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高唐陷落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1-01-10 10:07      字數:2628
  第二百五十六章:高唐陷落

  在王逖被李繼遷等人斬殺之後,劉楹見趙軍已經陸續登陸了,便知道,再留在這裏也隻是徒勞,搞不好得全軍覆沒,當即率領殘兵返回高唐城,這一戰,齊軍損失慘重,來之前有五萬人,後來宋人反叛,沒了一萬餘人,再加上王逖被殺和趙軍的進攻,損失超過兩萬人,劉楹隻帶著一萬餘人返回高唐城。

  劉楹退走之後,李繼遷便帶著一眾宋人收拾戰場,等趙信登陸上岸之後,李繼遷便帶著關均、呼延鬆、趙宣三人來到趙信跟前,拱手道:“末將李繼遷(關均、呼延鬆、趙宣)拜見趙信大將軍!”

  此戰多虧了李繼遷等人,趙軍才得以輕鬆突破黃河防線,登陸中原,趙信此刻的心情很不錯,笑著道:“好,李將軍做的不錯,本將也會兌現承諾的,日後無論你們是想從軍還是想回到濟北都可以,不過這得等到戰爭結束之後才可以。”

  “謝大將軍!”李繼遷等人大喜,趙信果真是個守信用的人,至於說要等戰爭結束,李繼遷等人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現在的濟北還在齊國手中,他們也回不去。

  趙信到了之後,十數萬趙軍也陸續登岸了,趙信稍作休整之後,便率領大軍向高唐城進發,而此時的劉楹已經回到了高唐城,趙軍轉瞬即至,留給劉楹的時間不多,而高唐一旦失守,整條黃河防線就會立刻奔潰,劉楹現在能做的是,死守高唐,拖延時間,同時派快馬通知韓清。

  在快馬離開不到半個時辰,趙信便率領十數萬趙軍兵臨城下了,現在的高唐城已經風聲鶴唳了,整座城池隻有不到兩萬人,而且還是剛剛打了敗仗的,士氣正處於穀底,要想擋住趙軍的進攻,無異於是癡人說夢,但是劉楹不敢退,現在黃河防線的各地兵馬還沒有反應過來。高唐一旦沒了,他們很容易被趙軍逐個擊破的,所以劉楹一定要死守高唐城,拖延時間。

  來到高唐城之後,趙信便派人進城去勸降,劉楹便是需要考慮數日,數日之後才給答複,趙信聽後,不禁笑了笑,這個劉楹到了這個時候了,還想著拖延時間,真是異想天開啊。

  趙信明白,劉楹這麽說就是為了拖延趙軍攻破高唐的時間,好讓韓清做出應對,但是趙信又豈會給他這個機會呢,於是趙信下令,一個時辰之後,如果劉楹還不投降,就立刻攻城。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趙信看著絲毫沒有開城的意思的劉楹,也失去了耐性,下令攻城了,城頭上的劉楹,看著城下人頭湧湧的趙軍,也是一陣頭皮發麻的,命令士兵反擊。

  但是高唐城隻有區區萬餘人,而且還是很多帶傷而且士氣低落的,又怎麽能夠擋得住十數萬如虎狼一般的趙軍呢,盡管劉楹已經率兵拚死抵抗了,但是也是徒勞,僅僅硬抗了半日,高唐城門便被趙軍轟開了,劉楹和他的一萬餘士兵卻被戰死,不過趙軍也不好受,傷亡超過三萬,不過這一切在趙信看來是值得的,高唐一破,齊魏的黃河防線也就土崩瓦解了,平原北部的數十萬趙軍就可以通過高唐源源不斷的登陸中原,終於到了橫掃齊魏的時候了。

  高唐縣衙中,趙信坐在主位,下麵是一眾大將,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表示自己對李繼遷等人的重視,趙信直接讓李繼遷坐在了左邊的首位,而關均、呼延鬆、趙宣則是緊隨其後。

  自從見到趙信之後,李繼遷就受到了在齊國從來沒有感受過的禮遇,這讓李繼遷等人不禁對趙信心存感激,同樣是天下強國,齊國和趙國比,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的,看來這一戰齊國必敗了。

  想到這裏,李繼遷等人便想起了在濟北的家眷,當初因為在臨淄備受排擠,所以李繼遷等人便將家眷送回了濟北,現在因為自己等人的倒戈,導致齊軍一敗塗地,李繼遷等人很擔心齊國會不會對自己的家人不利,於是李繼遷對趙信道:“大將軍,濟北乃是我等的家鄉,我等幾人在濟北也是頗有威望的,末將請命,率領本部人馬提大將軍拿下濟北!”

