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天下大勢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0-11-14 09:09      字數:2301
  第一百三十章:天下大勢

  立儲的問題,讓鄧昇很頭疼,最後鄧昇決定,還是一扛到底,死也不鬆口,撐到鄧尊長大再說,不過為了轉移矛盾,鄧昇決定明年找個國家打一下,讓這些大臣有點事做才行。

  乾元十一年到乾元十二年的六月,天下發生了很多大事,也改變了天下的格局。

  首先是趙燕之戰落下帷幕,樂磊戰死,葬送了燕國最後的希望,如果不是後來楚魏大戰,吸引了趙國的注意力,燕國恐怕早就完蛋了,現在也隻能躲在遼東苟延殘喘了。

  齊國這一年收獲也很大,有了魏國的配合,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宋國,得到了了濟北郡,雖然這樣有點要失去楚國這個盟友的趨勢,不過齊國便是不在乎,楚國現在都自顧不暇了,如果不是礙於多年親密戰友情,齊國都想對楚國下手了。

  而中原,魏國一波雄起,狠狠地教訓了一下楚國,奪取了大半個魯郡,又把齊楚聯盟搞垮了,現在的魏國儼然成為了中原老大,而楚國,輸了兩場之後,有些一蹶不振了,這也沒辦法,國內軍方大佬被魏國吊打,這讓楚國以後怎麽混啊,而且還順帶把小弟陳國也坑了一波,搞得陳國現在想著要不要換大哥呢。

  而在關中,秦漢隴關之戰最終也以漢國退兵而結束,漢國實在是打不起了,秦烈等人突襲關中,把漢國禍禍得太厲害了,雖然兵馬並沒有多大的損失,但是糧食方麵,多處糧倉被毀,直接讓漢國回到解放前,沒有幾年的積累,很難有作為,而且沒了隴關的漢國,西麵就好像被撕開了一道口子,從此以後,秦國鐵騎可以隨意出入關中,為了關中的安寧,漢國也不得不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西線,再想逐鹿中原,希望不大了。

  而秦國,本身就是處於涼州貧瘠之地,在隴關和漢國糾纏那麽久,對國力不強的秦國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幸好最後還是將隴關牢牢的握在手中,不然打這一戰就虧大了,不過這一仗,也把秦國多年的積累打完了,又得休養生息好些年了,而且秦漢之間的戰事肯定還有得打。

  吳國和鄧國一樣,在去年都遭受了洪災,不過人家吳國也是老牌強國了,底蘊比鄧國厚得多,很快就恢複過來了,看法楚國被魏國揍得這麽慘,打算來一波落井下石,正在籌謀著再打九江呢。

  湘國還是老樣子,與世無爭,仿佛這個天下發生的事都與它無關一樣,不過也幸好湘國沒啥動靜,不然鄧昇還頭疼了,倒不是鄧昇怕湘國,而是南郡本身就是災區,如果湘國這個時候進犯,就算打贏了,對南郡也沒有好處的,而且好不容易恢複的民生可能又會遭到破壞。

  天南的越國和南國則是大幹一場了,不過在天下人眼中,隻不過是兩隻菜雞互啄而已,成不了氣候。

  說起來,越國和南國原本是一對兄弟的,他們的祖先都是趙佗,當年秦統六國,南下開辟嶺南,趙佗便隨任囂南下,任囂死後,趙佗便成為了嶺南秦軍的最高統帥,後來秦朝滅亡,楚漢相爭,趙佗也沒有什麽大動作。

  垓下之戰後,諸國複起,趙佗看準時機,自立南越王,並北上占據會稽,西進奪取南中,形成了南北雄長數千裏的國家,趙佗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將自己的二兒子和三兒子派到了會稽和南中。

  趙佗活得時間太長了,把所有的兒子都熬死了,最後隻能由孫子趙胡繼承王位,二兒子和三兒子的後人不甘臣服,直接聯合起來,一起進攻番禺,最終番禺被破,趙胡戰死,二兒子和三兒子的後人直接瓜分了整個南越國,以南海、蒼梧為界,分成南國和越國,其中南國都滇池,越國都永寧,後來為了北上和吳國爭霸,把都城遷移北上至山陰。

  兩個兄弟國起初關係還是不錯的,畢竟曾經都是親密戰友,一起幹掉了老大一脈,不過後來南國覺得越國占據了老祖宗趙佗留下的最精華的土地,而自己則是隻分得南中這樣的破地方,心有不滿,想要和越國商量,重新分配,越國當然不肯了,這又不是小孩子玩泥巴,哪能說重來就重來的,結果,曾經的兄弟,也是反目成仇了,動不動就幹一架。

  蜀國還是一如既往,躲在巴蜀這個地方,一動不動的,除了時不時去漢國的漢中耍耍,其他的時候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在外人看來十分無趣,但是蜀國人卻是玩得很開心,聽說最近蜀王年邁,幾個兒子鬧得有點凶,看來一波內亂免不了了。

  最後就是鄧國了,雖然有些騷亂,但是鄧昇的小日子也是過得有滋有味的,除了孔侑這些老家夥時不時提出立儲這樣的糟心事,日子還是不錯的,洪災帶來的影響也在慢慢恢複,總體來說發展還是不錯。

  乾元十二年八月,李師師為鄧昇生了一個兒子,老五的出世讓鄧昇更加高興了,鄧昇親自取名鄧輔,這個名字也是對這個兒子的期望很大的,希望他能夠成為輔國重臣。

  不過,北麵潁川突如其來的戰事,將鄧昇的好日子給打破了。

  原因就是,魏國自從擊敗了楚國之後,膨脹了,總想找個人練練手,秀秀肌肉,北邊的趙國是盟友,而且趙國實力太強,不好弄,西麵的漢國也是盟友,而且人家有函穀關這樣的雄關在,魏軍很難打進去,無趣,至於東邊的楚國和齊國,剛剛揍了楚國一次,還沒過幾個月,不好又打,而齊國,畢竟不久前才愉快的合作了一波,這個時候打人家,顯得有些不厚道。

  所以千挑萬選的,就選中了鄧國,首先,鄧國這些年膨脹得有些快,魏國都有些眼紅了,而且鄧國去年剛剛受了災,現在正是虛弱的時候,不打,都對不起自己了。

  於是在郚鄉城之戰結束還不到兩個月,魏王便以大司馬龐廓為主將,上將軍魏布、上將軍司馬嵩為副將,帶上商洛、尉遲鑫、歐陽恪、越昭、蘇安、封逵、鍾商、陳豐這些金牌打手和褚非這個狗頭軍師,帶著二十萬兵馬攻打潁川。

  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潁川的薛仁貴猝不及防的,被龐廓打得灰頭土臉的,直接丟了鄢陵城,被迫退守長社城,幾番辛苦之後,總算是勉強遏製住龐廓的攻勢,不過由於薛仁貴手裏的兵馬還不到人家的四分之一,差距有些大,不好打,薛仁貴隻好派人去宛城求援了,希望鄧昇趕緊派人來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