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陸峰之謀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0-12-03 10:12      字數:2767
  第一百七十章:陸峰之謀

  長江邊上的鄧軍大營,此時楊延昭已經帶著先頭部隊來到此地了,見到周瑜之後,對他大加讚揚。

  楊延昭和周瑜並肩站在江邊,吹著江風,享受著暫時的平靜。

  “周都督,本將此次隻帶了兩萬兵馬來,剩下還有六萬兵馬還在下稚,本將想辛苦周都督一趟,親自帶著水師戰船,將這些人都接過來。”楊延昭道。

  周瑜先是皺起了眉頭,然後又很快就舒展開來了,想了想,道:“好,那末將就走一趟。”周瑜之所以會答應楊延昭的要求,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一次伐吳以來,兩次大勝都是在他周瑜的指揮下取得的,作為主將的楊延昭寸功未立,實在有些不妥,雖然楊延昭並不是小氣之人,但是聰明的周瑜還是想到了這一點,於是才會答應去接應其他兵馬過來的任務的。

  楊延昭見周瑜答應了,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他不在乎周瑜立的戰功是不是比自己多,比自己大,但是還是那一句,作為主將的楊延昭,功勞比不過副將周瑜,你讓楊延昭日後如何號令三軍呢,所以楊延昭才會派周瑜去做運輸工作,並不是故意的打壓。

  而此時的柴桑城,陸峰已經從彭澤來到此地了,雖然陸峰威望不足,但是在魯蒙和一眾周凱部將的力挺之下,還是很平穩的接管了兵權,但是此時的吳軍士氣低落,兵力不足,開戰前的十三萬吳軍,經曆了兩場大敗之後,現如今隻剩下三萬多人了,損失很慘重。

  “諸位,如今我軍損失慘重,柴桑已經不可守了,所以本將的意思是,撤出柴桑,退守彭澤,本將已經上書大王,請求駐紮在濡須口的水師前來駐守彭澤湖。”陸峰一上來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對於陸峰撤兵的建議,眾人並沒有什麽意見,畢竟現在吳軍是怎麽一個情況,他們也是清楚的,現在鄧軍的兵馬還未完全集結完畢,如果等到鄧軍全部到了,他們肯定擋不住的,還不如退回彭澤,重整兵馬,可是問題是,鄧軍會讓他們這麽輕易的就走嗎?

  魯蒙帶著疑問道:“陸將軍,撤兵我們沒有什麽意見,可是如今雖然說鄧軍還未完全集結,但是江邊還有有著五六萬鄧軍的,以我軍現在的實力,守住柴桑城問題不大,如果出城的話,一旦鄧軍追擊,恐怕會損失慘重啊。”

  陸峰笑了笑,胸有成竹道:“軍師的擔心,本將自然知曉,不過本將已經有了全盤計劃了。”

  “還望陸將軍示下!”

  “諸位請看!”陸峰走到輿圖前,指著柴桑城東南三十裏外的一處山穀道:“如果我軍就這樣撤出去,鄧軍必然會追擊,既然如此,本將就在這裏打鄧軍一個埋伏。”

  “還請將軍細細道來!”眾人還是很迷糊,於是請陸峰詳細說清楚。

  陸峰道:“此山穀,本將從彭澤來柴桑路上已經探查清楚了,此地地勢險峻,穀中隻有一條直道,直道兩旁皆是草木茂盛的山地,我軍可在山上埋伏,圍困鄧軍。”

  “可是要怎麽樣才能將鄧軍引入山穀呢?”魯蒙提出了疑問,陸峰的計策雖好,但是鄧軍不是傻子,不會傻乎乎的跟著你走的。

  可是陸峰既然敢定下如此計策,又怎麽會毫無準備呢,隻見他說道:“所以這一次我們要誘敵深入,今夜,張圖將軍、桓恒將軍各領三千兵馬暗中前往此地,埋伏在山上,準備好大量的巨石、滾木,當一切準備好之後,我們就撤出柴桑,而且一路上打著大都督和本將的將旗,鄧軍一定會來的。”

  “陸將軍,好是好,但是楊延昭也算是沙場宿將了,恐怕他會看出什麽來。”魯蒙又提出一個問題了,人家會一路追下去嗎?

