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齊軍的出路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1-01-23 10:30      字數:2748
  第二百八十一章:齊軍的出路

  東朝陽縣衙廂房內,韓清從昏迷中睜開眼睛,韓清努力的坐起來然後搖了搖頭,他記得好像昏迷之前,接到戰報說臨淄城破了,於是對著外麵大聲喊道:“來人,快來人!”

  守在外麵的武烈第一時間推門進來,看到已經清醒了的韓清,大喜,走到韓清跟前道:“大將軍,你醒了?太好了!”

  韓清盯著武烈,道:“武烈,本將問你,臨淄現在如何了?”

  “這……”武烈支支吾吾的,現在韓清這個情況了,他實在不知道該不該和韓清說這樣的事。

  “說啊,快說!”韓清大聲道。

  武烈咬了咬牙,道:“大將軍,臨淄傳來戰報,說趙軍破城,大王及太子與一眾宗室皆以身殉國,隻留下一群老弱婦孺了!”說到這裏,武烈低下了頭。

  韓清聽後,頓時感覺一陣頭暈,癱倒在床上,武烈見狀,連忙扶住韓清,問道:“大將軍,你感覺怎麽樣了?要不要叫軍醫?”

  韓清沒有理會武烈,默默地推開武烈的手,嚎啕大哭道:“大王啊,臣來晚了,你怎麽就不能再等等呢,臣馬上就能到了!”

  韓清一生都在為齊國南征北戰的,可以說,韓清已經將這一輩子的時間都獻給了齊國,現在驟然聽到齊國滅亡了,一下子無法釋懷。

  武烈見韓清如此悲痛,便安慰道:“大將軍節哀,現在不是悲痛的時候,東朝陽數萬兵馬都等著大將軍的命令呢,我等日後何去何從還需要大將軍決斷呢,這個時候大將軍你一定要振作起來啊。”

  現在東朝陽裏的五萬齊軍就猶如無根之萍,前途迷茫,一切都需要韓清來決斷的,如果這個時候韓清不能振作起來,那就真的隻能等死了。

  聽到武烈的話,韓清一下子驚醒過來,心想道:是啊,這裏還有五萬大軍呢,現在正是迷茫的時候,都指望著自己呢。

  於是韓清收起了哭聲,道:“武將軍,現在軍中的情況如何了?”

  武烈搖了搖頭,道:“大將軍,非常不好,在聽到臨淄城被攻破之後,軍中就開始人心惶惶了,再加上今早傳來戰報,著縣已經被趙軍攻破了,何炯、何季、上官清揚三位將軍皆以身殉國,趙軍此刻已然離開了著縣,往東朝陽而來,聽到這個時候之後,軍中的將士就更加的恐慌了。”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行船又遇打頭風,臨淄、著縣的相繼被破,對齊軍而言皆是重大的打擊,此刻的韓清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了。

  韓清想了想,道:“你去把兩位軍師找來,就說本將有要事商議。”決定大軍去向是一件大事,縱然韓清是大軍統帥,但是這個時候就算是韓清也不敢擅做決定了,決定把蒯裏、莊不習這兩個軍中智囊找來商議。

  武烈應了一聲諾,然後走出去找蒯裏和莊不習二人,很快,得到消息的蒯裏和莊不習便來到了韓清的房間,在看到清醒了的韓清,皆大喜,道:“太好了,大將軍你終於醒了。”

  韓清點了點頭,道:“這些天有勞兩位軍師了,本來此事不想勞煩兩位軍師的,可是事關重大,關乎全軍之命運,韓清不好擅自做主,所以便找來兩位軍師一起商量一下了。”

  蒯裏和莊不習點了點頭,他們也知道韓清想說的是什麽事,其實這幾天他們也想了很多了,大致也有一個統一的意見了,莊不習道:“大將軍,屬下這幾日和蒯軍師分析過了,如今我軍隻有三條路可以走。”

  “哦,哪三條路,都說說看。”韓清就知道蒯裏和莊不習這樣的智者,是不可能一點想法都沒有的。

  莊不習道:“這其一,如今我大齊群龍無首,我等願意擁立大將軍為王,繼續統率大齊軍民與趙軍周旋到底。”

  韓清想了想,道:“不妥,如今敵眾我寡,我們要想的不是如何與趙軍對抗,而是要保全將士們的性命,同時想辦法將臨淄城內的宗室救出來,保全韓氏血脈,再加上本將隻不過是王室遠支,如何能夠繼承王位呢?”

