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各方籌謀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0-12-11 10:22      字數:2519
  第一百八十七章:各方籌謀

  “都說說吧,你們有什麽看法。”尚書省中,蔣琬喝了一口茶水,道。

  “相爺,這一次是我們的機會,隻要拿下四郡太守的位置,相爺在朝中的話語權就更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胡惟庸覺得這一次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隻要將四郡太守都安排自己人上了,那麽鄧國九郡就有五郡是蔣係的人,這樣一來,蔣係定能取代崔係成為鄧國第一派係。

  蔣琬點了點頭,他也很心動,蔣琬不是一個淡薄名利的人,有機會,他當然想發展一下自己的勢力的,黨爭是自古以來都存在的,隻要不超出君王的控製之內,就沒有問題。

  “可是,其他派係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將四個太守的位置拿下的,而且看大王的意思,這四個太守,必然有一個是留給荊南世家的。”寇準皺著眉頭道,胡惟庸的想法很好,但是其他人也不是傻子,又怎麽會看不到這四個位置帶來的好處呢。

  蔣琬淡淡的說道:“這些不用我們擔心,一切自有大王聖裁,我們隻需要舉薦便是了,你們手底下有哪些人能夠擔任一郡太守的,都說說看。”

  “吏部郎中姚崇,是江夏軍師姚廣孝之弟,其能力不俗,隻不過是缺乏資曆,如果相爺能夠舉薦其出任一郡太守,不但可以為我們拿下一個位置,又可以交好姚廣孝,鞏固相爺在江夏的根基,而且姚崇之兄姚廣孝與崔相是好友,相爺舉薦姚崇,崔相定不會阻撓的。”寇準第一個舉薦的人就是姚崇了。

  蔣琬點了點頭,道:“姚崇此人,本相也略有耳聞,能力是有的,算他一個,還有嗎?”

  “還有一個。”胡惟庸見寇準舉薦了一個,他也不甘示弱,道:“戶部郎中劉健,此人能力不在我之下,隻要能夠出任一郡太守,假以時日,接任一部侍郎或者尚書都不在話下的。”

  蔣琬想了想,道:“好,也算他一個,這一次我們就舉薦兩個人。”把劉健也算上,蔣琬便不再考慮其他人了。

  可是這讓胡惟庸等人很愕然,為什麽不再舉薦呢。

  於是胡惟庸道:“相爺,我們還有人啊,為什麽不再舉薦呢?”

  蔣琬笑了笑,道:“惟庸啊,過猶不及啊,你要記住,我們舉薦人才,都是為國為民的,定不能什麽人都舉薦上去,若是惹得大王不喜,便得不償失了,再說了,一共四個太守位置,如果我們全都拿了,不說其他人就連大王也不會樂意的。”

  “相爺英明!”眾人佩服道。

  與此同時,崔浩也帶著工部尚書柳城來到了中書省的班房。

  一坐下,崔浩便對柳城道:“柳城,這一次你舉薦禮部郎中歐陽修,此人是本相安排進禮部的,本想著他能夠做出點成績,日後好接任禮部尚書一職,可是現在有這麽好的機會,理當爭取。”

  崔浩作為三相之首,但是中書省權力不如尚書省,為了增強話語權,崔浩很早就將目光投向了六部,崔浩是第一任的工部尚書,所以當他卸任工部尚書,出任門下令的時候,便將柳城舉薦給了鄧昇,現在禮部尚書孔侑年歲漸長,用不了多久就會退下來了,禮部也就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目標了,因此崔浩很早就在禮部布局。

  柳城點了點頭,道:“相爺,這也是一個位置,還有三個呢?”

  崔浩笑了笑,道:“一個就夠了,今日大王派人去荊南詢問楊延昭和常遇春的意見,很明顯就是要把一個位置留給荊南世家,至於剩下的兩個,就留給蔣相和那群老臣去爭吧。”

  正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一共就四個太守位置,各方勢力肯定會努力爭取的,隻要拿下一個,就是自身派係的一份資本,對於日後朝堂的話語權的爭奪有很大的好處。

  其實鄧昇也知道朝中已經分成了好幾個派係,但是有著係統的保證,鄧昇不擔心他們會做出什麽越軌的事情來,相反,如果一個朝堂沒有爭鬥,這才是鄧昇應該擔心的,或許這就是帝王心術吧,作為一個帝王就要懂得平衡朝臣,調動朝臣的積極性,沒有爭鬥的朝堂隻會是一潭死水。

  而遠在臨湘的楊延昭和常遇春,也在接到鄧昇的旨意後,接待了一個中年人,此人便是劉巴,係統給他植入的身份就是湘國丞相劉泓的族弟,劉氏一族在荊南也是一方豪強,當湘國覆滅,劉泓自刎之後,劉巴一脈便取代劉泓一脈成為了劉家的當家人,後來歸降鄧軍,由於其在荊南的影響力,受到了楊延昭和常遇春的倚重,而劉巴也沒有讓兩人失望,很快就幫助鄧軍穩定了荊南局勢。

  “劉先生,今日大王派人來詢問我二人,對於荊南四郡太守的意見,本將和常將軍商量過,決定向大王舉薦先生,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楊延昭向劉巴問道。

  劉巴聞言大喜,早就歸順鄧軍之後,劉巴就對鄧國的官製了解得一清二楚了,鄧國用三省六部取代了秦朝留下來的三公九卿製度,以三省主官為三相,以下就是六部尚書,禦史大夫,然後就是六部侍郎和各郡太守,至於以後會不會有更多的官職出現,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最起碼,現在一郡太守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多謝楊將軍、常將軍賞識,在下感激不盡。”對於舉薦他的常遇春和楊延昭,劉巴真的很感激。

  楊延昭笑了笑,道:“劉先生不必如此,這段時間來,我二人深知劉先生的能力,擔任一郡太守綽綽有餘,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我二人隻是向大王舉薦,但是具體結果如何,還是要看大王的意思。”

  “在下明白!”劉巴當然知道最終還是要鄧昇決定呢,但是鄧昇能夠不遠千裏派人來詢問常遇春和楊延昭的意見,那就代表鄧昇是有意重用荊南士人的,有了常遇春和楊延昭的舉薦,這太守的位置算是穩了。

  乾元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楊延昭和常遇春聯名的奏折送到了鄧昇的乾陽宮,果不其然,兩人舉薦的人便是劉巴,這讓鄧昇很欣慰。

  而經過這段時間,各派係舉薦的人都基本考慮清楚了,於是鄧昇便召開朝會,決定下四郡太守的人選。

  通過一番爭論,最後由鄧昇拍板,由劉巴出任武陵太守、劉健出任長沙太守、歐陽修出任零陵太守、姚崇出任桂陽太守。

  一年之內,鄧國一連打了兩場大戰,雖然錢糧方麵的消耗並不是很大,但是兵馬損失也有好不少,再加上持續的征戰,讓軍馬很疲憊,馬上就要入冬了,鄧昇便決定停止一切的軍事活動,讓兵馬得到休整,同時下令全國擴軍。

  現在鄧國坐擁九郡之地,人口近五百萬,但是兵馬才三十萬上下,所以鄧昇決定擴軍十萬,將軍隊擴充至四十萬以上,並下令各部加緊訓練,因為鄧昇有預感,明年開春以後,中原會有大動作了。

  進入了十月,北方已經下起了大雪,雖然鄧國身處南方,還沒開始下雪了,但是天氣也慢慢的變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