

  楊泰也很看好這家夥,就讓他輔助紮西達瓦。

  這次他倆找到劉墨昂就是為了匯報一件事。

  “劉哥,那條線路我們已經基本上開辟出來了,一些難走的地方我們也進行了修葺,危險的地方加裝了護欄,在幾個關鍵位置還搭建起了木屋。這是我們這兩個來月的成績。”紮西達瓦很自豪的說道。

  去年劉墨昂為了追楚倩,腆著臉的要陪楚倩徒步繞納木錯,在經過納木錯西南角的賓那村時,遇到了前去給外婆祝壽的紮西達瓦。

  人家紮西達瓦是從山南徒步翻過念青唐古拉山來到山北的。

  目前從當曲卡到納木錯,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沿著公路翻越那根拉山山口抵達納木錯。雖說在其他方向也有路可以通往納木錯,但一個是那些路線都比較遠,再一個就是路況很差。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納木錯景區的大門還有收費站就設立在從當曲卡到納木錯的這條公路上。

  後來客棧這邊的旅遊項目蒸蒸日上,劉墨昂就想起了紮西達瓦曾經說過的那些話。

  “劉哥,光是我知道的山口從南到北就有紮嘎拉、郎巴拉、色布拉、雪古拉、冷青拉、車瑪千拉、嚇新拉、貢拉、夏弄拉、果斤拉、雜弄拉,嗯,還有你之前走的那根拉。這些都是念青唐古拉山上很著名的埡口。雖說這些埡口絕大部分都沒有通公路,沒辦法走車,但這些埡口都能走人走犛牛的。”

  “還有一些地方雖然不是山口,但同樣能走人和牛群羊群。就像我剛才所說的比朗曲,最上遊就是比朗錯,這也是這條山穀最高的地方,海拔大概有五千八左右,翻過比朗錯就相當於翻過念青唐古拉山了。咱們俄八措有幾戶人家在山北也有夏季牧場,每年他們都是走這條路轉場的。”

  ……

  在俄八措的西邊就有這麽一條可以讓人和犛牛翻越的山口,這條路也是俄八措以及周邊那些村落的藏胞每年進行牛羊轉場的路線。

  既然存在這麽一條路線,要是不開發出來實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這條線路是距離念青唐古拉峰最近的一條翻山小路,而且最高海拔隻有五千八左右,哪怕是普通人,隻要經過簡單的適應訓練,就能徒步完成從這條線路翻越念青唐古拉山的壯舉。

  最關鍵的是,徒步翻越念青唐古拉山對於一些有條件的驢友來講絕對充滿了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距離念青唐古拉峰最近隻有八公裏多一點的位置翻越念青唐古拉山,這個噱頭無疑要更吸引人。

  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劉墨昂才決定要開發這條線路。

  當然,想要走這條線路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走的,畢竟這條線路的最高點已經有五千八了,這個高度通常隻有經過適應性訓練的人才能到達。所以,這條線路即便是被開發出來了,也注定是一條隻能由高端人士才能走的線路。

  這裏的高端人士可並不是指的是那些身家豐厚的大富豪或者金領們,這裏的高端人士指的是那種既有錢而且身體條件又好的遊客。

  隻有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的人,才能通過這條線路翻越念青唐古拉山。

  光有錢沒有身體素質,你想走這條路線那是門都沒有。如果你不怕死的話非要自己上,那我們攔不住你也不能怪我們。

  光有身體素質沒有錢,要想走這條線路也是挺難的。因為要走這條線路,最起碼要進行為期一個星期的適應性訓練,能徹底適應海拔接近六千之後,才能走這條線路。

  所以光是適應性訓練就需要花不少錢,沒錢,您最好也甭走這條線路,還是老老實實的去走那根拉山口吧,那個花錢少……

  也就是說,你想走這條線路,首先你必須要具備一副足夠強壯的身體,然後你還需要準備最少一萬五千塊錢的資金,當然,你還需要準備出最少十天的時間!