  趙信一眼就看出來李繼遷等人心中的小九九了,但是他也表示能夠理解,而且攻打濟北也是在趙信的計劃之中,有了李繼遷這些當地人的帶路,趙軍拿下整個濟北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於是點了點頭,道:“好,既然李將軍願意前去攻打濟北,本將定不會不通情達理,這樣吧,現在李將軍本部隻有一萬餘人,而濟北又與接壤,本將唯恐李將軍麾下兵力不足,本將再給你們一些兵馬,湊足三萬人你看可好?”

  李繼遷一聽大喜,沒想到趙信不但同意了自己攻打濟北的建議,還給自己補齊兵馬,這真是意外之喜啊。

  李繼遷道:“謝大將軍!”

  李繼遷等人下去之後,便不作任何休整,直接帶著三萬人直奔濟北治所盧縣,李繼遷等人都是昔日宋國的重臣重將,在濟北的威望甚至比宋王還要高,他們一到了盧縣城下,就有百姓斬殺縣令和縣尉、縣丞向李繼遷打開城門了,李繼遷隻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便攻占了整個濟北郡。

  李繼遷拿下濟北郡之後,趙信便讓李繼遷駐防濟北,同時威脅魏國後方,對於趙信的命令,李繼遷等宋人十分滿意,這樣一來既不用上戰場拚命,還能留在濟北與家人團聚的,頓時,趙信在李繼遷等宋人心中的形象也變得高大了許多的。

  黃河南岸,齊軍主力大營,韓清得知,李繼遷等人倒戈,高唐失守,王逖、劉楹戰死,數萬兵馬全軍覆沒的消息,將中軍大帳裏的東西都亂扔亂砸的,發泄心中的怒火,他想不明白,為什麽這些降將都會一個個的背叛齊國,齊國兩次兵敗都是因為這些降將,第一次就是因為龍家兄弟叛亂再加上張狄出走,才導致齊軍兵力不足,不得已才南撤的,這一次又是因為李繼遷等宋國降將的背叛,導致自己精心布置的黃河防線毀於一旦,真是豈有此理。

  但是無論韓清如何惱火也是無補於事的,現在趙軍已經渡過了黃河,整個黃河防線已經完蛋了,韓清必須另尋出路了,所以韓清在經過仔細考量之後,決定據城死守,現在所有的宋楚降將已經不在了,也不會再有其他人反戈一擊導致齊軍戰敗,死守城池,守到趙軍師老城下,後勤不繼,此戰便可以反敗為勝了。

  於是趙信下令各軍就近撤入城池,堅壁清野,以待趙軍,而他自己則是率領主力八萬人退入著縣。

  韓清已經準備好一切,等候趙軍主力的到來,但是趙信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去攻打齊國城池,反而留下一部人馬駐防高唐城,等待其他趙軍的到來,而他則是率領十萬趙軍轉頭的衝向了魏國,這十萬人裏,還有五萬趙國戰騎,現在魏國還不知道高唐失陷,趙軍渡河的消息,趙信正準備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如果能夠將龐廓手中的十萬魏軍給滅了,那麽魏國全國就唾手可得了。

  乾元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趙信率領十萬大軍閃擊荏平,負責駐防荏平的魏軍大將封逵和兩萬魏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要不是封逵當機立斷撤出荏平,恐怕他也得交代在這裏,而荏平的失守,讓駐兵在北岸的趙軍陸續的登陸了南岸,魏軍黃河防線頓時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