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白騏出長安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2-03-05 10:14      字數:3581
  第五百七十九章:白騏出長安

  秦皇回到長安之後,第一時間就將五大輔臣找來,將白騏的看法說給了眾人聽,聽後眾人對此十分認同,就連素來與白騏不和的李遊和王楓都覺得白騏的考慮很有道理,鄧國實力雄厚,就算在中原擺了幾十萬精銳,但是想要再出動兵馬作戰,咬咬牙拿出十幾萬人還是可以的。

  “陛下,漢中、武關絕不能掉以輕心,鄧國實力強悍,雖然在中原調集了數十萬精銳,但是武關的天寧衛、漢中的天武衛仍按兵不動,一旦我軍進軍中原,這兩地的鄧軍難保不會向我關中腹地發起進攻。”耿躍對秦皇說道。

  “那你等以為該如何布置兩地的防禦,鄧軍實力強悍,特別是漢中的天武衛,當年劍山之戰,就是這一支鄧軍將我大秦二十萬雄師死死拖住,導致巴蜀之戰功敗垂成!”說到劍山之戰,秦皇就恨得咬牙切齒,如果不是因為劍山之戰的落敗,秦國也不會衰落得如此之快。

  “陛下,臣以為漢中與關中有著八百裏秦川天險,隻要我軍能夠扼守住要道險地,區區一個天武衛是絕不可能打進關中的,反觀武關,關中之所以被稱為關中,正是因為有四塞之險,而武關則是西南門戶,武關至長安可守的險地不多,如果鄧軍大舉進攻,我軍想要守住的壓力的確十分之大,所以臣建議將重兵布置在商縣、上雒還有藍田穀等地。”軍中大將嬴淮說道。

  八百裏秦川,是關中和巴蜀之間的天然屏障,自從漢中失守之後,秦川就成了秦國抵禦鄧國最重要的防線之一,加上秦國這麽多年的布置,相比於武關一線的防禦,秦川的危險卻不是那麽大。

  而武關作為關中的西南門戶,但是當年秦漢之戰,白騏率領秦軍大敗漢軍,迫使漢國將駐防在武關的兵馬調走,讓鄧國看到了可乘之機,李秀成率領龍武衛強奪了武關,至此,武關便一直被鄧國握在手裏,秦國也曾幾次三番的有大臣提出收複武關的提議可是鄧國強大的實力讓秦國忌憚,再加上入關之後,秦國便陷入了糧食危機,除了鄧國沒有人能夠救得了秦國,這也讓秦國不敢翻臉,後來兩國結盟伐趙,秦國也就沒了翻臉的想法了。

  而劍山之戰和漢中之戰後,秦國迅速衰落,已經沒有任何實力奪回武關了,所以收複武關一事便不了了之了。

  秦皇想了想,說道:“除去即將出征中原的十萬精銳以外,我大秦還能抽出多少兵馬駐防秦川和商縣等地?”

  派兵駐防是一定的了,但是現在的秦國還能拿出拿出多少兵馬呢?

  王楓在被剝奪了大將軍之位後,秦國的主要軍權就落到了耿躍的手中,問到能有多少兵馬可以動用,耿躍就最清楚了。

  耿躍想了想,回道:“回陛下,在武安君率領十萬精銳出征中原後,我大秦還有十三萬精銳,但是西涼之地乃是我大秦龍興之地,況且羌人之亂近年來雖然漸漸平息,但是也一直此起彼伏,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五萬精銳鎮守西涼之地方可,如此一來,我軍還能動用的兵馬就隻剩下八萬了。”

  “八萬嗎?”秦皇低吟道,八萬看似很多,但是相比於鄧趙動則數十萬的兵馬來說,就顯得很微不足道了,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秦國的衰落有多嚴重了。

  “那耿將軍覺得,我軍該如何布置方能萬無一失呢?”秦皇向耿躍問道。

  耿躍仔細想了想,說道:“陛下,秦川一線,坐擁諸多險要,隻需要少量兵馬扼守險地,便可萬無一失,臣以為隻需三萬精銳便可,而武關至長安一線,並無地利可言,我軍唯有扼守城池方可禦敵,我軍可將剩下的五萬精銳分別駐守商縣、上雒、藍田穀等地。”

  “好,王楓將軍何在!”秦皇點了點頭,然後向王楓說道。

  “臣王楓在此!”王楓拱手應道。

  “朕命你統帥兩萬精銳前去秦川布防,謹守秦川防線,切莫讓鄧軍有機可乘!”秦皇說道。

  “喏!”王楓應道。

  “沈知、張廷均、袁不破聽令!”秦皇繼續說道。

  “臣沈知(張廷均、袁不破)在此!”秦國大將沈知、張廷均、袁不破出列應道。

  “命沈知統帥一萬精銳駐防藍田穀、張廷均統帥兩萬精銳駐防上雒、袁不破統帥兩萬精銳駐防商縣,三地相互呼應,共禦武關鄧軍!”秦皇說道。

  “喏!”沈知三人應道。

  “啟稟陛下,武安君在宮外求見!”這時,有侍衛進殿說道。

  “哦!武安君來了,快宣!”秦皇得知白騏到來,十分高興,他在和白騏分開之後,便先行一步,返回安排兵馬前去秦川、武關駐防,本以為白騏要過幾天才回到,可沒想到自己才回來不到一日的時間,白騏便到了長安了。