  身體素質就不說了,高度在那裏擺著呢,能上去就是能上去,上不去你就是把天說下來也上不去。

  錢,同樣很重要。七天的適應性訓練是必須的,一天的訓練費用是五百塊,七天就是三千五,再加上在這裏吃住又是一筆開銷。

  另外還需要辦理登山證。國內有規定,攀登海拔超過四千的山必須要辦理登山證。而且個人辦理很困難,這需要天路客棧統一給登山者辦理。好在翻越念青唐古拉山的登山證費用要遠比攀登珠峰的7000美元人的費用低得多,但一個人最起碼也得需要一千塊錢。

  另外還有向導費、犛牛運輸費用、醫療保障費用、氧氣費、登山裝備費用甚至包括救援費用……

  雖說翻越念青唐古拉山的最高海拔才五千八,海拔和難度遠低於攀登珠峰,可別忘了攀登珠峰多少錢?

  去年,也就是2019年,國內從北坡攀登珠峰的費用一個人就是四十六萬!這還僅僅是個人攀登珠峰的起步價,隻是團隊費用,不包括你自己的個人費用以及給向導的小費。如果你想享受更好的服務,那麽攀登一次珠峰最百萬元都打不住

  這還不敢保證你能登頂成功!也沒有人敢做出這樣的保證!

  這裏才需要一萬五,還能保證你完成這條登山路線,真心不多……

  而且攀登珠峰的危險性太大,在珠峰大本營被封閉之前,每年都有攀登珠峰的遊客遇難。

  2013年,共有有665人次從南坡和北坡到達山峰頂端,那年有八人遇難。而堪稱災難性的2015年,因為那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有將近四十人死亡!2017年也有六人遇難!

  攀登珠峰,站在世界之巔的誘惑固然無敵,但你要真想爬珠峰的話,最好先想想每年遇難的人數……

  翻越念青唐古拉山雖然難度要遠低於攀登珠峰,但最起碼不死人啊!

  所以,這條線路開辟出來之後,針對的就是那些既有點錢又有點時間還對登山運動感興趣的遊客。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放著好好的翻山公路不走非要受那個罪花那個錢去徒步翻越念青唐古拉山是一種腦才行為,但實際上願意這麽做的遊客大有人在。

  尤其是在珠峰大本營被封閉之後,很多登山愛好者爬不了珠峰了,其他的高峰的攀登難度又大,條件又不是很好,更沒有成熟的保障係統,危險性很大。

  那該怎麽辦?

  來來來,來咱們俄八措吧。這裏有一條原生態的攀登線路。海拔不算高,花錢也不多,更沒有什麽危險,雖然攀登難度較小,但絕對可以讓您過一把爬雪山的癮!

  再怎麽說咱這裏也是接近六千的海拔呢!

  日光城藍天救援隊有一名老夥計就在自治區體育局工作,劉墨昂特意谘詢過他開辟這條翻山線路的前景。

  那個老夥計給出了很明確的答複,絕對可行,不管是前景還是錢景,都很看好!

  攀登難度不大、後勤保障到位、還可以近距離的欣賞念青唐古拉峰,花錢又少,耗費的時間更是比攀登珠峰那最起碼需要六周的時間少得多,所以這條線路一旦開辟出來,對於一般的登山愛好者來講絕對會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的。

  正是因為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肯定答複,劉墨昂才決定開發這條線路。

  從六月份開始,紮西達瓦和桑傑貢布就開始忙活這件事。

  本身這條線路對於當地的藏胞來講已經是一條非常成熟的線路了,現在為了遊客的安全著想,這條線路上一些險要地段需要做保護性的建設,比如說安裝護欄,比如說在關鍵地點搭建木屋。

  從山南沿比朗曲河穀攀登再翻越比朗錯抵達山北的賓那村,直線距離就超過了三十公裏。算上爬山,走完這條線路最起碼也需要兩天的時間。

  劉墨昂可不想讓遊客們在山上自己搭帳篷過夜,那樣危險性要相對大一些。所以他寧肯自己花錢雇傭當地的藏胞用犛牛把木頭運到山頂搭建木屋!

  這個活從六月份就開始做了,一直到現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足夠紮西達瓦和桑傑貢布把這條線路需要的保障搞定。

  “桑傑、達瓦,都搞定了?”劉墨昂欣喜的問道。

  “放心吧,都按照之前我們製定的計劃搞定了。劉哥,要不然你找個時間跟我們走一趟?咱們就按照帶遊客的程序實地走一圈。”紮西達瓦很肯定的說道。

  “好,看看天氣預報,如果明天天氣允許的話,咱們就走一圈!”劉墨昂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