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插話、動手
作者:夜半癡語      更新:2020-03-13 10:38      字數:4345
  武會諸天最新章節

  伏騫這番說話出口,立時惹來一陣嘩然。表麵聽是謙虛非常,骨子裏卻是傲氣淩人,隱有不可一世的豪氣。

  龐玉哈哈一笑,踏前三步,離伏騫隻有丈許距離,施禮道:“王子既有此豪語,請恕龐玉大膽冒犯,請王子賜教。“

  這天策府的高手長得如玉樹臨風,鋒芒四射,予人好感。

  李世民笑道:“既是如此,世民自樂得在旁欣賞!“

  大局已定,伏騫與龐玉一戰勢在必行。

  突利此時長笑道:“如確有機緣,下一場秦王可否讓給我這對王子心儀已久的仰慕者?“

  此著登時為手下被辱的突利挽回所有顏麵。

  誰都想不到董家酒樓頂層的梯井處,突然間會成各方領袖爭霸決勝的場所。假若伏騫或突利任何一方敗北,勢將聲勢大挫,動輒還有難以全身而退的慘淡收場。

  就在李世民和伏騫尚未作出反應的一刻,寇仲大笑道:“真有意思,既是為此,王子可否把與秦王的一場比拚讓予小弟呢?“

  徐子陵心中劇震,知道寇仲下了決心,絕不讓李世民生離此地。而李世民亦很難拒絕寇仲的挑戰。

  李世民方麵的高手人人臉色微變,目光齊集中到寇仲身上,顯是對他甚為忌憚。

  宋玉致亦芳心顫震,正是寇仲這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氣概,令她對他既愛且恨,六神無主。

  由刺殺“青蛟“任少名開始,他表現的便是這種無畏的精神。

  “咦“!

  一把女子的聲音從下麵傳上來,接著有人道:“慕將軍給何人以先天氣勁封閉六脈,躺在這裏呢?“

  事實上在下層亦圍滿了觀著,隻是沒有人敢接近梯階,此女於這要緊時刻走到慕鐵雄旁,又出言截住李世民對寇仲的響應,無不深合兵法之道;不但使李世民對寇仲的挑戰有緩衝之機,也削弱了寇仲的氣勢。

  眾人不由擁前數步,往下瞧去,剛好見到一位氣質獨特的美女,伸腳輕踢了伏身階台的慕鐵雄一記,慕鐵雄應腳劇顫呻吟,茫然坐起。

  伏騫雙目奇光連閃,臉上掠過難以掩飾的訝異神情,問道:“姑娘能看破在下手法,確是非凡,可否賜示芳名。“

  美女仰起悄臉,右掌則迅快無匹地在慕鐵雄背上連拍十多掌,後者兩眼倏地回複神采,並閉目運功。

  眾人均心生驚異,才知剛才此女一腳並沒有全解慕鐵雄被封的經穴,隻能令他坐起半身,但已盡收先聲奪人的效應。

  兼之她現在目注上方,右手卻如有目助般準確命中慕鐵雄後背要穴,隻是這一手更教人折服。

  美女一點不讓地與高高在上的伏騫對視,冷然自若道:“妾身的過去已死,變成無名無姓的人,王子稱呼妾身作紅拂女又或李夫人,均悉從尊意。“

  未待伏騫答話,緊接嬌叱道:“寇仲你我剛才一戰尚未竟全功,你憑什麽向秦王挑戰?“

  寇仲望向李世民苦笑道:“小弟服了,就收回剛才的說話,嫂子也請放小子一馬吧。“

  他說話的內容語調均似示弱之極,但卻沒有人認為他是怕了紅拂女。連不知情者也猜到他是由於某些原因而不想與這美女動手。

  徐子陵心中暗歎,亦隻有他最明白寇仲的心情,盡管他們有恨李靖的理由,但兄弟情義始終難以一把抹去,怎能對他的嬌妻痛下殺手。而對著紅拂女這種高手,想手下留情可跟自盡沒有多大分別。

  伏騫搖頭歎道:“女中豪傑,令人敬佩,李夫人請上!“

  紅拂女臉容靜如止水的拾級而上,到她歸回李世民一夥時,伏騫脫掉外袍,露出懾人的雄偉軀幹,正欲開口時候,卻又被人出聲打斷。

  “鼎鼎大名的秦王李世民,不會是一個托庇於女人石榴裙下的貨色吧!”蘇白淡淡開口。

  “大膽!”

  “找死!”

  “哈哈哈哈...”