  陸峰道:“軍師放心,來之前本將已經將鄧軍的情況探清楚了,鄧軍兩場大勝都是在副將,水師都督周瑜的指揮下取得的,作為主將的楊延昭寸功未立,能不心急如焚嗎?而且本將也探知,周瑜已經被楊延昭委派前去下稚接應鄧軍剩餘的兵馬,為了不讓周瑜這個副將的風頭蓋過自己,楊延昭一定會追上來的。”

  眾人一聽,頓時恍然大悟,這是在利用楊延昭的心理啊,副將周瑜屢立戰功,而作為三軍統帥的楊延昭卻是毫無功績,功高震主用來形容周瑜和楊延昭雖然不太合適,但是卻是有異曲同工之意,為了重新樹立軍中威望,楊延昭一定急切的需要一場大勝,而什麽樣的大勝能夠比得上生擒吳軍主帥呢,所以,當看到周凱和陸峰的將旗,楊延昭一定會來的。

  “陸將軍妙計!”眾人讚道。

  見眾人同意了,陸峰終於是鬆了一口氣,他不是周凱,還不能做到對軍中事務一言而決的程度,如果其他人不同意,他也沒轍了。

  陸峰道:“既然諸位都沒有什麽意見,那好,張圖、桓恒聽令!”

  “末將在!”張圖、桓恒應道。

  “命你二人今夜子時,各率三千兵馬前往山穀,按照本將的意思布置伏兵,明日午時之前一定要布置好,否則軍法處置。”陸峰道。

  “喏!”二人應道。

  “明日午時,全軍撤出柴桑,淩嶸聽令!”陸峰繼續說道。

  “末將在!”馬利應道。

  “命你率領一萬兵馬斷後,記住,如果遇上鄧軍追擊,記住,且戰且退。”

  “喏!”

  “馬利聽令!”

  “末將在!”馬利應道。

  “命你今夜子時率領五千兵馬埋伏在穀口,待鄧軍進入山穀之後,立刻給本將將穀口堵死,記住,不惜一切代價的將鄧軍堵在穀口,如果有一個鄧軍走脫,本將唯你是問!”

  “喏!”

  命令下完之後,陸峰正了正臉色,道:“諸位,成敗在此一舉,隻要成功了,擒殺了楊延昭,鄧軍就會不戰自潰,最不濟也可以扭轉我軍敗局,所以,請諸位一定盡心戮力,為了大吳,一定要打贏這場仗!”

  “將軍放心,我等必盡心盡力,雖萬死而不悔,助將軍擊敗楊延昭。”眾人應道。

  當夜,張圖、桓恒、馬利三人便各自率領兵馬離開柴桑,前往埋伏之地,做好布置。

  次日午時,陸峰帶著昏迷的周凱和韓聰的屍體離開了柴桑,淩嶸率領一萬兵馬斷後。

  而這一切都被鄧軍斥候探知,很快就傳到楊延昭耳中。

  “軍師,這陸峰是誰,竟能代替周凱執掌三軍?”楊延昭向身邊的姚廣孝問道,陸峰他沒有聽說過,但是能夠代替昏迷的周凱執掌大軍,應該不是什麽無名之輩的。

  姚廣孝想了想,道:“回將軍,陸峰此人乃是周凱的親傳弟子,當初曆陽城之戰,就是在秘密潛入曆陽城,打開曆陽城門的,不過此人在吳軍中名聲不顯,能夠執掌大軍想必是依靠周凱親傳弟子的身份。”

  楊延昭想了想,道:“傳令,命張飛、王策集結四萬兵馬隨本將軍追擊吳軍,軍師和高思繼將軍留在此地接應周瑜都督。”

  “將軍這是要追殺周凱和陸峰?”姚廣孝道。

  楊延昭點了點頭,道:“沒錯,如今吳軍士氣低落,軍心不穩,陸峰雖然是周凱的弟子,能力應該是有的,但是他畢竟不是周凱,沒有辦法讓吳軍上下信服的,所以此時追擊吳軍,乃是天賜良機,如果能夠一戰擒獲周凱和陸峰,豫章就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我軍了。”

  其實楊延昭心中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的,那就是無論周瑜立了多少功勞,隻要自己能夠擒獲吳軍主帥,那麽這首功也還是自己的。

  姚廣孝想了想,也覺得楊延昭說得很有道理,而且楊延昭也是沙場宿將了,就算有問題也能從容應對的,所以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