  而聞聽白騏的到來,朝堂上的眾人皆神情各異,白辰為首的曾經的白騏麾下的將領則是十分的高興,李遊、王楓等曾經的政敵則是臉色十分難看,而耿躍、嬴淮、百裏進等人卻是十分平靜,他們和白騏之間並沒有什麽矛盾,所以對於白騏重返朝堂並沒有什麽不滿的地方,況且現在的秦國正是用人之際,急需白騏這樣的頂尖統帥出來統籌大局,因此他們對於白騏的複出反而有些樂見其成。

  一刻鍾之後,白騏身穿朝服,昂首挺胸的踏著虎步走進太阿殿,臉上帶著微微笑意,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臣白騏拜見陛下,願陛下萬壽無疆!”白騏來到殿下,單膝跪倒在地,拱手向秦皇行禮道。

  “不必多禮,快快請起!”秦皇連忙說道。

  “謝陛下!”白騏起身後謝道。

  “武安君,朕本以為你要過幾日才會到長安,沒想到朕剛回到長安,你後腳就到了,可見你雖隱居在外,卻仍心係社稷,朕心甚慰!”秦皇笑著說道。

  “陛下謬讚了,中原戰局訊息萬變,臣既然答應陛下擔任大軍統帥,當早日回到長安統籌大局,自是不敢多做耽擱。”白騏謙遜道,經曆了劍山之敗和下野之後,白騏的性情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和從前那般咄咄逼人了。

  秦皇見白騏如此態度,心中十分高興,其實在去請白騏之前,秦皇的內心也是十分的忐忑,他在登基之前,就曾多次聽他的父親說過,白騏此人恃才傲物,桀驁難馴,而他的父親在臨終之前,雖然給他留下了旨意,說必要的時候可以啟用白騏,但是也曾告誡過他,如果沒有能夠駕馭白騏的能力,對於啟用白騏要慎之又慎,因此就算白騏已經答應自己出山,其實秦皇的心裏也是一直在打鼓,他生怕白騏給自己難堪。

  “好!”秦皇高興道:“武安君,朕現在就認命你為東征大元帥,統帥十萬精銳進軍中原,另外,朕也依照武安君的建議,另派王楓將軍統率兩萬精銳前去秦川布防,沈知、張廷均、袁不破三位將軍前去駐守商縣、上雒、藍田穀等地,不知武安君還有什麽要求,盡可直說,隻要朕能夠滿足的,定會滿足武安君。”

  “謝陛下信任,陛下的安排非常好,隻是此次進軍中原,我軍將要麵對的是由嶽飛統帥的鄧軍,鄧軍之中名將如雲,如果單憑臣一人之力,恐怕難以取勝,臣希望能夠從朝中挑選幾員大將隨臣一同前往。”白騏說道。

  秦皇點了點頭,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白騏提出這樣的要求也是情理之中,於是說道:“那是自然的,朝中一眾將領,任由武安君挑選的。”

  “臣希望由耿躍將軍擔任副將,白辰、舍裏圖、蒙栗、蒙統、邢琮、李進等人進入東征大軍之中,還請陛下恩準。”白騏將需要的大將都說了出來,這些都是秦國明麵上最強的將領了。

  秦皇也沒有遲疑,直接大手一揮,說道:“自無不可,朕準了!”

  “謝陛下隆恩!”白騏拜道。

  散朝之後,白騏並沒有回府,而是拉著一眾大將去了城外的大營,接手了城外的十萬大軍。

  來到中軍大帳,白騏直接問道:“耿躍將軍,本將隱居鹹陽多時,對於中原的局勢不甚了解,還請耿將軍能夠給本將講解一番。”

  “喏!”耿躍說道:“在半個月之前,鄧趙之間在下邳郡爆發了大戰,鄧軍大勝,趙軍十數萬精銳全軍覆沒,加上先前沛郡之敗,趙軍南下的兵馬便折損了近半,戰前的兵力優勢已經是蕩然無存了,現在趙軍的主力大軍分別駐紮在東郡和梁郡的蒙縣,不過趙軍在下邳、彭城等地的糧草儲備已經落到了鄧軍之手。”

  白騏沉思了一番後,說道:“看來趙軍的形勢十分危急,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那不知元帥接下來有何打算呢?”耿躍小心的問道。

  白騏深吸了一口氣,說道:“諸位將軍,本將需要你們明白,現在無論是鄧國還是趙國,論實力並不是我大秦可以比擬的,因此以我大秦的實力,就算進入了中原和趙軍合力,想要擊敗鄧軍也是不可能的,故而我軍這一次的目的就是和趙軍聯手遏製住鄧軍的攻勢,維持住中原當前的局勢,隻有這樣,趙國才會心甘情願的與我大秦結盟。”

  眾人聞言,連連點頭,以現在的形勢而言,就算秦軍入局,想要戰勝鄧軍也是十分困難的,退一萬步說,就算秦軍和趙軍合力戰勝了鄧軍,收回了中原失地,重奪中原的趙國下一個的目標就是秦國了,沒辦法,誰讓秦國是三國裏麵最弱的,所以維持住中原當前的局勢對秦國來說才是最有利的,要讓趙國明白,鄧國實力雄厚,非兩國合力不可戰勝,兩國共抗強鄧,方有一線生機。

  “傳令三軍準備,三日之後,我軍啟程東進中原,這一次,我們定要打出大秦的雄風來!”白騏眼神堅定的說道,直接下令三日之後便出兵。

  “喏!”眾人齊聲應道。

  三日之後,也就是乾元二十八年,六月初四,白騏在辭別了秦皇之後,統帥十萬精銳大軍離開長安,開拔東進,往河南郡而去,過了河南郡的原武城,便是鄧趙的主戰場,而且原武城距離鄧軍酸棗大營不足百裏,很明顯,白騏這一次就是直奔鄧軍主力大營酸棗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