  蘇白這一聲話說出,在場眾人反應不一,天策府李世民麾下所屬盡皆麵露怒色,朝著蘇白瞪來。而原本看李世民不順眼的那些人,卻也是大肆開懷笑起來,笑聲中盡皆是嘲諷譏笑之意。

  要知道有不少人因為李閥勢力頗大,引來不少人的忌憚,所以聽到剛才寇仲的請戰,有不少人期待看到寇仲和李世民雙方掐起來,而後紅拂女擋住寇仲,令不少人大失所望。

  不過現在聽到蘇白出聲譏諷,雖然不認識蘇白,但是看到對方是站在宋閥的人群中,更是有人煽風點火,想要借此鼓動宋閥和李閥的爭鬥。

  若是換做其他人,被人在這種場麵下出聲譏諷,即便是不會立即變臉,肯定也會心生怒意。不過李世民果然非常人,竟然麵不改色,依然對著蘇白道:“世民自然不懼,不過嫂夫人的一片好意,世民不能不領情。更何況世民與仲少交情匪淺,又怎麽忍心兵戎相見呢?”

  蘇白雖然在江湖上名聲大噪,但是真正能夠認得蘇白的人不多,在加上在得到和氏璧閉關之後,他的氣質大變與往昔截然不同,換做不熟悉的人根本肯定。

  再加上如今洛陽本就是風雲匯聚,龍蛇聚集之地,這些人想著蘇白得到和氏璧肯定會隱藏身形,怎麽想都不會想到他會這麽突然的出現在這裏,這也是剛開始寇仲十分驚訝蘇白出現的原因。

  “嗬嗬。”蘇白隻是笑了笑,不再說話,但是笑聲中的譏諷卻是十分明顯。

  看著四周群雄的神色,李世民知曉自己無論如何不能避戰,否則傳出去絕對好說不好聽,對方是陽謀,逼得他不得不應戰。

  “仲少,若是有雅興,不妨等到幾位切磋完畢之後,我們再來切磋切磋,隻要不傷和氣就是。”李世民對著寇仲說道。

  天策府其餘人想要阻止,卻也知曉根本無法阻止,隻能帶著憤恨的目光看著蘇白,對此蘇白卻也絲毫不在意,依舊是那副風輕雲淡的樣子。

  寇仲見狀自然是樂見其成:“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一旁的伏騫等了許久,見到這兩人達成協定,點了點頭,又對著龐玉長笑道:“不知龐兄用的是什麽兵器。“

  龐玉淡然道:“兵器乃不祥之物,不宜在此地施用,何不讓我們玩兩手拳腳,王子意下如何?“

  此子不愧名震關中的人物,話裏暗藏鋒刃,搶製先機,操握主動。

  伏騫微笑道:“祥與不祥,隻在一念之間,龐兄既有此雅興,那伏某人另有一個提議。“

  眾人隻覺奇峰突出,均靜心聆聽。

  寇仲湊到宋玉致小耳旁道:“上戰伐心,下戰伐力,好致致有否為此人動心呢?“

  “哎!“

  宋玉致一肘重重撞在寇仲脅下,沒有睬他。伏騫的目光應聲射到兩人處,露出莞薾神色,寇仲則報以苦笑。

  龐玉的眼神卻沒有片刻離開伏騫,沉聲道:“王子請賜示。“

  眾人忙側耳恭聽。

  伏騫在萬眾期待下,好整以暇的道:“我們何不以欄幹作戰場,誰被逼下欄幹來,便作負論。“

  眾人一陣嘩然,旋又屏息靜氣,看龐玉如何回答。

  龐玉卻是心內暗笑。他本身雖擅於使劍,但在拳腳上卻下過一番苦功,創出“太虛錯手“,將劍招融進其內,與使劍沒有什麽分別,所以才有剛才的提議。

  這作“凹“字形的木欄幹是用上等楠木製成,總長度約有五丈,寬達半尺,欄身雖縷雕花飾,但卻非常堅實,縱使不諳武功的人,隻要手足靈活,在欄上亦可走動自如,對他們這種精於平衡的高手,與站在平地沒有多大分別。唯一是限製了他們活動的範圍,讓彼此能更準確把握對方的挪移。

