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秦王的小心思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2-03-05 10:13      字數:3205
  第五百二十八章:秦王的小心思

  陳留郡,陳留城,鄧軍大營,中軍大帳,嶽飛拿著慕容恪、張遼二人送來的戰報仔細翻閱,然後對一旁鷹揚衛軍師荀攸,神武衛軍師魯蒙,問道:“荀軍師、魯軍師,靈蛇衛慕容恪、神策衛張遼已經接連攻破向縣、虹縣、龍亢、洨縣等地,現已兵臨穀陽城,然穀陽城內有趙軍大將淩桉及其麾下三萬精銳駐守,靈蛇衛、神策衛合力一連發起了幾次攻勢皆無功而返,遂派人詢問本將意見,不知兩位軍師有何建議呢?”

  “大將軍!”荀攸回道:“趙軍大將淩桉雖然名聲不顯,然其能夠果斷放棄向縣、虹縣、龍亢、洨縣,全力駐防穀陽阻攔我軍北上,足見其魄力不凡,如今淩桉手裏有三萬精銳,我軍想要拿下穀陽城極其困難,況且如今距離入冬已經不足兩月了,此時掀起大戰實屬不智,因此屬下以為,可命靈蛇衛、神策衛整合向縣、虹縣、龍亢、洨縣作為我軍在沛郡的據點與趙軍對峙,尋找良機,待來年開春之後再動兵為好。”

  嶽飛點了點頭,說道:“荀軍師之言,正是慕容恪、張遼二人的想法,原本本將給他們的任務是北上沛郡試探趙軍虛實,事不可為時當果斷退回九江郡,然如今我軍已經占據了沛南四縣之地,慕容恪、張遼二人皆認為我軍不應該如此輕易的放棄到手的城池,況且他們在戰報裏說了,占據沛南四縣,能夠將戰火遠離我大鄧本土,這對我軍十分有利。”

  “慕容將軍、張將軍不愧是國之良將啊,九江郡承平已久,百姓們好不容易才過上幾年安生日子,實在不宜再燃戰火,能夠讓戰火遠離我大鄧本土是再好不過了。”一旁的魯蒙也說道,對於慕容恪、張遼二人的想法,他是表示讚同的。

  嶽飛想了想,說道:“既然兩位軍師都認為此舉有利於我軍,那就這麽辦吧,對了,我軍北上之後,趙軍方麵有什麽動靜沒有?”既然慕容恪、張遼二人的想法是正確的,嶽飛也就沒有理由不同意了,不過嶽飛更想知道,靈蛇衛、神策衛北上,連取沛南四縣之地,趙軍方麵有沒有什麽動靜。

  荀攸搖了搖頭,說道:“回大將軍,趙軍並沒有異動,李如秉仍舊留在濮陽城,而各地的趙軍也沒有任何調動的跡象,而濟陰郡、沛郡方麵,除了原本駐防竹邑的淩桉領兵進駐穀陽之外,樂庭及其麾下兵馬仍停留杼秋按兵不動。”

  “李如秉的耐性很不錯嘛。”嶽飛感歎道:“看來李如秉也不想這麽早就開戰,如此一來,待明年開春之後,定會是一場曠世大戰了。”

  “大將軍,我軍和趙軍百萬精銳聚集中原,當然不可能隻是為了震懾的,這一場大戰早就注定了,此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了,況且,我們等待了這麽多年,不就是為了這一戰嗎?隻要勝出此戰,天下唾手可得。”魯蒙說道。

  “是啊,等待了這麽多年,終於等來了這一戰,想我嶽飛,當年初投大鄧之時,大鄧還隻是一個須臾小國,在漢、魏、吳等強國的淫威之下勉強度日,可三十載過去了,昔日高高在上的諸國大多都不複存在了,唯獨我大鄧蒸蒸日上,這天下,非大鄧不可安定,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必須勝出此戰,早日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嶽飛堅定的說道。

  回想過往,嶽飛頗有感慨,想當初他與鄧昇、與鄧國初相遇之時,自己隻不過是一個鬱鬱不得誌的年輕將領,鄧昇隻不過年不過弱冠的少年君王,鄧國也隻不過是一個在生死邊緣掙紮的須臾小國,三十載過去,嶽飛和鄧國都站在了高處,距離到達頂峰也隻不過是一步之遙而已。

  八月、九月,正值秋季,秋高氣爽,原本正是大動幹戈的大好時機,但是無論是鄧軍還是趙軍都按兵不動,默默地等待良機,可是天下人都清楚,無論是鄧國還是趙國都已經完成了最後的備戰了,隻待來年開春便可以一決生死。

  關中,長安,太阿殿偏殿,新任秦王嬴莊正身穿黑色王袍,高坐王座之上,坐在下麵的分別是秦國的五大輔政大臣,丞相李遊、禦史大夫百裏進、大將軍耿躍、車騎將軍王楓、驃騎將軍嬴淮。

