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驟然停戰的鄧國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0-12-28 09:09      字數:2629
  第二百二十二章:驟然停戰的鄧國

  崔浩這話一出,把鄧昇也是整懵了,這是什麽意思?不增兵,也不進攻,難不成要放棄滅吳?

  鄧昇不解的向崔浩問道:“崔卿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要讓寡人撤軍?放棄滅吳的計劃?”

  崔浩搖了搖頭,道:“非也,大王,滅吳已經是大勢所趨了,又怎麽可以半途而廢呢,臣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這樣對我軍滅吳更加有利。”

  崔浩這番話一出,就更加令鄧昇幾人懵逼了,也並不是說蘇弘和蔣琬比起崔浩來差太遠,隻不過是幾人所擅長的不一樣,蔣琬對於政務很拿手,蘇弘長於戰術,而崔浩的大局觀很強,長於戰略的他往往比蘇弘、蔣琬二人看得要多,看得要遠。

  見鄧昇幾人都一臉懵逼的樣子,崔浩笑了笑,道:“大王是這樣的,如今吳國將最後的精壯都拉到了戰場,那麽這樣一來,定然會對吳國的民生有很大的衝擊,甚至於徹底摧毀了吳國的民生,所以臣才會建議大王保持觀望的姿態。”

  “周凱和陸峰都是通曉兵事之人,定然知道這二十萬人縱然拉上戰場也不會是我軍的對手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主動向我軍發動進攻了,所以我們並不需要急,相反隻要我軍保持進攻的狀態,吳國就不敢輕易遣散這二十萬人,這樣一來,吳國國內的農田便會荒廢,長久以往,就算我軍不進攻,吳國內部也會出問題的,而且吳王這樣說,也會失盡吳國民心的,他日江東入我大鄧治下,民心也能很容易歸附。”崔浩道。

  崔浩這麽一說,眾人便恍然大悟了,這是一個陽謀啊,我不和你打,但是又不退兵,一直和你僵持住,鄧國自然是沒問題的,從陳城繳獲的錢糧物資,足夠這十幾萬人在江東耗個好幾年但是吳國就不行了,這幾年吳國戰事頻繁,錢糧消耗比較嚴重,再加上九江、廬江、豫章的丟失,更是令吳國損失一大批錢糧,再加上現在吳國國內為了支持戰爭已經開始不事生產了,僅憑丹陽、吳郡兩地儲存的錢糧,撐不了多久的,到時候,恐怕吳國國內就會出現大暴動,甚至於大批才行揭竿而起也說不定呢。

  崔浩的主意讓鄧昇很滿意,這樣一來,既不用再繼續增兵江東,又不用放棄滅吳的計劃,可謂是一舉兩得,而且此計一出,吳國的滅亡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鄧昇笑了笑,道:“好,崔卿果然是國之幹臣,如此妙計,一下子便扭轉了我軍之窘境。”

  “大王謬讚了,臣愧不敢當!”崔浩謙遜道。

  很快,一道旨意便被快馬送往前線,嶽飛在接到這份旨意的時候也是一臉懵逼,不明所以的,後來在朱升的解釋下,嶽飛才感到這個計策的厲害之處,作為曆史上給明太祖朱元璋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真言的大牛,朱升很清楚錢糧對於一支軍隊、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他很容易就解讀了這道旨意的意思了。

  既然宛城方麵已經定下計策了,嶽飛便隻管執行便是,同時嶽飛還派人傳令廬江的常遇春,讓靈蛇衛、虎翼衛也停止攻勢,不過還是需要做出一副隨時進攻的架勢,讓吳國不敢輕易遣散軍隊,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發動一些不痛不癢的進攻。

  鄧軍的詭異行為,也讓周凱感到很奇怪,不過作為天下一流名將,而且政治能力也不低,周凱在認真的想了想之後,也是知道鄧軍的真實用意了,不過他也沒有什麽辦法了,這是一個陽謀,以吳國目前的狀況根本無法化解,畢竟人家就是針對你的要害打的,你自身的問題不解決,根本拿人家沒辦法,其實最後的辦法就是主動出擊,但是周凱甚至自家的情況,就這些新兵蛋子上了戰場,恐怕連怎麽死都不知道呢。

