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軍南撤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1-01-07 09:07      字數:2616
  第二百四十八章:齊軍南撤

  相對於兵力上的缺乏,大將的缺乏才是最大的麻煩,本來開戰之前,齊國的陣容堪稱天下之最的,但是在經曆了龍川叛亂,張狄出走之後,齊軍的陣容便變得異常的弱了,齊國一直都比較缺乏大將的,當初齊國老祖宗韓信立國之後,他手底下最厲害的幾員大將都被漢王劉邦給召回去了,畢竟這些人的的確確是人家劉邦的人,現在你韓信都要和人家分家了,難不成還將人留給你,這就導致韓信雖強,但奈何手裏無人可用。

  自立國開始,齊國就一直很缺乏大將的,赫赫有名的統兵大將,齊國有,但是衝鋒陷陣、鎮守地方的大將卻是不多,這也是齊國為什麽要選擇和楚國結盟對抗魏國和趙燕的原因了。

  所以當初韓清將整個楚**方給帶回來的時候,齊王別提有多高興了,楚**方的質量還是很高的,有了這群人加盟齊軍,齊國就有了一爭天下的資本了,隻不過奈何齊王和韓清都有一顆玻璃心,對於這些楚國降將極度的不信任,這才導致今日之結局。

  軍中大將缺乏,韓清不得不提拔一些年輕將領上來,還有一些將門子弟,也從家中都拉到了前線,七湊八湊,勉強能夠填補空缺,可是這些人能力還欠缺,能夠發揮出多大的作用還不知道呢。

  而趙軍一方,自從得知齊軍發生的變故之後,便加強了攻勢,再一次強攻安德城,而齊軍由於援兵還全部到達,無法抽出兵力支援,最後被趙軍攻破,大將太史威、鍾良戰死,讓齊軍更加的雪上加霜,安德的失守,也讓平原郡治所平原城與樂陵城失去了聯係,使得駐守平原城的三萬齊軍處境岌岌可危。

  樂陵大營中,韓清一個人待在中軍大帳中,思考著如何破局,當前當務之急就是打通與平原的聯係,不然平原城裏的三萬兵馬就完蛋了,可是要想與平原取得聯係,隻有三條路,一是通過黃河逆流而上,但是黃河波濤洶湧,齊軍中也沒有精通水性之人,這條路風險太大,而且成功率也低,二是穿過濟南郡,但是花費的時間太多了,不現實,三就是強行攻打安德,這是最直接的辦法,隻有拿回安德,一切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如果強攻安德,損失的人恐怕比平原城的三萬人還要多。

  “大將軍,末將武烈求見!”這時,齊軍大將武烈來到了帳外求見。

  武烈進入中軍大帳後,對韓清道:“大將軍,泰山郡的五萬援軍到了。”

  韓清點了點頭,這時韓清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隻見他對武烈道:“武將軍,本將打算將所有兵馬南撤至黃河以南,據河防守。”

  “什麽!大將軍,你說的是真的?”武烈大驚,撤離黃河以北可不是說說這麽簡單的,這就意味著齊軍要放棄全部黃河以北的土地,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齊軍棄守黃河以北,趙軍就可以和東郡的李如秉所部取得聯係,到那個時候,魏國黃河以北的土地都會岌岌可危的,這不是在坑盟友嗎?

  趙信點了點頭,道:“是的,本將也知道此舉對於齊魏抗趙大業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本將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平原城遲早會被趙軍攻破,到那時候,平原城裏的三萬大軍就會損失殆盡,這對於本就兵力缺乏的我們打擊太大了,退守黃河以南,無異於是最好的辦法,本將會親自修書給龐廓的,希望他能夠理解吧。”

  南撤的影響有多大,韓清當然清楚了,不過正如他所言,這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了,沒有壯士斷腕決然,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平原城破,三萬大軍殞命沙場了,而平原一失,齊軍也隻能南撤,不然無法形成一條連貫的防禦線。

  “既然大將軍已經決定了,那末將隻好支持了,大將軍打算何時撤軍?”既然韓清已經決定南撤了,武烈也隻好執行了。

  韓清想了想,道:“過一段時間吧,現在當務之急就是將這個消息通知平原和龐廓,讓他們有所準備,別被打個措不及防的。”

  “喏!”武烈應道。

  乾元十七年八月初十,平原城內的齊軍已經接到韓清南撤的命令,準備動身了,而與此同時,陽平城內的龐廓也收到了韓清的信,在看到信的那一刻,龐廓勃然大怒,道:“韓清他這是什麽意思?他自己守不住,還要把我們拉下水。”

  眾人很不解,龐廓這是怎麽了,怎麽好端端的發這麽大火,韓清在信中到底說了些什麽,讓一向沉穩的龐廓如此生氣。

  龐廓也意識到自己剛才有些失態了,但是韓清的所作所為真的讓他很生氣,他沒有說話,隻是將韓清的信傳閱下去。

  眾人看完信之後,也是大吃一驚,韓清居然為了保住平原城的三萬人,全軍南撤至黃河以南,將黃河以北的土地拱手讓給趙軍,而且還勸說龐廓一起南撤,這不是開玩笑嘛,齊國在黃河以北領土並不是很多,沒了就沒了,但是魏國不一樣啊,半個東郡和一整個河內郡都在黃河以北,放棄了,那魏國還混不混了,隻是齊軍撤了,如果魏軍不撤,就會麵臨李如秉和趙信的夾擊,問題更加的嚴重,真是如何選擇都是一個難題啊。

  眾人都麵麵相覷,不敢發表意見,畢竟這個決定太過沉重了,稍有不慎就會成為了整個魏國的罪人,這個問題,隻能由龐廓來決定,他說撤就撤,他說不撤,他們就留在黃河以北與趙軍拚個你死我活,不過魏軍死的幾率很大,畢竟趙信手裏有三十幾萬大軍,隨便派十萬人過來和李如秉合兵一處,都不是現在的魏軍能夠對付的。

  魏軍軍師褚非出列道:“大將軍,齊軍已經被逼到牆角了,龍川叛亂被誅,張狄出走重建楚國,此時的齊軍無論是兵力還是將領都大不如前,平原城的三萬人對韓清來說太過重要,韓清不敢放棄啊。”

  “哼!”龐廓怒氣未消,道:“那是他們齊國人蠢,如此對待那些楚國降將,人家不反他才怪呢,現在倒好,為了保住他們在平原的三萬人,就要本司馬放棄大片土地,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那大司馬是作何決定?”龐廓的氣消沒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眾人想知道龐廓此刻的想法到底是什麽,到底撤還是不撤。

  龐廓道:“先觀望一下,不過也得做好南撤的準備,同時派人通知魏布,讓他也做好準備,不能留在這裏被趙軍圍殺了,這筆賬,本司馬早晚要和韓清算清楚,不然難消本司馬心頭之氣。”

  龐廓決定先觀望一下,不過龐廓知道,南撤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沒了齊軍在東線擋住趙信的大軍,魏軍繼續留在黃河以北就是等死。

  乾元十七年八月十日,齊軍開始大規模南撤,將黃河以北的地方全部放棄,全軍退守黃河以南,據黃河布置防線,韓清率領主力部隊十萬人駐守在濟南郡內的渡口處,另外的十幾萬人,分別駐守高唐、千乘、蓼城,另外還在整個黃河南岸布置了大量的烽火台,將整個黃河南岸給封鎖了。

  在齊軍南撤之後,趙軍便占據了平原郡黃河以北的全部城池,也如韓清和龐廓所想的一樣,占據北平原的趙信,派遣大將司馬嵩率領十萬大軍西進支援李如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