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朝堂補缺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1-08-09 09:24      字數:3304
  第四百八十五章:朝堂補缺

  ??姚廣孝、朱升、王猛三人在宛城城門相遇,隨後然後便一同來到了姚廣孝在宛城的住處,三人裏麵,王猛除了出任九江郡太守的時候還有從九江郡太守升遷至蜀中道刺史的時候來過宛城以外,其他時間從來沒有在宛城逗留過,所以不存在在宛城有自己的地方,朱升也是一樣,他雖然比王猛資曆要老很多,但是一開始都是待在潁川,後來直接到了荊南,在宛城的時間不長,也沒有自己的住所。

  ??本來按照鄧國的製度,像王猛、朱升這樣的奉旨進京的官員都是有安排住處的,可是姚廣孝和二人一見如故,遂邀請他們二人一同來到自己的住所安頓下來了。

  ??幾人簡單的收拾了一下,然後一同來到院子裏品茶。

  ??“二位,在下久在巴蜀,對宛城的情況不是很了解,此次大王突然下詔命我等三人進京,不知道二位可有收到什麽風聲沒有?”一陣寒暄之後,王猛放下手中的茶杯,向姚廣孝和朱升問道。

  ??姚廣孝和朱升對視一眼,然後姚廣孝說道:“王兄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兵部尚書蘇弘大人與世長辭,同一時間,軍機處軍師將軍程昱大人告老還鄉,如今兵部、軍機處,還有大鄧最機密的明鏡,這三個重要地方群龍無首,而在這個時候大王突然詔我等入朝,恐怕是為了三個地方的主官。”

  ??“這麽說,這一次我等三人入朝應當是接替這三個地方的了?”聽到這裏,王猛有些欣喜的說道,學會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就算是大才如王猛驟然聽到升遷也是不能免俗的。

  ??姚廣孝點了點頭,說道:“應當是這樣,隻不過就是不知道我等三人日後的去處如何了?”雖然對於升遷一事姚廣孝心中有數,可是三個地方,他們三個誰去哪裏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何須擔憂呢?無論是兵部,還是軍機處,亦或者是明鏡都是朝廷的實權部門,不管去哪裏都能夠讓我們一展抱負,至於去哪裏,大王自有聖裁,我等身為臣子自然是以大王的旨意行事的。”朱升對此卻是看得很開,去哪裏無所謂,反正不管是兵部,還是軍機處、明鏡都是實權部門,隻要能夠當上這三個地方的主官,足以使他們一躍成為朝堂大佬了。

  ??“朱兄所言甚是!”姚廣孝、王猛二人對朱升的話很認同。

  ??而就在姚廣孝、朱升、王猛三人為自己的前途而憧憬的同時,鄧昇也在乾陽宮召見了吏部尚書寇準,他們今日談論主題就是新任九江太守還有廣陵郡太守的人選。

  ??“大王,九江郡太守諸葛亮升遷蜀中道刺史之後,九江郡太守一職空缺,另外還有廣陵郡,此地新入我大鄧,第一任太守事關重大,不容忽視,還請大王示下!”寇準拱手向鄧昇說道。

  ??鄧昇皺著眉頭,問道:“寇卿,不知吏部可有人選推薦?”

  ??“回大王,吏部上下一致認為,九江郡、廣陵郡北臨中原,乃是我大鄧北疆之重地,能夠擔任這兩地太守之人定要穩重老辣,朝中各部之人雖說能力還不錯,但是還略顯稚嫩,並沒有主政一方的經驗,驟然治理兩郡不妥,因此吏部主張從其他地方平調太守!”寇準將吏部這些日子來商議的結果匯報給鄧昇。

  ??“吏部此舉甚好,特別是廣陵郡新入我大鄧,如果太守沒有任何經驗的話恐怕還會壞事呢,那寇卿以為平調哪兩個太守較為妥當呢?”鄧昇點了點頭,說道,吏部的決議很合他的心意,可是現在問題就是,鄧昇想了這麽久還沒有想到到底誰能夠出任兩郡太守的位置。

  ??寇準說道:“經過一番篩查,臣等認為潁川太守虞允文、吳郡太守霍光無論是能力還是經驗都是上上之選!”

