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計算穀城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2-03-05 10:14      字數:3365
  第五百六十章:計算穀城

  乾元二十八年,三月初五日,慕容恪於穀城外利用樂雲之死,激起樂氏兄弟心中悲恨,誘敵深入,於山丘兩旁設伏,大破趙軍,斬首兩萬餘人,俘虜三萬人,斬殺趙軍大將樂鬆、常烽、宋戎,趙軍主將樂庭與陳憑率領萬餘殘兵倉皇北逃。

  清剿完趙軍的散兵遊勇之後,張遼便回到主營複命,慕容恪得知此戰大勝,樂庭僅率萬餘殘兵倉皇而逃之後,大喜過望,趙軍在沛郡布置的兵馬有十萬之眾,而在穀城內有三萬人,這一次樂庭帶著七萬精銳而來,被消滅了五萬餘,也就是說隻要將穀城的趙軍擊敗,單憑樂庭手裏這點兵馬,根本不可能阻攔鄧軍奪取沛郡。

  “張將軍此戰大勝,一舉奠定了沛郡的戰局,為我軍占得先機,大將軍知道後定會十分高興,日後淩霄閣之中,定會有張將軍的一席之地。”慕容恪笑著對張遼說道。

  麵對慕容恪的誇讚,張遼謙遜的回道:“此戰全賴將士們用命,以及慕容將軍妙計,方能功成,張遼不敢居功,隻可惜讓樂庭給跑了,最終未能盡全功,實在可惜。”

  聽到這裏,慕容恪苦笑的搖了搖頭,說道:“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還是低估了樂庭,如果不是突然冒出一個樂鬆,恐怕今日也隻是功虧一簣。”

  張遼回營之後,細說了當時的情況,慕容恪心裏也暗歎一句運氣真好,一開始樂庭並沒有因為李存孝的挑釁而失去理智,如果不是突然冒出一個樂鬆,恐怕鄧軍想要取勝根本不可能,更別說能夠取得如此大勝了,至於跑了樂庭,也隻能感歎樂庭命不該絕了。

  “兩位將軍無需感慨,此戰趙軍精銳盡喪,除卻穀城淩桉的三萬兵馬之外,單憑樂庭手裏的殘兵根本不會是我軍的對手,拿下沛郡也隻是時日問題而已。”見兩人相互感歎,長孫無忌出言安慰道,無論如何,這一戰,鄧軍也是大獲全勝,雖說跑了一個樂庭,但是此時勝局已定,一個樂庭根本無力回天。

  “長孫軍師說得對,區區一個樂庭根本不足為慮,今日大勝,當犒賞三軍,傳本將軍令,今夜大宴三軍,慶賀大勝!”長孫無忌這麽一說,慕容恪也就釋懷了,當即下令犒賞三軍。

  正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與鄧軍這邊的歡天喜地,樂庭這邊可謂是愁雲慘淡了。

  從山道中殺出之後,樂庭和陳憑得到山外的大軍接應,成功突出重圍,率領殘兵一路北撤,直到到了安全的地方才停了下來,停下之後,樂庭便讓人去清點損失,出征前浩浩蕩蕩的七萬精銳,如今隻剩這萬餘人,樂庭頓時哀莫大於心死。

  隻剩這點兵馬,想要守住偌大一個沛郡,無疑是非常困難,樂庭臉帶絕望的對陳憑說道:“悔不聽叔父之言,此戰慘敗,不但折損了五萬多兵馬,就連鬆弟、常烽、宋戎都折在了穀城,我有何臉麵去見大將軍啊,我還不如一死謝罪呢!”說罷,便拿起手中的佩劍橫在脖子上,正欲揮劍自刎,可這個時候陳憑眼疾手快的將其攔下。

  陳憑對樂庭說道:“賢侄何至於此啊?正所謂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雖說此戰敗了,但是我軍也並非沒有回旋的餘地,如何做著女兒狀呢?”說罷,便將樂庭手中的長劍奪了下來。

  “叔父莫要安慰我了,大將軍交給我的十萬大軍至今已經折損大半,我拿什麽和鄧軍抗衡呢?”樂庭慘笑的搖了搖頭說道,想當初他從李如秉手中接過十萬精銳,坐鎮沛郡,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可現在十萬精銳折損過半,而他卻去喪家之犬的從穀城敗逃。

  “賢侄,你可是我大趙在沛郡的統帥,全軍將士都以你馬首是瞻,如果賢侄都喪失了鬥誌,你讓將士們如何有勇氣再與鄧軍抗衡呢?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賢侄才是真正的沒有臉麵去見大將軍,日後更沒有麵目去見九泉之下的樂雲將軍!”陳憑怒其不爭的說道。

  陳憑的話,猶如當頭棒喝,一下子將樂庭喝醒,說道:“是啊!本將還沒有完全失敗,本將手裏還有數萬精銳,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沒錯,隻要整合沛郡的兵馬,我們又可以聚起數萬精銳,憑借城池之利,與鄧軍周旋完全沒問題的,隻要能夠將鄧軍的攻勢遏製住,待其餘戰場取勝後,沛郡的歸屬還尚未可知呢?”陳憑點了點頭說道。

  “多謝叔父,如果沒有叔父,我恐怕真的一死以謝天下了,隻不過現在我軍已經全麵落於下風了,叔父昔日追隨趙信大將軍征戰沙場,見識定然比我廣,不知叔父有何見解呢?”樂庭對陳憑說道。

