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法國變可疑了
作者:青山鐵杉      更新:2022-03-29 05:55      字數:3108
  “快拿過來!”艾倫威爾遜趕緊伸手,接過了文件同時問道,“德國和意大利、對歐洲戰鬥機合作的建議,有回複了沒有?”

  “還沒有,常務次長。”威克直接回答,然後沒聽到下文,就後退著離開了常務次長辦公室。

  “如果法國方麵的消息屬實,這可真是一件大事。”艾倫威爾遜翻閱著文件自言自語。

  自從一九五八年隨著阿解組織規模不斷擴大,阿解高層對形勢作出了過於樂觀的估計,開始放棄遊擊作戰轉而進行正規作戰,但在法軍優勢兵力和裝備麵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也就是那個時候,就有阿爾及利亞抵抗力量潛在兵源見底的報道出現。

  現在法國累計投入兵力一百五十萬,還經過了部分動員。對於經過多年戰爭,人口沒有增長反而下降的阿爾及利亞來說,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應對能力的上限。。

  就算是按照最為樂觀的估計,阿爾及利亞全民反抗的情況下,也隻能和百萬規模的法軍周旋,這已經是遊擊戰存在土壤的最低比例,在戴高樂進行部分動員之後,今天的局勢幾乎是已經注定了。

  阿爾及利亞戰爭如果像是戴高樂政府所說的那樣,真的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那這個結果帶來的潛在未來,就得好好推演一下了。

  阿爾及利亞賬麵麵積接近二百四十萬平方公裏,法國本土麵積五十五萬平方公裏,這就相當於法國有近三百萬平方公裏的直接控製土地。

  同時和他腦海中的曆史不同,獨立成功的阿爾及利亞和法國敵對, 終究是阻礙了法國對法屬非洲的控製, 而阿爾及利亞沒獨立成功,必然讓法國對名義上獨立的法屬非洲控製加強, 加強到什麽程度有待商榷,但加強肯定是正確。

  這樣的法國,就是一個橫跨地中海兩岸,有著三百萬直接領土, 影響力一直延續到非洲內陸的強大國家, 影響力也大大增強。

  不能說是橫跨地中海的羅馬帝國複生吧,複活出來一個西羅馬帝國也很要命。

  到達蒙巴頓元帥的家時,艾倫威爾遜見到了妻子的姐姐帕特裏夏,帕特裏夏是過來看望母親, 兩人見麵互相點頭致意, “父親在書房。”

  “帕特裏夏,感謝。”衝著貨真價實的大姨子致意,艾倫威爾遜也沒客氣,直奔書房, 他相信英國軍隊的三軍專職統帥,也應該得到消息了。

  蒙巴頓打仗可能拿不出手,但做了這麽多年的軍方領導人, 戰略眼光還是具備的。

  統帥一定要會打仗麽?英國戰績最硬的斯利姆, 不就是蒙巴頓提拔起來的元帥麽。

  作為軍方的一號人物,蒙巴頓確實剛剛收到了消息,見到女婿進門就知道來意, 沒等艾倫威爾遜開口直接問道, “你們不是評估, 法國人打不贏這一仗麽?”

  那肯定不是艾倫威爾遜評估的,而是整個白廳以及內閣評估的。

  因為法國在二戰被德國秒殺,在越南也灰頭土臉, 阿爾及利亞打了這麽多年也沒什麽進展, 認為法國遲早灰溜溜的滾出阿爾及利亞, 確實是英國政府內的主流態度。

  “我們也沒想到, 法國人一直堅持到底,寧可進行部分動員也要繼續打下去。”艾倫威爾遜不著痕跡的撇清關係,是有人說法國人贏不了,但肯定不是他。

  再說又不是英國自己這麽認為, 美國也是這麽評估的,參照物也是二戰被德國秒殺,越戰灰頭土臉,覺得法國已經不能算是軍事強國。

  “法國平息了阿爾及利亞的反抗,我們的處境就很艱難了。”蒙巴頓元帥皺眉,“三百萬平方公裏的國土,是英國本土的十倍。”

  “阿爾及利亞的有效土地不到五十萬平方公裏,剩下都是沙漠。當然加上法國本土,有近百萬的使用土地,確實將會極大增強法國的國力。”艾倫威爾遜開口解釋, 其實也沒這麽誇張,隻是這樣解釋, 也是安慰成分居多。

