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秦國的困境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1-10-22 09:42      字數:3358
  第五百零八章:秦國的困境

  乾元二十四年,三月,隨著鄧國援軍逐漸抵達劍山一線,秦軍無奈隻能選擇退兵,此戰,秦軍折損十萬人,鄧軍折損四萬餘人,不過這個數字對於鄧國來說隻是一個小問題,可是對於秦國而言則是傷筋動骨了,短短幾個月,秦國的軍事力量就削弱了四分之一。

  而作為秦軍的統帥,白騏擔負起了絕大部分的責任,畢竟這一場戰爭是白騏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和手中的軍權而發動的,既然失敗了,那就得接受失敗所帶來的後果,白騏一回到長安就被秦王解除的軍權,並且太尉的職位也被拿掉了,隻剩下一個武安君的封號,畢竟白騏也是為秦國立下了赫赫功勳,不可能一擼到底的,不過從秦國的動作看來,如無意外,白騏恐怕再也沒有複起的機會了。

  乾元二十四年,四月,秦軍敗退巴蜀,損兵折將十萬人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天下,而近幾年接連在鄧國和秦國身上吃虧的趙國心思就活躍起來了。

  乾元二十四年,四月十八日,趙國大將軍李如秉率領八萬大軍突襲長子城,秦軍猝不及防,長子城破,趙軍一路南下,兵鋒直逼黃河一線。

  乾元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秦國新任大將軍王楓率領十萬大軍支援南上黨,四月二十八日,秦趙兩軍於泫氏城展開激戰。

  乾元二十四年,五月初三日,趙軍久攻不下的情況下,佯裝退兵,誘敵深入,王楓新上任大將軍,根基不穩,威望不足,急需戰功穩固地位,不顧手下勸阻,帶兵追擊,李如秉於長平亭設伏,大敗秦軍,斬首五萬餘人,秦將司馬恭為掩護主力撤退,率萬餘兵馬血戰趙軍,最終以身殉國,王楓率三萬殘兵退守泫氏城,並且上書長安請求支援。

  長安城,太阿殿中,秦國群臣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王楓兵敗長平亭,使得趙軍在南上黨一線處於絕對的劣勢,而王楓在與李如秉的交手中,處處挨打,事實證明了,秦國新任的大將軍王楓不是李如秉的對手,而這個時候,複起白騏成為了爭論的主題。

  主張複起白騏的以大將白辰為主,白辰雖然不為秦王所喜,但是在白騏被撤職之後,白辰就成了白氏一族在朝中、軍中的扛鼎人物了,所以秦王並沒有對白辰怎麽樣,不過實權已經沒有了,隻剩下閑職,再加上因為白騏的緣故,和王楓為首的軍中老將不和,在軍中處處受到排擠,所以在看到王楓慘敗長平亭的時候,白騏有了複起的希望,白辰便開始拉攏朝中重臣,為白騏造勢。

  有支持白騏複起的人,就有反對白騏複起的人,而反對白騏複起的以丞相李遊為首,不過所有人都清楚,丞相李遊是秦王在朝堂上的傳聲筒,李遊反對就意味著秦王也不希望看到白騏複起。

  “大王,王大將軍慘敗長平亭,七萬精銳命喪長平亭,臣不是貶低王大將軍。但是從此戰看來,在麵對李如秉這樣的名將,王大將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如今南上黨已失大半,為了扭轉敗局,臣提議重新啟用武安君白騏,領兵迎戰趙軍!”太阿殿上,受到白辰委托的秦國上大夫呂常向秦王進言道。

  秦王還沒有說話,李遊便說道:“大王,呂大夫所言臣不敢苟同,武安君在巴蜀損兵折將,長安城內的白布還沒有完全散去,如果此時啟用武安君,恐長安百姓不滿,另外誠然,正麵交鋒王大將軍或許不是李如秉的對手,但是一旦我軍嚴防死守之下,趙軍不會有任何機會的,況且王大將軍是大王親自任命的大將軍,當適當的給予支持,所以臣以為當務之急朝廷應該派遣援軍增援泫氏城。”

  “大王!”李遊在朝堂上有很高的威望,他一出聲,就會有不少的朝臣支持的,所以呂常、白辰等人便開始急了。

  “好了,不必多言,李相說得對,現在還不是啟用武安君的時候,況且南上黨戰局還沒有徹底的敗壞,我們應該信任前線的將士,陣前易帥於戰事不利,現在還是想想從哪裏抽調兵馬增援泫氏城為好。”秦王最後一錘定音的說道。

  白辰還想爭取一下,但是呂常對他搖了搖頭,示意白辰不要再說話了,白辰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現在明顯是秦王不想用白騏,自己這些人說得太多也沒有用,隻能等到南上黨戰局進一步惡化的或許就是白騏複起的時機了。

  禦書房中,秦王將李遊、百裏進這些心腹大臣都召了過來,王楓長平亭兵敗,給了秦王很大的壓力,如果再敗的話,就算秦王再不情願也得啟用白騏了,畢竟不能拿江山社稷開玩笑啊。