  鄧軍不進攻,也不撤退,而吳軍也不敢主動出擊,更加不敢將新征召起來的二十萬農夫遣散,兩軍就這樣耗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吳國這邊也越來越無力了,為了撐下去,吳王甚至派人征集百姓家的儲糧,弄得整個吳國都是怨聲載道的,就連吳國丞相對此也是很絕望,索性不管了,躲在自己的府邸裏,不理事了。

  張潮的退讓,吳國的大權瞬間就落到了黃洱和林淵這兩個吳國有名的讒臣手中,全民皆兵這個竭澤而漁的計策本就出自他們二人之手,現在執行下去更加是不遺餘力了。

  雖然現在國內已經是一團糟了,但是前線再也沒有什麽壞消息傳來,也是讓吳王過了幾日舒心的日子。

  殊不知,這一切都在鄧國的掌握之中,按照崔浩的計策,吳國國內為了支援前線,做得越過分,對於日後占據吳國之後收附民心就越有利,可謂是一舉多得。

  隨著鄧軍停止攻勢,江東的戰事也得到了短暫的平靜,不過關中的戰事卻仍在繼續,不過也很快便沉寂下來了。

  自從郿縣一戰後,漢軍已經基本放棄了武功、美陽以西的城池了,後來又在秦軍的強烈攻勢之下,漢軍節節敗退,最後退出了右扶風地區,退守京兆。

  不過到了此時,秦軍已經開始出現無力的現象了,秦國畢竟隻有西涼貧瘠之地,能夠支撐三十萬大軍東征,已經將全國的錢糧物資集結起來,現在雖然秦軍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錢糧軍資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白騏便不再對京兆的漢軍主力猛攻,而是轉向去攻取北地、安定、漢中等地。

  乾元十六年八月十五日,秦軍攻破漢中治所南鄭,徹底占據了整個漢中郡,再加上之前攻占的北地、安定兩郡,秦軍已經將漢國勢力壓縮在了京兆、河東、弘農、左馮翊這個狹小的地帶,進退不得。

  長安,未央宮中,漢王劉勰已經臥病在床了,事實上,早就雍縣的時候,漢王就已經受到了驚嚇,身體也開始慢慢惡化,再加上前線大敗,漢中、北地、安定的丟失,讓漢王的身體更加的雪上加霜,儼然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

  曹群、酈布等一眾漢國重臣,還有漢國太子劉臻,站在漢王床前。

  “咳!咳!”突然,沉睡中的漢王睜開了眼睛,劉臻等人連忙走上前扶起漢王,關心的問候漢王。

  麵對眾人的關心,漢王便是並無大礙,然後想曹群問道:“曹相,不知前線情況如何了?”現在除了前線與秦軍的戰事,已經沒有什麽能夠讓漢王記在心裏的了,所以漢王醒來後,第一時間便是問前線之事。

  曹群回道:“回大王,秦軍在攻下漢中、北地、安定後便一直在槐裏囤兵,並沒有繼續東進,而我軍在曹將軍的統帥下,已經在細柳、杜郵、灃、鎬等地布置防禦了,請大王放安心,前線一切安好。”

  這已經是這段時間來,漢王收到的一堆壞消息裏唯一一個算得上好消息的了,雖然有些滑稽,但是能夠擋住就好了。

  漢王笑著點了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對了,寡人近來身體不適,所以往後便由太子監國,由曹相和酈卿、夏侯老將軍輔助,不過一切關於前線的戰報還是需要給寡人過目的。”

  “喏!”眾人應道。

  漢王深知自己的身體恐怕就要不行了,所以趁著還有時間,便打算給兒子鋪一下路,好讓兒子能夠平穩的接過漢國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