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肯尼迪訪英
作者:青山鐵杉      更新:2022-03-29 05:56      字數:3092
  美國總統即將訪問英國,是自由世界的一樁盛舉,這是一般英國人的評價。

  英國為肯尼迪的行程安排也十分隆重,除和首相艾登見麵之外,還要見現任女王******。。

  各大報紙,絕大部分都對肯尼迪的到來充滿期待,當然艾倫威爾遜是一個例外。他總覺得這個不知道恐懼為何物的美國總統,目的肯定是不單純。

  雖然身隔兩地,他也經常和妻子保持聯係,麵對處在爬坡中的美國白銀價格,帕梅拉蒙巴頓顯然又要趁著漲勢拋出的意思。

  艾倫威爾遜表示可以在等等,古巴導彈危機在他這裏已經成了一個時間單位的印象,用來起到一個時間標尺的參照物作用,至少在這一場危機之前,白銀還是很穩的,不會出現暴跌的可能。

  到了目前為止,他已經準備好了利用古巴導彈危機的時間,來馳援印度……

  如果尼赫魯不介意英國這個殖民過印度的宗主國軍隊,再次踏上印度的土地,並且賴著不走,應該是會咬死不鬆口向英國求援的。

  這樣正好,艾倫威爾遜也沒準備真的去救印度,人家有聲有色的大國,用不著小小不列顛來救援,自身完全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而同時,盧本巴希地區也該有一個結果了,格雷斯躍躍欲試幾乎快按捺不住。還有印尼的蘇加諾這件事,總之古巴導彈危機前後,艾倫威爾遜謀劃的事情還是相當多。

  返回倫敦的時候,肯尼迪還沒結束在巴黎的訪問,對於戴高樂這個近兩年和美國不太和睦的領導人,肯尼迪也是非常重視。

  閑來無事的艾倫威爾遜,自然是找嶽父大人聊一聊,也談及了即將到達倫敦的美國總統,這一次來到底是什麽目的。

  “你對肯尼迪什麽印象?”蒙巴頓很好奇自己的女婿是什麽看法。

  “家境優越,仕途一帆風順,根據截止到現在的美國國內評價,是一個弱勢總統。不過我不這麽認為, 肯尼迪的弱勢隻是表麵現象。”艾倫威爾遜邊想邊道,“我對他沒什麽特別的看法, 你要問馬來亞華人的看法, 那確實不怎麽樣。”

  “為什麽?”蒙巴頓元帥不明所以,一個美國總統能和馬來亞扯上關係?

  “他是愛爾蘭裔。美國排華的主要族群就是愛爾蘭人。”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東方有句話叫以史為鏡,作為一個大公無私的英國高級專員,我當時自然是毫不隱瞞的,將愛爾蘭人的行為, 編寫進入了曆史教科書當中。”

  誰讓一戰之前愛爾蘭人的地位低呢,同為地位差不多的底層, 愛爾蘭人還麵臨著華人的就業競爭, 就業競爭也就算了。華工以男人為主, 最為讓愛爾蘭人感覺到的壓力的地方, 就是華人和愛爾蘭女性的婚姻問題。

  當時美國華人大多數是找不到妻子的, 如果能找到華人女子之外的妻子, 不說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就是愛爾蘭女人。

  雖然愛爾蘭人作為排華主力, 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但艾倫威爾遜覺得那都不是主要原因, 能讓愛爾蘭男人體會到切膚之痛的原因, 隻有這一條。

  蒙巴頓元帥一個戰術後仰, 一副不愧是你的口吻,“我真懷疑, 你有用華人對付愛爾蘭人的想法,希望我猜錯了。”

  “有過這種想法。”艾倫威爾遜幹脆的承認, 告訴嶽父沒猜錯,“不過目前馬來亞的政治地位, 還差了一點。目前隻是一個想法,還沒有實踐的可能性。”

  希望是不用到那一步,愛爾蘭共和軍在六十年代處在低潮時期, 現在沒什麽影響力。

  不過艾倫威爾遜也不會放鬆警惕,他要是沒記錯,蒙巴頓就是被愛爾蘭共和軍炸死的。

  這件事,目前嶽父大人沒有必要知道,他甚至想,蒙巴頓退役了,想辦法直接讓妻子帶蒙巴頓去珀斯居住。

  蒙巴頓此刻還不知道, 他連退役之後的生活都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在肯尼迪夫婦在巴黎的時候,英國這邊也在注意著美法兩國的動向。一個是支援殖民地獨立的可疑盟友, 已經是從殖民地一步一步淩駕於英國之上的逆子,當然應該得到足夠的關注。

  肯尼迪夫人傑奎琳在法國留學過,有著一口流利的法語, 這讓法國各界好感頓生。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肯尼迪出身愛爾蘭裔的劣勢。