  “李相,王楓那邊到底有沒有把握?朝中的壓力逐漸增大了,如果王楓還不能擋住趙軍的攻勢,寡人就不得不啟用白騏了。”秦王向李遊問道。

  李遊也是很無奈啊,他們好不容易的才將軍權從白騏手中拿回來,是不可能這麽輕易的再還給白騏的,可是王楓實在是一個豬隊友,麵對李如秉這樣的對手,居然還敢追擊,真不知道他是藝高人膽大還是找死的節奏,最後的事情也很好的證明了,王楓並不適合坐在主將的位置上,但是在不用白騏的情況之下,王楓已經是秦王最好的選擇了。

  “大王,盡管長平亭一戰慘敗,但是我軍還有三萬精銳,隻要死守城池,擋住趙軍完全沒有問題的,隻不過想要反敗為勝就有些困難了。”李遊說道。

  “唉……”秦王歎了一口氣,說道:“蒙大將軍走後,偌大一個大秦居然連一個能為寡人分憂的人都沒有。”此情此景,秦王想起了已經逝世的蒙戰,盡管蒙戰並不是秦國打仗最厲害的,但是卻是讓秦王最省心的,蒙戰能力出眾,又從不居功自傲,對待軍中同僚以及朝臣都是恭遜有禮,得到了朝野內外的稱讚,單單這一點就不是白騏能夠比擬的,雖然白騏很有可能是秦國百年來最厲害的大將,但是他的性格注定他不會令人放心的。

  “大王,隻要王楓將軍堅守不出,前線暫時不會出什麽問題,但是我軍剛逢大敗,軍中士氣低落,又處於敵眾我寡的形勢,臣以為當以最快的速度發援兵增援泫氏城,以免戰局進一步的惡化。”百裏進這個時候說道。

  長平亭一戰後,秦國在南上黨的兵力隻剩下三萬人了,而所麵對的對手則是趙國名將李如秉和八萬趙國的虎狼之師,正常情況下,以秦軍的實力,三萬人駐守城池,八萬趙軍絕無破城的可能的,但是現在秦軍遭逢大敗,軍心動蕩,士氣低落,已然處於一個奔潰的邊緣了,如果不能夠及時派兵增援,很容易就會被趙軍擊潰。

  “李相,不知我大秦還能派出多少援軍?”秦王問道,這半年來,秦國可謂是多災多難,先是巴蜀一戰折損了十萬精銳,現在又在長平亭損失了七萬人,而且軍中大將也死了好幾個,可以說,秦國遭遇了百年來最大的困境了,要知道在進攻巴蜀之前,秦國上上下下所有的兵力加起來也隻不過是號稱擁兵四十萬,現在一下子就打掉了將近一半人了,在西涼、北地這些邊陲要地需要重兵駐守之外,秦國能夠湊出來的兵馬十分有限了。

  李遊心裏仔細的盤算了一番,然後說道:“回大王,巴蜀、長平亭兩戰後,我大秦的兵馬折損嚴重,如今國內能用的兵馬隻剩下二十幾萬了,而西涼、北地的兵馬絕不能動,不然草原胡人和羌人就會有所異動的,這就少了十萬人了,另外漢中郡還有五萬人,可是白騏燒毀葭萌關,導致鄧國在葭萌關廢墟上駐紮了十萬精銳,對白水關以及漢中郡虎視眈眈,不可輕視,所以漢中郡的兵馬也不能動,如此一來,除卻已經在泫氏城的三萬兵馬外,我大秦最多還能動用五萬兵馬,而這五萬大軍盡皆在長安四周,隻要大王一聲令下,不出三日便可馳援泫氏城。”

  “還是底蘊太薄了!”秦王感歎一聲,秦國的地盤實在是太小了,西涼就不用說了,鼎盛時期也不過兩百萬人,而秦國在西涼的時候已經是窮兵黷武,幾乎窮盡西涼的一切資源才拉起了近三十萬精銳和漢國相爭。

  而入關之後,由於對關中百姓的大肆屠戮,導致關中人口銳減,關中在巔峰時期有人口五百萬之眾,關中之戰結束之後,隻剩下三百萬人,後來鎮壓各地的漢國餘孽的動亂,秦國又殺了幾十萬人,以至於關中人口隻剩下兩百餘萬,而這兩百餘萬人都對秦國恨之入骨,秦國根本不敢征用,最後還是從西涼移民才穩住了關中的局麵,這也導致西涼徹底的荒涼起來了,現在的西涼隻剩下不足百萬的人口,後來奪了南上黨、河南郡、河內郡,秦國又增加了近三百萬的人口,這才將兵馬拉到四十萬,不過秦國連年征戰,國內的壯丁其實並不多,大概隻占到四成到五成。

  相比之下,鄧國的底蘊並不是比秦國深厚,可是耐不住鄧國地盤大啊,人口足足是秦國的兩倍,所以損失幾萬人對鄧國而言雖然有些肉疼,但是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從長安一帶再抽調兩萬精銳增援泫氏城,給寡人告訴王楓,讓他堅守城池,如果再敗,那他就不用再回長安了。”秦王咬了咬牙,還是從長安的五萬人裏麵抽調兩萬精銳前去增援泫氏城,不過秦王也是放下狠話了,如果王楓再敗就不用再回來了。

  “喏!”李遊也知道王楓的表現很讓人失望,所以也沒有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