  ??“虞允文?寇卿可知他是張相的妻弟?”聽到虞允文的名字,鄧昇十分詫異,這可是張賓的小舅子啊,當初上庸大案之後,寇準就和張賓結怨,現在寇準居然舉薦虞允文,這不應該啊。

  ??寇準點了點頭,說道:“這一點臣自然是清楚的,誠然臣與張相之間是有些不愉快,但是為國舉才乃是臣這個吏部尚書的分內事,隻要他是一個有真才實學之人,臣並不會在乎他的身份的!”

  ??“寇卿仁義,寡人甚是欣慰!”見寇準並沒有因為似怨而埋沒人才,鄧昇十分高興,畢竟都是國之重臣,政見不合有些矛盾鄧昇可以容許,但是若是因為些許個人恩怨就耽誤國家大事這可是不行了。

  ??“隻不過如此一來潁川太守、吳郡太守的位置就空出來了,不知吏部可有備案?”鄧昇又問道,潁川太守、吳郡太守這樣的位置鄧昇原本是不用管的,一切自有吏部去主持,但是既然說起來,那鄧昇自然也要過問一下了。

  ??“大王放心,對此吏部早有備案,吏部擬由刑部郎中陳源出任潁川太守、禮部郎中吳秀出任吳郡太守,陳源、吳秀都是乾元二十三年科舉進士出身,名次靠前,本應擔任一縣縣令,然吏部和禮部一致認為以二人的才學擔任一縣縣令過於屈才,因此破格讓二人進入六部擔任郎中,時至今日,表現可圈可點,因此成為此次吏部挑選吳郡太守和潁川太守的人選。”寇準說道。

  ??“科舉進士出身?好,那便由吏部安排吧,具體的任命吏部要盡快安排好,必須要在年關之前到任,萬不可令地方出現騷亂!”鄧昇並沒有什麽意見。直接讓禮部自行去安排,畢竟隨著道的設立,一郡太守的權力大大削弱,鄧昇也不需要將一些頂尖大才放到每個郡裏麵了,本土挑選出來的人才就足夠應付了。

  ??“喏!”寇準應道。

  ??次日,朝會之後,鄧昇便將朱升、姚廣孝、王猛三人召到乾陽宮。

  ??“臣朱升(姚廣孝、王猛)拜見大王,我王萬年!”乾陽宮中,朱升三人對著鄧昇行禮道。

  ??鄧昇點了點頭,揮了揮手道:“不必多禮,都起來吧!”

  ??“謝大王!”朱升三人起身之後便分坐下,等候鄧昇發話。

  ??鄧昇看著三人說道:“這些年這麽幾人或在地方、或在軍中,表現都十分不錯,得到了滿朝文武的讚許,寡人十分欣慰!”鄧昇並沒有一開始就說明事情,先是讚許了三人幾句,肯定了他們這些年的成績。

  ??“仰仗大王天威,臣等不敢居功!”三人謙遜道。

  ??“功就是功,過就是過,你們的功過寡人都十分清楚,不必過分自謙,你們可知道寡人這一次召你等入朝所為何事?”鄧昇說道。

  ??“敢問大王,可是因為兵部、軍機處和明鏡的事情?”姚廣孝膽大的詢問道。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看來你們都已經知道,那寡人也不再繞圈子了,國朝不幸,痛失良才,然兵部、軍機處、明鏡三地乃是朝廷的重要部門,不可一日無主,蘇卿臨終前還是程卿臨走前向寡人舉薦了你等三人,不知你等是何想法?”

  ??“全憑大王做主,臣等並無異議!”雖然來之前就心裏早有準備,可是這時候由鄧昇說出來,他們還是止不住高興,今日過後他們就是朝廷大佬,日後便能憑借本領攪動風雲了。

  ??“嗯!很好!”鄧昇笑著說道:“蘇卿臨終前向寡人舉薦王猛出任兵部尚書,姚廣孝執掌明鏡,程卿臨走前舉薦朱升出任軍機處軍師將軍,他們的眼光寡人自然是相信的,但是這三個地方都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不容許有半點疏忽,因此寡人還是需要考究一番,日後如何行事,你等了暢所欲言!”

  ??雖然有著係統保證、曆史上的名聲還有蘇弘、程昱的舉薦,鄧昇對他們三人也是十分放心,但是該有的考量還是需要有的,不然就顯得太過兒戲了。

  ??三人對視一眼,最後由資曆最老的姚廣孝先說話,三人依次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與鄧昇聽,鄧昇聽後十分認同,當下任命朱升為軍機處軍師將軍,王猛為兵部尚書,姚廣孝為明鏡明首,隻待下一次朝會正式公布便可走馬上任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