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李如秉的擔憂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1-03-17 09:51      字數:2839
  第三百八十六章:李如秉的擔憂

  當鄧昇的詔令傳到濟陽大營之後,嶽飛便下令停止北進,鄧國就此止步陳留郡,鄧國的這一次北征也告一段落了。

  與此同時,遠在宛城的也從係統接收到了大戰結束之後的獎勵。

  “叮!北征之戰結束,此戰共分五個部分

  一、長平之戰,鄧軍勝,獎勵爭霸點100點

  二、陳城之戰,鄧軍勝,獎勵爭霸點50點

  三、苦縣之戰,鄧軍勝,獎勵爭霸點100點

  四、扶溝之戰,鄧軍勝,獎勵爭霸點100點

  五、濟陽之戰,鄧軍勝,獎勵爭霸點150點

  完成係統任務開疆拓土,占據陳留郡、陳郡、梁郡,獎勵爭霸點300點

  當前主人擁有爭霸點2350點!”

  又得到了大量的爭霸點,這讓鄧昇十分的高興,畢竟現在鄧國已經和趙國全麵對上,不死不休了,所以用爭霸點來增強實力是勢在必行的,大戰結束之後,鄧昇已經決定再新設兩支衛軍,同時還有新得三郡的太守之位也是需要人去坐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人才的。

  雖然鄧國的本土人才不少,能力也還算可以,如果是正常時候,一個政治有80點以上的人,足以擔任一郡太守,甚至於是一道刺史了,可是鄧昇根本就不滿意,因為他認為,有著係統的存在,鄧國的各方麵都應該是最高配置的,哪怕是一郡太守的位置,也應該是當世大才。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等到戰爭徹底結束之後才可以實行,畢竟現在鄧國這邊的戰事雖然結束了,但是兩個盟友秦國和楚國還在奮戰,特別是秦國,上郡、上黨兩線還處於焦灼的狀態,說不定什麽時候鄧國還要北上支援秦軍呢,所以擴軍一事還是暫時先擱置吧,不過這也不影響鄧昇的好心情,當夜他就在景泰宮大宴群臣。

  乾元二十二年,五月初三,身在上郡高奴城的李如秉也受到了張傳兵敗濟陽的消息,這讓李如秉麾下的一種大將都十分高興,因為張傳敗了,呢大將軍的位置就不穩了,這是一個天賜良機。

  “將軍,張傳兵敗濟陽,使得大王震怒,舉國震驚,相信等到大戰結束之後,大將軍之位定是將軍的囊中之物!”寇斐興奮對李如秉說道,寇斐是趙國年輕一輩的佼佼者,也是李如秉最忠實的追隨者,這一年來他屢屢為李如秉抱不平,認為李如秉才是趙國趙信之後最才華橫溢的統帥,屈居張傳之下實在是憋屈,但是大局已定,就算寇斐等人如何不滿也隻能選擇接受張傳這一個新晉大將軍了,不過寇斐他們還是不死心,他們在等張傳犯錯,隻要張傳以犯錯,那他們就可以為李如秉將大將軍的寶座從張傳那裏奪回來。

  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機會來得如此之快,張傳當上大將軍才一年的時間,就在濟陽栽了一個大跟頭,直接讓整個趙國對他產生了質疑,也為李如秉謀取大將軍之位提供了條件,可以這麽說,隻要李如秉能夠在上郡成功阻擋秦軍,那大將軍的位置就隻能是李如秉的了,至於另一個趙國名將司馬衝,當初他就沒能競爭過張傳,現在更加不可能是李如秉的對手呢,所以不足為慮。

  可是李如秉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了,雖然張傳的失敗對於特謀取大將軍之位有很大的幫助,可是這個時候李如秉卻不希望張傳輸啊,哪怕是僵持也好啊,在和白騏對陣這麽久了,李如秉甚至自己是不如白騏的,之所以能夠守得住,這還是多虧了秦國實力有限,自己死守不出,可是現在鄧軍大敗張傳於濟陽,在中原戰局上一錘定音,這就意味著,結束中原的征伐的鄧軍,隨時都可以騰出手來支援秦軍的,這讓李如秉對於接下來的戰局十分不利。

  李如秉深知,現在的他隻不過是有很大可能會接替張傳出任大將軍而已,最終的結果還是需要看他能不能擋住白騏率領的秦軍,如果擋不住,那大將軍的位置就不用想了,所以如今的李如秉可以說是十分的擔憂。

