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新老交替的鄧國政壇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0-11-29 09:09      字數:2380
  第一百五十九章:新老交替的鄧國政壇

  鄧邕今天已經年過六十了,屹立朝堂三十年,是現今朝堂的常青樹。

  鄧昇登基的時候,鄧邕是太常,九卿之一,後來鄧昇設六部,鄧邕便是吏部尚書,老相蔡封退出朝堂之後,鄧昇置三省,鄧邕就是三省之首的中書省中書令。

  不知不覺,十多年過去了,鄧邕也老了,鄧昇也不再是那個初登王位的稚嫩少年了。

  “來人,傳中書令鄧邕前來見寡人。”鄧昇道。

  “老臣鄧邕,拜見大王!”鄧邕很快就來到乾陽宮,見禮道。

  “王伯不必多禮,來人,賜座!”鄧昇笑著道。

  “謝大王!”鄧邕坐下後道。

  鄧昇拿著鄧邕的辭呈,道:“王伯,你的辭呈寡人已經看過了,不過寡人還是希望請王伯能夠留下來,再幫一幫寡人。”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鄧邕雖然能力已經不怎麽夠看了,但是作為三朝老臣,又是鄧昇的伯父,就在朝堂,也能穩定人心。

  麵對鄧昇的挽留,鄧邕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大王不必再勸了,老臣心意已決,其實,早在幾年前蔡相和黃大將軍他們退下來的時候,老臣就想著也跟著一起退的,隻不過當時大王初設三省,朝中能出任之人不多,再加上朝中王室大臣太少了,不得已之下,老臣才厚臉當了幾年中書令,如今臣已經六十有四了,年老體邁,而且朝中也是能人輩出,老臣也沒什麽好擔心,還望大王成全。”

  見鄧邕如此堅決,鄧昇一臉惋惜,道:“既然王伯如此堅決,寡人也隻好隨了王伯的意思了,隻是,一旦王伯辭去中書令,朝中有誰能夠擔當此重任呢?”

  鄧邕想了想,道:“回大王,老臣以為,門下令崔浩可擔此重任。”

  崔浩的確是合適的人選,中書令是三省之首,不可能讓下麵的官員直接上來的,這樣對崔浩和蔣琬不公平,所以隻能是崔浩和蔣琬兩人中選一個了,而兩人中,崔浩最合適。

  鄧邕離開之後,鄧昇就開始考慮朝中的一些位置了,崔浩接替中書令,那門下令呢?這是相位啊,三相之一,位高權重的,能夠接此任的隻有六部尚書了。

  “崔浩接任中書令,吏部尚書張賓接任門下令,再調江夏太守寇準入朝擔任吏部尚書,那江夏太守由誰當呢?”鄧昇喃喃道,在禦案寫下了崔浩、張賓、寇準三人的名字,現在還有一個麻煩就是江夏太守的位置了,鄧國一共就隻有五郡之地,一郡太守,那可是封疆大吏了,再上一步就是六部尚書的存在,要慎重才是。

  鄧昇想遍滿朝,都沒發現有誰能夠擔此重任的。

  “係統,寡人要召喚。”鄧昇想了想,還是從係統召喚一個出來比較好。

  “主人當前擁有爭霸點1220點,請主人側重方向!”

  “側重政治!”

  “使用100點爭霸點進行政治召喚

  第一位,三國吳國名相顧雍,武力:50、統帥:60、智力:89、政治:93

  第二位,明朝名臣王鼇,武力:39、統帥:46、智力:85、政治:92

  第三位,三國蜀國名相費禕,武力:56、統帥:78、智力:92、政治:93

  第四位,北宋名相龐籍,武力:33、統帥:45、智力:88、政治:92

  請主人去掉一人!”

  “去掉王鼇!”

  “去掉王鼇,恭喜主人獲得北宋名相龐籍,武力:33、統帥:45、智力:88、政治:92,植入身份為江夏郡西陵縣令,深受江夏太守寇準看重,當前主人擁有爭霸點1120點!”

  “西陵縣令?這個身份很不錯,本來還在想誰可以接替江夏太守的位置呢,沒想到係統這麽貼心,直接植入在西陵了。”鄧昇笑著喃喃道。

  次日朝會,鄧昇便同意了鄧邕的辭呈,並加封鄧邕為安陵侯,同時宣布有門下令崔浩接任中書令,吏部尚書張賓接任門下令,調江夏太守寇準回朝接任吏部尚書。

  江夏,西陵城,太守府。

  寇準正在收拾行李,就在剛剛,他接到了來自宛城的調令,進京接任吏部尚書。

  “老爺,你當了太守這麽多年了,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一回宛城就當吏部尚書,妾身聽說,這吏部尚書權力很大的。”寇準的妻子梁氏一邊收拾行李,一邊笑著說道。

  “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也未必是好事。”寇準搖了搖頭道。

  “老爺,龐縣令來了。”這時,管家前來稟告。

  “龐賢弟來了,快請,內堂伺候!”聽到龐籍來了,寇準很高興,連忙讓人把他請進來,然後便往內堂走去。

  寇準來到內堂,龐籍早就已經等候多時,看到寇準來了,連忙躬身道:“下官見過尚書大人!”寇準即將入朝擔任吏部尚書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整個西陵了,所以龐籍一見麵就稱呼他為尚書大人。

  “龐賢弟你這是幹什麽,你我之間何須如此?快起身。”寇準連忙扶起龐籍,道。

  “恭喜寇兄高升,真是可喜可賀啊。”龐籍笑著向寇準道喜。

  “龐賢弟客氣了,全賴大王信任,寇某方有今日,不知龐賢弟今日來所為何事?”寇準和龐籍客氣了一番之後,便詢問起龐籍的來意了。

  龐籍訕笑道:“還真是瞞不過寇兄,是這樣的,今日小弟前來除了恭喜寇兄榮升吏部尚書之外,還有一事,那就是寇兄即將離職,可是這江夏太守的位置,朝廷遲遲還沒有定下,不知寇兄可有收到什麽風聲?”

  寇準聽了之後,一副我已看穿一切的表情看著龐籍,道:“怎麽,龐賢弟有想法。”

  龐籍尷尬的笑了笑,道:“真是什麽都瞞不過寇兄啊,要說小弟對太守之位沒有想法那是假的,小弟最主要擔心的是,寇兄執政江夏這麽多年了,難得江夏發展一日千裏,如果新來的太守與寇兄政見不同,那對江夏也沒有好處是吧。”

  寇準聽得連連點頭,道:“龐賢弟的擔心也不無道理,這樣吧,待為兄回到宛城之後,一定向大王舉薦賢弟出任江夏太守,隻不過大王是否同意,那為兄可不敢保證了。”

  “多謝寇兄,寇兄大恩大德,小弟沒齒難忘!”龐籍大喜道。

  寇準笑著擺了擺手,道:“龐賢弟不必如此,以你的才能,出任江夏太守綽綽有餘,為國選才也是我這吏部尚書的責任。”

  龐籍再次道謝之後,便離開了,寇準也回去收拾行李了。

  三天之後,在西陵百姓的夾道送行之下,寇準離開西陵,前往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