  陳憑心裏仔細的分析了一遍當前的形勢,想了想說道:“以我軍現有的兵力,肯定擋不住鄧軍的,為今之計隻有將沛郡各地的兵馬聚集在一起,隻要整合了沛郡的兵馬,我軍便可以聚起三萬大軍,隻不過各地的兵馬都隻是一些地方守軍,戰力堪憂,所以我們應當想辦法將穀城的三萬精銳撤出來,穀城內的兵馬都是我軍征戰多年的百戰精銳,如果能夠成功撤出,合兵一處,縱然不能擊敗鄧軍,也當能夠將其擋住。”

  樂庭聞言,深以為然,說道:“沒錯,不過穀城被鄧軍圍困,想要撤出來也不是那麽容易,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不過穀城內的糧草輜重都還算充沛,維持數月時間不成問題,我們還有時間謀劃,我打算先將大軍帶回竹邑,不知叔父以為如何?”

  “理當如此,我軍經此一敗,穀城已無力回天了,當馬上撤回竹邑,再將各地的兵馬聚集在一起。”陳憑點了點頭說道,認可了樂庭的想法。

  歇息了一個時辰之後,樂庭唯恐鄧軍前來追擊,於是連忙率軍往竹邑而去。

  次日,一夜歡騰之後的鄧軍諸將再一次聚集在了中軍大帳中。

  “昨日一戰,我軍大敗趙軍,為奪取沛郡占得先機,可是想要成功奪取沛郡也不是那麽容易,最起碼眼前的穀城,和城內的三萬趙軍就是最大的絆腳石,今日本將召集諸位前來就是商議一下,如何拿下穀城。”慕容恪對著眾人說道。

  “慕容大將軍,樂庭經此一戰,麾下精銳損失殆盡,如果他想要繼續和我軍抗衡,就必須要保住穀城的三萬兵馬,所以屬下以為,穀城的趙軍必不會久留,定會想辦法突圍,與樂庭大軍回合的。”法正出列說道。

  “法軍師所言甚是!”長孫無忌也出列附和法正的看法,說道:“樂庭手裏隻剩下萬餘精銳,就算他將沛郡各城的守軍聚集在一起,也不會太多,而且這樣的兵馬,根本不會是我軍的對手,所以穀城內的三萬精銳就是樂庭最後的倚仗,隻要將這支兵馬剿滅,樂庭便再也沒有回天之力了。”

  “可是想要剿滅穀城內的三萬趙軍又談何容易呢?雖然我軍的兵馬是趙軍的三倍以上,可是如果趙軍死守不出,沒有數月的功夫。很難成功,而且縱然成功破城,我軍的損失也是難以估量的。”慕容恪歎了一口氣說道。

  所有人都知道要將穀城內的三萬趙軍剿滅,可是真正要做到又豈是那麽容易的呢?以鄧軍現在的實力,縱然能夠做到,所需要的時間也是很長的,而且最後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慕容將軍,也不是沒有辦法的!”這時,坐在一旁的張遼說道,雖然嶽飛欽點慕容恪為主將,但是張遼在軍中的地位和慕容恪平起平坐,很難真正的讓張遼完全的屈居慕容恪之下的,而慕容恪為了表示自己對張遼和神策衛的尊重,每一次議事都會將張遼的位置安排在自己的旁邊。

  張遼說道:“如果趙軍死守不出,我們當然是拿穀城沒有辦法了,可如果趙軍自己出來了呢?”

  “還請張將軍仔細說來!”慕容恪聞言,眼前一亮。

  張遼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現在的形勢已經很明朗了,為了繼續與我軍周旋,樂庭定會召回穀城的兵馬的,穀城的趙軍也會尋求機會突圍,可如果我軍將穀城團團圍困的話,淩桉尋不到機會肯定會按兵不動的,而穀城內也定然囤積了大批的糧草輜重,短時間內趙軍也不會出現後勤問題,如果僵持下去,恐怕其餘地方的趙軍早就趕到支援了,所以我們應該放趙軍突圍,然後在野外對其圍剿,如此一來,就算不能全殲,也能剿滅大半,剩下的殘兵敗將,縱然回到樂庭身邊也不足為慮。”

  眾人聞言,頓時豁然開朗,一開始他們都走進了死胡同,一門心思的想要將穀城的趙軍全部剿滅,可是被張遼一說,也想明白了,他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捉緊時間,如果在穀城僵持時間過長,其他地方的趙軍定會趕來支援,介時剛剛奠定的優勢又會喪失殆盡,既然如此,還不如將穀城的趙軍放出來,然後在野外圍堵,就算有一部分趙軍能夠成功突圍,那也隻不過是少數,不足為慮,而一旦穀城到手,整個竹邑以南就會落入鄧軍之手,沛南大局已定。

  “好,就依張將軍所言,主動將趙軍放出,不過淩桉也不是庸人,如果做得太明顯恐怕會適得其反,所以定要尋求一個適合的時機才行,具體何時,本將還需要細細斟酌,而在本將還沒有決斷之前,我軍還需要繼續對穀城進行圍困,不過在此之前,需要先將樂庭被我軍擊敗的消息傳出去,讓城內的趙軍知道,也能騷亂趙軍的軍心,如果能夠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最好了。”慕容恪說道。

  “喏!”眾人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