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科舉落寞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1-04-23 11:30      字數:3101
  第四百五十章:科舉落幕

  乾元二十三年,鄧國第一屆科舉考試的京試結果出爐了,參考人數多達六百一十三人,但是能夠通過京試進入殿試之人隻有三百人,有人歡喜有人愁的,金榜題名的人當然是歡喜了,但是落榜之人卻是無比的低落,甚至有部分人還因此嚎啕大哭起來,畢竟這一次科舉是最好的機會,如果錯過了,那就隻能夠等到明年縣試開啟,從縣試一步一個腳印,三年之後再進入宛城參加京試了,可是誰又能夠保證,自己在三年之後能夠再一次踏入宛城呢?

  宛城一眾二代隻要參加了科舉考試的都中榜了,當夜,無論是哪一方陣營,也不管平日裏有多麽的不對付,所有人都聚集在燕來樓裏徹夜狂歡,科舉考試固然可喜,但是這對於他們這些二代來說,又何嚐不是巨大的壓力呢?他們的父輩都是朝廷重臣,如果他們科舉落榜的話,恐怕會成為整個朝堂的笑柄的,慶幸的是,他們都中榜了!

  酒會結束之後,程旭微醉的返回了家中,可是一走進正堂,就看到自己的祖父程昱和父親程琳坐在那裏,程旭見狀連忙行禮道:“孩兒拜見祖父、父親!”

  “喝得醉醺醺的,成何體統呢?隻不過是通過了京試而已,又不是拿到了狀元之位,有什麽好高興的!”程琳看到喝成這個樣子的程旭,頓時板著臉說道,程旭的父親程琳是禦史台的人,為人有些古板,對於程旭隻是通過了一個京試就高興成這樣,心中有些不快,當然程琳心裏對於兒子取得的成績則是很高興的,但是覺得程旭有些高興得太早了,雖然按照科舉的規定,隻要通過了京試就會得到進士的身份,日後就有機會進入官場,但是作為禦史台禦史的程琳卻是很清楚,進士並不算什麽,隻有拿到前三甲,最不濟也得拿到前十名,否則想要入仕為官將會遙遙無期的。

  “孩兒有些得意忘形了,還請父親責罰!”麵對程琳的責問,程旭不敢反駁,而且他也覺得自己今日的舉動有些不合適,所以便認錯說道。

  “好了,旭兒能夠從天下英才之中脫穎而出,足見其能力不俗了,金榜題名嘛,高興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你這個做父親的也不要太過嚴厲!”見父子二人的氣氛有些緊張,程昱連忙出聲說道,然後對程旭說道:“旭兒,你先坐下,祖父有事情要和你說!”

  程旭點了點頭,然後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正襟危坐的對程昱說道:“不知祖父有什麽要事?”

  程昱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也不是什麽要緊事,首先,祖父恭喜你通過京試,進入殿試,我大鄧科舉製規定,通過京試者皆為進士,日後地方有空缺的位置當優先考慮的,也就是說,你已經為自己的未來取得些許優勢了!”程昱先是稱讚了程旭一下,表示程旭的未來無可限量的。

  然後又說道:“不過你要知道,進士有著三百人之多,他們都會是你未來的競爭對手的,若想從中殺出重圍,你定要做到最好,接下來的殿試就是最好的機會了,不瞞你說,你在京試的考卷,大王和三省六部的諸位大人都看過了,都覺得你是一個可造之材,隻要你能夠在這一次殿試,得到大王青睞,未來無可限量的!”

  程旭聞言,十分高興,他沒想到,他在京試的考卷居然能夠直達天聽,得到了鄧昇的誇張,這可是獨一份的,這就意味著,等到殿試的時候,鄧昇會重點關注自己的,隻要自己表現出色,日後仕途絕不會太難走。

  不過這是榮耀,更是壓力,得到鄧昇的重點關注,雖然出頭的機會很大,但是出醜的機會也很大,如果自己有哪一點不能讓鄧昇滿意的話,那就真是樂極生悲了,所以程旭暗自鼓勁,定要在殿試的時候拿出最好的一麵。

  三日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等到乾元二十三年五月十四日,在這一日,鄧國三省六部各部門全部停止了辦公,集中在景陽殿,協助鄧昇進行殿試。

  景陽殿中,鄧昇高坐王座,三百進士魚貫而入的走進景陽殿,有序的站好,齊聲對鄧昇行禮道:“學生拜見大王!我王萬年!”