  就拿工業時代最優質的土地所有者美國來說,其國土麵積也不是全部能利用上。一百七十二萬平方公裏的阿拉斯加首先刨除在外。

  光算美國本土,也有大量的土地是無法利用的。同樣蘇聯也存在大量凍土帶。有聲有色的大國和某大國也一樣。

  但就算是如此, 艾倫威爾遜說什麽有效領土,仍然是一種安慰。英法兩國可是殖民國家,算領土不能這麽算, 還要考慮傳統影響力的維持,法國距離非洲又不遠。

  “現在看來馬耳他變得極為重要了。地中海艦隊的實力還要加強。”蒙巴頓不知道聽沒聽進去女婿的解釋,從軍事角度說著應對之策。

  從現在開始,誰再說皇家海軍應該縮小編製,在蒙巴頓這裏就等於是賣國。英國要保證地中海的控製權,現在兩大陣營對立,固然是不會把法國當做敵國,但維持在法國之上的海軍力量是必然的。

  馬耳他位於地中海中心的島嶼,有地中海心髒之稱。同時也是英國在地中海製海權的有力支撐,而這個戰略地位這麽重要的島嶼,自然是從法國人手裏搶的。

  艾倫威爾遜心中了然,如果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戰敗,馬耳他的價值當然還存在,但不一定是非保住不可的地方,但現在的結果是,法國成了橫跨地中海的大國,馬耳他的地位再次凸顯出來了。

  “直布羅陀、馬耳他。塞浦路斯。”蒙巴頓透漏出來的隻言片語,已經在女婿麵前勾勒出來了英國在地中海的布置。

  一個人的錯誤是錯誤,一個群體的錯誤是錯誤麽?當英國政府內部的主流看法是,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堅持最終會失敗,那麽就沒人認為這是一個錯誤。

  不過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勝利,自然不會是法國一家的事,從前英國對廣大殖民地的獨立,可能是盡量爭取,如果事不可為,也不是不能放手。

  現在是必須保存重要殖民地,不然的話,法國控製了這麽近的阿爾及利亞,英國在歐洲以後哪還有立足之地?

  首相艾登,立刻召開了討論非洲局勢的內閣會議,其實主要討論的就是法國的後續影響,而此時此刻,阿爾及利亞的好消息已經傳遍法國。

  在二戰失敗,越南戰爭失敗,在阿爾及利亞,法國終於迎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雖然阿爾及利亞的反抗軍,一部分逃入了沙漠,但阿爾及爾軍方已經表明,有組織的抵抗已經被粉碎,剩下的漏網之魚不會引起大的事端。

  這種情況下,整個法國陷入沸騰之中,不亞於一九四五年法軍解放巴黎。

  “英格麗,你猜猜,我們的男人此時會不會睡不著覺。”海蒂·拉瑪對著鏡子塗抹麵霜,背對著英格麗·褒曼詢問。

  “我怎麽會知道。”英格麗·褒曼雙手別再胸前,這個姿勢反而襯托了其雄厚的實力。

  “他肯定會的,說不定現在就在為這件事忙活。”海蒂·拉瑪對著鏡中的自己相當滿意,也在法國生活了這麽多年,她怎麽會不知道法國人怎麽看待英國。

  這一次的戰果傳來,看看巴黎街頭,有多少人高舉著戴高樂的相片就知道了。

  法國國民議會,戴高樂麵對著國民議會的各黨派確認了戰果的同時,再次強調道,“我說過,將阿爾及利亞吸納到法國的同時,一定會確保當地人的公民權,他們都是光榮的法國公民,享有法國公民的一切權力。也許確實有和法國本土公民不一樣的地方,但我相信,這個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在這種事件中,即使握有一切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外交的優勢,也不要以為暴力與強製能夠成為解決衝突的唯一有效手段,隻以治安的思維來應對族群衝突、國家分裂恐怕是不行的。”

  “未來五年,軍隊將逐步脫離管理範疇返回歐洲,保護法國的繁榮和安定,當然這並非忽視軍隊的重要性,阿爾及利亞的重建和發展,仍然需要軍隊起到正麵作用。”

  戴高樂在法國國民議會的講話,通過電視台,被法國人所知曉,很快傳遍了全世界。

  “蘇聯以及其陣營的國家,猛烈抨擊法國的所謂勝利。”

  “美國暫未表態,不過從特殊渠道,美國也在詢問英國對此事的態度。”

  “至於第三世界方麵,印度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印尼的蘇加諾表示支持。暫時就有些……”

  蘇加諾?艾倫威爾遜再向拉博·巴特勒匯報的時候,看到這個名字,心說你還是顧好你自己吧,還有空對北非表態?

  “這幾天首相也在討論這個問題。”拉博·巴特勒詢問,“艾倫,你長期在海外工作,你覺得英屬東非有發展潛力麽?”

  “基本上沒有!”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回答道,“尤其是尼雷爾已經準備好獨立了,那是托管地,我們沒有理由阻止當地獨立。獨立之後,英屬東非會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