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就和假的一樣……
作者:赫墨      更新:2020-10-24 17:12      字數:2229
  “臥槽,你小子倒是挺會藏的啊,竟然敢藏在老子的小屁屁底下……”老劉眉開眼笑的站起身來,瞅著沒有一絲變化的草甸子,這就是他剛才坐的地方。

  蹲下來扒拉一下草,下麵啥都沒有,估計是埋在土裏呢。

  “兒賊,過來。”老劉招了招手,白獅屁顛屁顛的湊了過來。

  “回去給爹叼一把鐵鍬過來,嗯,就是幹這個用的。”老劉比劃了一個挖土的動作,白獅歪著腦袋看了看,又似乎是在琢磨了一下,這才屁顛屁顛的往回跑去。

  沒二分鍾,白獅就叼著一個小鐵鏟跑了回來,是後廚往灶裏鏟煤用的鏟子。

  雖然不如鐵鍬好用,但也能湊活著用。

  “好兒賊,幹得不錯!”老劉擼了兩把狗頭,不惜讚賞,白獅樂得眉開眼笑。

  用鏟子把地麵上的草甸子鏟到了一邊,扒拉出一小塊地方之後,老劉就開始向下挖。

  這小鏟子雖然不如鐵鍬使著那麽順手,但用來挖土是足夠了。

  高原的土可不比平原,在平原挖土用這種小鏟子根本就不行,但是在高原就沒問題了。

  高原,尤其是這種海拔超過四千五的區域,地表的土壤都是很鬆散的,大都是砂石夾土,這種土壤也就是能長草,莊稼什麽的根本就種不活。

  所以這種表層土很好挖,當然,如果你想往深處挖,要是沒有強有力的工具,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像這周圍,夏季地表鬆散的土壤隻有一米半到三米左右的厚度,再往下,就是厚達幾米甚至十幾米的永久凍土層,那玩意兒賊硬,就算用鎬頭刨,一鎬頭下去也就是砸一個白點……

  據二大爺說,當時飯店建化糞池以及那套小型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的時候,挖坑都是用小撓子挖的,人工根本就挖不動。

  向下挖了大約三十厘米的深度,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被挖了出來。

  這表層土大都是沙礫混合著土,幾乎看不到個頭很大的石頭,所以這塊石頭估計就是土之沙漏形成的東西。

  石頭上全都是泥土,不過看外形倒是挺特別的,竟然有點像是縮小了無數倍的念青唐古拉峰。

  不過這塊石頭帶給老劉的驚喜還遠不止於此。

  老劉用鏟子把挖出來的坑填上之後,就拿著這塊石頭走到西邊的紮那曲河。

  在高原,河流通常都是被叫做“曲”的,比如說那曲,比如說當曲,比如說拉曲。

  而湖泊大都是用“錯”當後綴的,比如說納木錯,比如說色林錯,比如說羊卓雍措……

  嚴格說起來,紮那曲可以算作是日光河的源頭之一。紮那曲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主峰西邊僅有兩三公裏的一個叫做“紮那錯”的海拔五千六百米的微型高山湖泊,夏季的冰川融水會先匯集在紮那錯中,然後再從山坡上順流而下,最終形成紮那曲。

  而沿著紮那曲向下遊走,這條河會和當曲河匯合形成拉曲,然後拉曲再與熱振藏布匯合,最終形成日光河,流經日光城最終注入到雅魯藏布江中。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一艘不沉的小船,那麽你從這裏乘坐這艘小船順流而下,最終你將能夠抵達印度洋的孟加拉灣……

  好吧,扯得太遠了,這一杆子直接就戳到上千公裏之外的印度洋去了。

  夏季的紮那曲水量還是很充沛的,這條冬春季節近乎幹涸的河流,在這個時節的水麵寬度足有六七十米。洶湧的河水源源不斷的從上遊的雪山上流淌下來,然後一路奔騰咆哮著,沿途接納更多的雪山融水,最終匯成巨大的日光河。

  河水雖然很湍急,但也有安靜的小水灣。

  就好像老劉找的這個小水灣,麵積最多也就是一兩平方米的樣子,水底和岸邊全都是鵝卵石。哪怕外麵的流水都能聽到清楚的響聲,可這一小窪水卻平靜如鏡麵,裏麵的水清澈的讓人看見就恨不能喝一口。

  沒錯,這種沒有任何汙染的雪山融水就是這樣的清冽,隻有這樣的水,才能被稱之為真正的水!

  老劉曾經見過號稱“天下第一泉”的泉水,也見過千島湖的號稱“無汙染可以直接飲用”的湖水,但無論哪一種水,和眼前的這條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的紮那曲的河水比起來都差遠了。

  前者讓人看了最多也就是讚歎一句“這水真好”,可後者,那真是有一種能讓人看了就恨不能喝一口的**。

  而像紮那曲這樣的小河,在高原多不勝數!

  高原不僅僅有雄偉壯闊的雪山冰川,也不僅僅有幽深的大峽穀,這些無處不在、日夜不息流淌著讓人心醉雪水的小河,同樣是構成高原獨特魅力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s:這不是老墨瞎說,去年老墨自駕去高原的時候,就曾在這條小河的河邊駐足,不僅直接用手捧著河水喝了很多口,還用礦泉水桶灌了一大桶,到了日光城的朋友家裏燒開了泡茶,那味道美的無法形容。)

  把兜裏的那塊拳頭大小的石頭慢慢的放入到這窪清水中,然後用手搓了搓。

  水很快就變得渾濁了起來,但沒一會兒的工夫,這水又重新變得清冽起來。

  而那塊原本沾滿了泥土的石頭,也終於顯露出了原形。

  “我……操……”

  看著這塊顯露出原形的石頭,饒是老劉曾經見過二大爺遺留下來的那些寶貝,也曾經在老家的古玩市場上見過真正的老物件,此時也不禁被眼前的這塊石頭給驚得口吐芬芳……

  呆呆的看著眼前這塊形如山峰但卻讓人一眼看進去就無法自拔的“玉山”,老劉的腦子中瞬間閃過了無數的形容詞,但最終卻隻留下了那一句名傳千古的詩詞——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老劉萬萬沒想到土之沙漏中的快樂點凝聚出來的東西竟然是這麽一塊完璧無瑕的羊脂玉!還特麽的是一塊拳頭大小,形如山峰的羊脂玉!

  什麽收藏級的和田玉,什麽老坑玻璃種,在這塊讓人一看就拔不出眼來的羊脂玉麵前都統統弱爆了!

  倒不是說收藏級的和田玉還有老坑滿綠玻璃種不值錢,實在是眼前這塊羊脂玉太完美了,完美的讓人挑不出一絲瑕疵,就和假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