  鄧昇看著殿下的一眾學子,笑著點了點頭,示意眾人不必多禮,這群人是鄧國未來十年的希望,鄧昇對他們的期望值也是非常高的,於是說道:“你們能夠從京試之中脫穎而出,足以證明你們自身能力的出眾,接下來的殿試,就將你們最好的一麵拿出來,讓寡人好好看看,我大鄧的青年才俊到底是如何的出色的,你們都知道我大鄧兼並南國,經過整合之後,現今有著十郡太守和數十個縣令空缺,這些位置都是寡人為你們而準備的,此次殿試前三甲者,可為一郡太守,前三十名者,可為一縣縣令!”

  按照科舉製的規定,哪怕是前三甲,起點都是一縣縣令而已,頂多也就是一個大縣,可是這一次鄧昇直接許諾一郡太守,這個起點非常的高的,隻要拿下這個太守的位置,然後好好的幹幾年,上位一道刺史甚至是六部侍郎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眾考生聞言皆是大喜,齊聲對鄧昇說道:“謝大王!請大王放心,學生等定不會令大王失望的!”

  鄧昇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很好,既然如此,那殿試就開始吧,此次殿試是寡人親自出題的,你們隻有兩個時辰的時間,寡人的題目也很簡單,那就是何以傳萬世!”何以傳萬世,顧名思義就是指鄧國如何能夠做到長治久安的。

  題目一出,一眾考生便在內侍的安排之下前往指定的考試地點,雖然是殿試,但是考試不可能真的在景陽殿舉行的。

  在一眾考生離開之後,鄧昇便默默地讓係統檢測一下這三百人裏麵,單項四維在90以上的人物!

  “叮!檢測到單項四維90以上之人五人

  程旭(出身宛城程家,程昱之孫),武力:51、統帥:62、智力:88、政治:93

  崔諳(出身宛城崔家,崔浩之子),武力:60、統帥:52、智力:90、政治:92

  王桐(出身琅琊王家,王猛之子),武力:48、統帥:68、智力:87、政治:92

  荀櫟(出身潁川世家,荀彧之子),武力:39、統帥:42、智力:87、政治:91

  張遠(出身江東世家,張潮之孫)武力:37、統帥:41、智力:86、政治:90”

  鄧昇覺得這一次係統真的十分貼心,將出身也列出來了,隻不過卻是讓鄧昇有些失望了,五人都出身世家貴族,寒門一個都沒有,鄧昇頓時感覺到,要扶植寒門與世家貴族相抗衡還任重道遠啊。

  兩個時辰很快就過去,鄧昇派人將三百份考卷都拿回來,然後關閉景陽殿大門,留下來三省六部官員以及禦史台、學部官員一切批閱,而三百進士則是待在景陽殿外,等待結果。

  三百份考卷,真正令鄧昇滿意的少之又少,隻有寥寥幾份而已,經過商議之後,鄧昇終於有了最終的結果了。

  一眾考生站在景陽殿內,偷瞄著王座上的鄧昇,神情十分緊張,就在一刻鍾之前,就有內侍通知他們,殿試有結果了,讓他們進入景陽殿等待結果。

  王座上的鄧昇環視了殿下眾人,說道:“這一次殿試,你們的回答都很不錯,著實讓寡人有些難以抉擇的,不過規矩就是規矩,經過寡人與諸卿商議之後,定下了諸位的名次!”

  重頭戲終於要來了,一眾考生皆豎起耳朵聽著。

  鄧昇喝了一口水,然後說道:“頭名狀元程旭、榜眼崔諳、探花王桐!”鄧昇隻負責公布前三甲,其他的到時候會有人來公布的。

  聽到自己名字的三人,頓時喜從天降,不知所措的走出列,拱手對鄧昇說道:“學生叩謝大王天恩!”

  鄧昇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你等不必如此,你們能夠今日皆是憑借自身的本事的,寡人也不會食言,前三甲可為一郡太守,不過具體是什麽地方,就需要由吏部來安排,至於其他人的位置,也會有吏部安排的,如果暫時沒有安排,則會留在翰林院中繼續學習,等待時機!”

  “喏!”沒有得到前三甲的眾人臉上皆流露出失落,不過考試這樣的,盡了全力有時候就會盡如人意的。

  就這樣,鄧國第一屆科舉考試正式落下帷幕,不過明年就是第一屆縣試,鄧昇直接讓這一屆的學部繼續負責下一屆科舉考試的事宜。

  而另一方麵,就在鄧國舉行第一屆科舉考試的時候,趙國都城晉陽城則是在進行著一場非常激烈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