  龐玉的“太虛錯手“遠近俱宜,假若能預測對方變量,威力之大,將更是驚人,所以他對伏騫的提議歡迎還來不及,那會拒絕。

  此人極富智計,深悉兵不厭詐之道,表麵卻故意微露猶豫神色,才皺眉道:“此法確可保不致因一時失手損毀東西,在下隻好舍命陪君子。“

  伏騫露出一絲漫不經心的笑意,道:“龐兄請!“

  話剛盡時兩人同時騰起,穩然落在欄幹上。

  旁觀著多人發出采聲,因兩人身法均快如電閃,最難得是不見半點提氣作勢的形跡。

  更使人驚異處是他們並非先躍往欄幹子的上空,再降下去,而是斜衝掠上,然後像釘子般釘在欄幹上,不見絲毫晃動。

  隻是這收發由心,要停便停的身法,便非是一般江湖好手所能企及。

  寇仲早預估伏騫身負絕學,故毫不奇怪,但龐玉厲害至此,卻非他所能料及,不由憶起李靖的警告。

  此際龐玉單足柱立欄上,左腿翹起貼在右腿後,擺出金雞獨立的姿式,卻比別人雙足立地更穩固安全。尤其是他的立點是一邊欄端至盡處,於穩中又見其險,形成一種非常特別的氣勢。

  伏騫則定若泰山般兀然卓立於欄幹的中段,兩腳微分數寸,由於欄幹離地約有五尺的高度,在靠外的四麵梯井都是深下去的空間襯托下,他便仿如立在崇山之顛,雄偉的體型,更使人有高山仰止的奇異感。

  他麵向龐玉,從容笑道:“小弟到中原後,尚是首次正式與人交手,不過我例不作主攻,所以龐兄不須因小弟是客而多禮,龐兄請!“

  他言談舉止雖是謙彬有禮,但自有一股淩人氣度,壓得人有透不過氣來的感覺,更益顯高深莫測,便人心生畏懾。

  龐玉心中暗笑,要知高手過招有若下棋,先手極為重要,如若功力相若,誰搶得先手主動,往往成為決定勝敗的因素。

  若在平地上,縱使失先手,也可藉退避閃躲來部署反攻,但若活動被局限在這長不過五丈闊不過半尺的曲形欄幹上,而又不準觸地,那麽先手一失,幾乎肯定有敗無勝。

  旁觀者中登時發出一陣嗡嗡議論聲,暗評伏騫不智。

  寇仲又湊到宋玉致的晶瑩如玉的小耳旁,低聲道:“若爭天下也是輪流在欄幹動手,小陵必可坐上皇帝小兒的寶座。“

  宋玉致心底同意,若論在窄小的範圍內作近身搏擊,真沒多少人是徐子陵的手腳。

  她卻挪開少許,才狠盯寇仲道:“你是否故意吹氣進人家的耳朵裏?“

  寇仲老臉微紅,幸好此時龐玉一聲“冒犯“,登時氣勁作響,宋玉致再不理他,讓這小子逃過此窘。

  龐玉像在腳底裝上輪軸般,以一瀉千裏之勢,滑過丈許的欄幹,來到伏騫的左側,兩手撮指成劍,左劈右刺,攻向伏騫,登時勁氣狂湧,聲勢駭人。

  場內立時生出一種慘冽的氣氛,龐玉用的雖是赤手,竟能使人生出劍刺的感覺。

  徐子陵偷空觀察邢漠飛等一眾吐穀渾的高手,見到他們全神觀戰,但卻沒有人露出緊張或不安的神色,似對主子信心十足。禁不住心中微凜。

  以龐玉目下表現的功力,即使換了自己在伏騫的位置,亦要應付得非常吃力。就在此時,場上再生變化。

  龐玉竟縱身躍起,像鷹隼般淩空下撲,兩手撮指為劍的招式原封不動,隻變得改攻向伏騫的臉門。

  現在連盲子都知道龐玉是要速戰速決,務要迫使伏騫在數招內離開欄幹。

  伏騫哈哈一笑,到敵招臨頭,才往後仰身,其仰幅之人,就像他忽然變成了一把彎弓,而右拳則以勁箭般往正麵斜上方的龐玉射去。

  全場人立時生出灼熱煩躁的可怕感覺,更駭人是感覺不到絲毫拳風勁氣,便似人人忽然聾了,且皮膚亦失去知覺,又或如在噩夢裏,驟見電閃,卻總聽不到雷聲。

  伏騫這無聲無息的一拳,比之什麽拳勁掌風更使人心生寒意。

  無人不看得目瞪口呆,出乎料外。

  李世民、突利等人同時現出驚異神色。

  身在局中的龐玉更是苦不堪言,若在平地之上,他尚可在接招後退往遠處,但此刻隻能退往欄幹上其中一點。

  所謂行家一出手,立知有沒有。

  伏騫這種能收斂風聲的拳勁,龐玉連想都未曾想過。拳風並非真的沒有,而是集束成柱,隻集中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