  韓清當然想和趙軍死戰到底了,但是現在實力不允許,再加上,韓氏最後的血脈都在趙軍手中,韓清根本提不起繼續打下去的心思,他現在就想著如何將韓氏之人救出來的。

  蒯裏和莊不習也知道韓清不可能接納這個建議的,和韓清共事多年,他們很清楚韓清的為人,他是一個愚忠以及對宗族十分眷戀之人,現在讓他繼承王位和趙軍繼續打下去,又怎麽可能會答應呢,再說了,韓氏全族人除了戰死的之外,都在趙軍手裏,當然,還有一些落魄的遠支流落在外。不過韓清可沒當他們是王室之人。

  “這其二,就是向趙軍請降,以大將軍之威名,日後入趙,地位定是不低的,如此一來,既能保全全軍將士的性命,二來有可能保障臨淄城內的宗室的性命。”莊不習繼續說道。

  “不可!”誰知道,這個方法一說出來,韓清連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道:“趙國,生死大敵,我大齊多少兒郎死在趙軍之手,更何況趙軍還害死了我大齊的君王和太子,以及一眾韓氏宗親,如果我韓清向趙軍請降,你讓本將日後如何有顏麵去見我大齊的列祖列宗和枉死的宗親呢?”

  “這,既然如此就唯有這最後一個辦法了。”莊不習和蒯裏沒有想到韓清會對這個建議這麽大的反應,於是連忙將第三個辦法說出來,道:“這其三就是投奔他國,借助他國勢力與趙國對抗,不過這樣一來恐怕就無法救出臨淄城內的宗室了,不過有大將軍在一日,趙國定不敢加害這些老弱婦孺的,日後也未必沒有複國的希望!”

  “這……”韓清有些遲疑了,不得不承認,這第三個辦法,是韓清最能接受的,可是韓清畢竟為齊國效力了一輩子,現在突然讓他轉投他國,他一時之間還真是很難接受的,可是到了這個時候,韓清也不得不變態了,因為如果再不決定,趙軍就要殺過來了。

  “那不知兩位軍師以為投奔哪一個國家會比較好呢?”韓清想了想,還是覺得第三個辦法比較靠譜,畢竟沒有對不起祖宗。也沒有帶著數萬將士送死,如果日後真的有機會複國的話,也算是對得起韓氏的列祖列宗。

  莊不習和蒯裏聞言大喜,他們真的怕韓清將這第三個建議都給否決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就真的隻能等死了。

  莊不習道:“放眼天下,能夠有能力與趙國抗衡的就隻有鄧國和秦國,但是前往秦國,需要橫跨整個中原,恐怕還不等我們到了秦國,這數萬大軍就會被趙軍圍剿至死了,所以隻能選擇鄧國了,雖然我大齊南部諸郡已經被趙軍掃蕩了一遍,但是趙軍留在南邊的兵力並不多,所以我軍完全可以南下沛郡,向魏國借道,與潁川、汝南的鄧軍取得聯係。”

  “可是鄧國距離東朝陽也是千裏之遙,而且魏國也不一定會給我們借道啊。”韓清有些遲疑了,投奔鄧國雖好,但是去鄧國和去秦國一樣的遠,真的合適嗎?

  蒯裏點了點頭,道:“大將軍,鄧國雖然有著千裏之遙,但是南邊基本沒有任何的趙軍主力,以我軍之實力和大將軍的威名,南下沛郡完全不是問題的,至於魏國會不會借道,這完全不需要擔心,隻要我們提前派出使臣去鄧國,一旦鄧國願意接納我們,魏國定不敢阻攔。”

  韓清想了想,點頭道:“那好,事不宜遲,就由蒯軍師去一趟汝南,見到鄧國汝南主將,馬上就出發,以免夜長夢多,明日本將也會率領大軍南下的。”

  “喏!”蒯裏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