  “諸卿,鄧趙決戰中原,無暇他顧,然我大秦經過些許日子的休養,實力也有所恢複,不知可否在鄧趙酣戰之時,伺機而動呢?”嬴莊向眾人問道。

  老秦王嬴槐病逝之後,再加上漢中、南上黨先後失利,秦國國勢已經衰弱到了極點,但是在嬴莊繼位之後,在一眾大臣的擁護之下,迅速的穩定了關中的局勢,並且趁著鄧趙備戰中原,無暇他顧之際,默默地恢複實力,雖然不能與鼎盛之時相比,但是實力也是有所回升,因此不甘寂寞的秦王也想在這一次大戰中,有所作為。

  “大王,我大秦經過蜀中、漢中、上黨數次失利之後,國內精銳損失慘重,如今雖然有所恢複,但是新招募的兵馬皆是新兵,不堪大用,鄧趙百萬精銳聚集中原,此戰定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曠世大戰,如果我大秦貿然介入,恐怕無論是鄧國還是趙國都會為了保證大戰的順利進行,先行解決我大秦,介時我大秦將麵臨鄧趙的兩麵夾攻,以我大秦如今的實力,實在難以抵擋,因此,臣不建議介入鄧趙之間的大戰。”李遊搖了搖頭,說道。

  麵對嬴莊的發問,李遊斷然拒絕,開什麽玩笑,現在的秦國雖然實力有所恢複,但是也隻不過是讓傷口小了一些而已,根本達不到蜀中之戰前的鼎盛,甚至可以說,秦國能不能恢複到蜀中之戰前的實力也是一個未知之數,現在居然還想介入鄧趙之間的曠世大戰,真當鄧趙好脾氣嗎?信不信隻要秦國敢動,鄧趙絕對會達成默契,先將試圖攪局的秦國給滅了,所以現在秦國最好的做法就是坐山觀虎鬥,最好鄧趙兩國打得兩敗俱傷,死傷枕籍,這樣的結果對秦國來說才是最理想的。

  “是啊,大王。”百裏進也說道:“無論是鄧國還是趙國都不是現在的大秦可以比擬的,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趁著鄧趙大戰,無暇他顧,盡可能的恢複實力,隻要鄧趙在中原兩敗俱傷之後,那我大秦再次崛起的機會就來了,還請大王不要過於衝動。”

  嬴莊一聽,頓時泄氣了,李遊和百裏進都反對,而看耿躍、王楓、嬴淮幾人的態度,恐怕也不會同意出兵的,其實嬴莊也清楚現在不是出兵的良機,可是嬴莊有著自己的小心思,自己雖然貴為秦王,但是威望不高,當初老秦王賓天的時候,就是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才會安排五大輔政大臣輔助嬴莊,但是嬴莊畢竟是秦王,又怎麽會甘心頭上存在五座大山呢?所以嬴莊急需擺脫五大輔臣的鉗製。

  想要擺脫五大輔臣的鉗製有兩個辦法,一就是直接將五大輔臣給殺了,一勞永逸,以後就不用煩了,可是嬴莊不傻,五大輔臣都是秦國碩果僅存的名臣良將,在國中威望極高,如果嬴莊真的痛下殺手,恐怕還沒有動手就被五大輔臣給廢了。

  既然不能殺,那就隻有第二條路了,那就是樹立起自己的威望,讓秦國臣民都擁戴自己這個大王,這樣五大輔臣的作用就越來越小了,而樹立威望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收複失地。

  秦國在短短兩年之間,先後丟了漢中郡、南上黨、河內郡兩個半郡的地盤,損失了幾十萬精銳,這在所有秦人心中無疑就是一道陰霾,隻要自己能夠從鄧趙手中奪回失地,哪怕隻是一個郡亦或者是幾個縣也足夠了,以往是沒有機會,但是現在鄧趙決戰中原,國中大部分精銳都聚集中原,一旦開戰,根本無暇顧及秦國,秦國大可以渾水摸魚,趁機拿回一些失地的,收回部分失地之後,嬴莊這個秦王就在秦人心中有了地位,也有了和五大輔臣分庭抗禮的實力了。

  可是事與願違,五大輔臣似乎在同一時間連成一線,反對嬴莊出兵,這讓嬴莊的計劃胎死腹中,畢竟沒有五大輔臣的同意,就算是貴為秦王的嬴莊,為沒有辦法調動秦國的一兵一卒的。

  “既然諸卿都認為現在不是動兵的良機,那就此作罷吧,寡人乏了,諸卿退下吧。”既然無法輔臣都不同意出兵,那嬴莊也沒有任何辦法了,隻好結束這一次議事。

  結束了議事,嬴莊意興闌珊的回到寢宮,想起太阿殿偏殿上的種種,嬴莊實在是心有不甘,突然看到自己的父王留下的一道旨意,這是老秦王特意留給嬴莊的,隻要憑借這份旨意,嬴莊就可以請秦國第一名將白騏出山,在那麽一瞬間,嬴莊有想過拿著這道旨意去找白騏的,可是很快就打消的念頭,老秦王臨終前說過,隻有當嬴莊有能力駕馭白騏才可以動用這份旨意,可是現在的嬴莊連五大輔臣都沒有辦法擺平,又哪來的實力駕馭桀驁不馴的白騏呢?

  “心中有誌不能伸的感覺真的太不好了!”嬴莊屏退左右,癱坐在榻上,搖著頭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