  “張傳的戰敗固然對本將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如果一旦鄧軍北上支援秦軍,就算是鄧軍無法抵達上郡,但是也可以支援上黨的蒙戰,如果嶽飛和蒙戰聯手擊敗司馬衝的話,那我大趙就危險了,到時候縱然本將當上這大將軍又有何意義呢?”李如秉歎了一口氣說道,鄧軍如果北上支援秦軍,哪怕是助力蒙戰攻破司馬衝的防禦,那也會導致趙國的崩盤,甚至於鄧秦聯軍還可能會長驅直入,攻打晉陽城,到那個時候,無論是誰坐在大將軍的位置之上都會承受巨大的壓力,需要有力挽狂瀾的絕世才華才行。

  而李如秉雖然自負,但是也不認為自己具備這種力挽狂瀾的能力,到那個時候,除非是趙信複生,不然趙國就真的完了,雖然不至於亡國,但是也正是敲響了喪鍾,這樣的話,李如秉還爭什麽呢?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眾人聽到李如秉的話,也是一陣的沉默,是啊,張傳是輸了,但是並不是輸給李如秉,而且張傳的失敗又何嚐不是整個趙國的失敗呢?張傳的失敗雖然從一定的程度襯托出李如秉的優秀,但是真正成就的是嶽飛,是鄧國,而不是李如秉,這樣得來的大將軍,又有什麽意義呢?

  “那將軍,現在我們該怎麽辦呢?”另一員趙軍大將樂庭問道,張傳的戰敗現在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個什麽好消息,相反,現在的他們隨時都可能麵臨著失敗。

  李如秉說道:“你們也不用那麽擔心,現在局勢還沒有敗壞到這樣的程度,據晉陽傳來的消息得知,鄧軍已經停止了腳步,止步陳留郡了,暫時來說,中原是穩住了,而且晉陽方麵已經調派了三萬精銳兵馬支援我們,再加上我們原本的兵力,本將雖然不能自信能夠擊敗白騏,但是讓他寸步難進還是能夠做到的,至於鄧軍是否北上,這就不是我們能夠關心的問題了,不過上黨有著二十幾萬大軍,縱然鄧秦合軍,隻要司馬衝死守不出也不會出什麽大問題?”

  李如秉的麾下原本就有著近五萬兵馬,再加上晉陽來的三萬援軍,介時就有了近八萬大軍,對陣白騏的十萬秦軍,雖然不能保證能夠擊敗白騏,但是守住還是可以的,所以李如秉並沒有顯得太過擔憂。

  與此同時,正與李如秉對峙的白騏也接到了嶽飛大破張傳的消息,這本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消息來的,畢竟鄧秦之間是盟友,盟友的成功,對於秦軍而言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這就意味著秦軍接下來隻要出現不支的情況,都可以向鄧軍求援。

  不過白騏卻是高興不起來的,因為這一次大戰是秦國牽頭的,可是直到目前為止,秦軍還是被趙軍死死的擋在高奴城,這讓白騏十分慪氣,而此時嶽飛的大勝,讓白騏更加的鬱悶了,張傳弱嗎?雖然沒有和張傳交過手,但是能夠被傳奇名將趙信指定出任趙國大將軍的人,能力肯定不錯的,可是這樣的人傑,在麵對嶽飛的時候還是一敗塗地,而自己卻是被一個叫李如秉的趙國年輕人死死的擋住,這讓白騏不禁有一陣挫敗感。

  對於是否向鄧軍求援,白騏是拒絕的,一方麵,當初的盟約說明的,鄧秦雖是盟友,但是互不統轄,互不幹涉,能夠打下多少土地各憑本事,所以鄧軍不一定就會支援的,而另一方麵,一旦主動向鄧軍求援,這不就是說他白騏不如嶽飛嗎?

  在趙信死後,整個天下都在議論,到底誰會成為趙信之後的天下第一名將,而議論的目標就是白騏和嶽飛,如果這個時候向鄧軍求援,這就意味著白騏要主動的讓出天下第一名將的寶座,屈居嶽飛之下,白騏也承認嶽飛很強,但是也從不認為自己會比嶽飛差。所以他不會主動低頭的,這是他和他最後倔強,而且他相信,就算是秦王也不願意這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