  法國人民和戴高樂總統對她頗有好感。在巴黎的最後一天,肯尼迪在夏樂宮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對記者們說:“我覺得向在座的各位做一下自我介紹並無不當之處。本人是陪同傑奎琳到巴黎來的男士,為此我感到很榮幸。”

  雖然法國各界對肯尼迪夫婦頗多讚譽, 但這什麽都證明不了。政冷經熱的事情又不是沒有,阻礙不了英國外交部的判斷,尤其是艾倫威爾遜還在呢。

  “讓巴黎大使館關注,兩國的公報,什麽熱烈歡迎、什麽夫人路線,都是放屁。”艾倫威爾遜麵對所謂的宣傳話術絲毫不為所動。

  “常務次長,美法聯合公報出來了。”首席私人秘書威克,拿著新鮮出爐的聯合公報內容,交給自己的頂頭上司。

  艾倫威爾遜馬上一目十行的閱讀,看看肯尼迪這一次訪問法國有什麽成果。

  裏麵都是什麽,目前國際局勢中同美法兩國間的關係和同兩國在全世界各地的政策有關的主要問題,研究了兩國對蘇聯陣營的立場和這兩個國家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活動,其中包括對不發達國家的援助以及加強大西洋聯盟的辦法。

  “都是不值一提的東西!”艾倫威爾遜拿著電報評價道,“表示他們確認雙方對柏林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的看法是一致的以外,幾乎沒有一點實質性問題。”

  “戴高樂要美國分享北大西洋公約的領導權問題,沒有。”

  “法國要求美國提供原子技術問題,東南亞問題,非洲問題,特別是阿爾及利亞問題,這些問題美國都沒有給予答複。”

  “可以確定了,肯尼迪訪問法國及他與戴高樂會談的公報表明,美法兩國間的深刻矛盾沒有解決,絕不是法國輿論對傑奎琳的追捧可以掩蓋的。將結論告知外交大臣和首相,這個沒什麽成果的美國總統,馬上就要到倫敦了。”

  拿起來電話告知白廳七十號,艾倫威爾遜把大臣首席私人秘書迪克遜叫過來,讓首相艾登和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得知最新的情況。

  外交部則馬上召開會議,最終拿出來了整個應對肯尼迪夫婦訪問的流程。

  第二天,美國的空軍一號波音VC-137降落在倫敦國際機場。在這架飛機的塗裝上,書寫“美利堅合眾國”的字體與美國獨立宣言字體一致。同時在機頭附近兩側都塗上了美國總統徽記,機尾則噴塗一麵大比例美國國旗。

  肯尼迪攜夫人傑奎琳,從空軍一號走下來,開啟了對英國的正式訪問。

  肯尼迪充滿敬意的和艾登手握在一起,開口道,“尊敬的首相,你在二戰當中的堅持和果敢,被全世界所知曉,今天英國在你的領導下,仍然在世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總統先生過獎了。”艾登麵對這個年齡比自己小上很多的美國總統,禮貌的回應道,“美國對世界的領導作用,是所有國家都能看到的,歡迎總統先生來到倫敦。”

  “雙方的虛偽簡直匪夷所思。”艾倫威爾遜是跟著拉博·巴特勒一起來的,在在場的人當中,他自然是屬於不起眼的那個,沒有被人注意到。

  但身處自由世界當中,他還不能對一老一小兩個虛偽之人評價了?

  不管怎麽說,肯尼迪夫婦對英國的訪問開始了,兩國將會圍繞著英美特殊關係的這個核心,討論一係列的問題,從表麵上來看,還是很其樂融融的。

  在法國沒有進展的肯尼迪,似乎在英國不會再重蹈覆轍,不過他不知道,來之前英國已經把的外交成果分析個明明白白,就等著這位眼中的弱勢總統上門了。

  當務之急,自然是之前剛剛實驗完成的沙皇核彈,蘇聯的這個有史以來威力最強的核彈,確實是一個極具威脅性的武器,尤其是對歐洲而言。

  艾倫威爾遜並不同意這個論斷,“沙皇核彈並不僅僅是歐洲的威脅,如此威力巨大的核彈問世,全世界都感同身受,也包括美國。”

  “艾倫?我聽約瑟夫還有羅伯特提及過你。”肯尼迪並沒因為被打斷而氣惱,溫和的詢問,“美國強大的空軍,不會讓這種核彈靠近美國的。”

  “如果總統閣下當黃石公園不存在的話,是的。”艾倫威爾遜麵無表情的開口道,“黃石公園是美國的薄弱之處,萬一被核彈攻擊而引起地震?當然這隻是一個可能,也許什麽都不會發生,我們都不希望發生點什麽,隻是有這個幾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