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論功行賞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0-11-13 00:26      字數:2454
  第一百一十三章:論功行賞

  這一次,鄧昇沒有親自去迎接,而是派了三省高官去。

  宛城外,中書令鄧邕牽頭,左右站著門下令崔浩、尚書令蔣琬。

  “見過鄧相、崔相、蔣相。”嶽飛來到鄧邕、崔浩、蔣琬跟前,翻身下馬道。

  作為三省之首的鄧邕笑著道:“嶽將軍有禮,本官和崔相、蔣相奉大王之命,迎接嶽將軍和三軍將士班師回朝,另外,今夜大王會在景陽殿,大宴群臣。”

  嶽飛笑了笑,感動道:“大王如此厚愛,嶽飛愧不敢當,倒是勞煩三位大人親自來迎接,當真讓嶽飛有些受寵若驚啊。”

  蔣琬也笑著道:“嶽將軍說笑,此次伐漢,嶽將軍功勳卓著,我等三人在後方坐享其成,本就感到慚愧,如今嶽將軍和將士們得勝回朝,就算大王不說,我們也要來迎接將軍的。”

  “好了,嶽將軍,你看這麽多百姓都在這裏,我們就不要再閑聊了,萬一耽誤了百姓們的事,大王怪罪下來就不好了。”崔浩道。

  嶽飛等人點了點頭,便進城了。

  當晚,鄧昇在景陽宮大宴群臣,君臣同樂,好不熱鬧。

  次日朝會,鄧昇便要對此戰的有功之臣論功行賞了。

  鄧昇高坐王座,道:“諸卿,去年,寡人派遣兵部尚書蘇弘出使長安,欲與漢國重修舊好,可是漢國不識好歹,竟敢驅逐我朝使者,這讓寡人十分憤怒,為了挽回我大鄧之顏麵,同時也是為了給漢國一個教訓,讓漢國知道,我大鄧不好惹,於是在今歲三月,寡人以車騎將軍嶽飛為主將,統帥我大鄧十五萬精銳討伐漢國,今日功成,寡人自當兌現當初之承諾,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

  “大王英明!”眾臣拜道。

  這時,內侍拿出一份詔書道:“奉天承運大王詔,曰:”這個時代本沒有這句話,原因是鄧昇深受後世電視劇的毒害,總感覺沒有這句話,不得勁,於是就安排上了。

  “車騎將軍嶽飛為伐漢大元帥,統帥三軍,加封其為博望侯,授兵部尚書銜,副帥李秀成,協助主將,加封安夷將軍,位同安字位,授子爵。”作為大軍正副主將,首先受到封賞的就是嶽飛和李秀成了,而嶽飛這個兵部尚書銜並不是要去當兵部尚書,而是格外多領一份俸祿而已。

  “為了更好的封賞眾將,寡人特在征字位之下,平字位以上加鎮字位,安字位以下,雜號以上加定字位。”

  “偏將軍秦烈、驃姚將軍羅成、偏將軍張蠔,統帥偏師突襲長安,為伐漢大勝奠定基礎,功莫大焉,加封秦烈為定西將軍,羅成為定北將軍,張蠔為驃姚將軍。”這三個人就真的牛逼大發了,如果沒有他們在關中大顯神威的話,這場仗都不知道要打多久呢。

  “偏將軍李存孝,武關下力挫漢國第一猛將許傑,揚我大鄧國威,特加封其為飛虎將軍。”李存孝一戰敗許傑,打得漢軍膽寒,功勞不小。

  “其餘諸將,雜號將軍以下,皆官升一級,雜號將軍以上皆賞千金,加一年俸祿。”鄧昇原本也打算對這些大將一一封賞的,可是奈何軍中職位有限,隻能賞錢了,再說了,這次他們也沒有多大的功勞,主要的還是秦烈、羅成、張蠔三個打的。

  “隨軍軍師蘇弘、程昱,戰時出謀劃策,賞千金,加俸祿一年。”這兩個軍師這一次作用也不是很大,賞點錢也是可以了。

  “此次出征之將士,除該有之賞銀以外,皆加三個月俸祿。”

  內侍念完之後,眾臣高呼萬歲。

  鄧昇笑著道:“諸位將軍,或許會有些人覺得此戰甚是無聊,大多的將軍都沒有顯出真功夫,因此得到的封賞不多,不過不要緊,天下還大著呢,有的是機會建功立業,隻要眾將一心,我大鄧定會成為當世最強!”鄧昇原本是想說這天下總歸我大鄧所有,但是擔心這話一出,讓諸國看清楚了鄧國的野心,群起而攻之就不好了。

  鄧昇這番話一出,讓原本對此次大戰沒有機會出手的大將們都熱血沸騰的,現在隻不過打了一個漢國,還有這麽多國家,還怕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嗎?

  見將眾將心中的不快去掉之後,鄧昇便繼續道:“此戰陣亡、受傷之將士,三省六部之官員定要做好撫恤工作,斷不能讓我大鄧的勇士,流血又流淚,如有敢貪墨將士之錢財,定斬不饒!”說到這裏,鄧昇的眼神淩厲了幾分,在前世,他最討厭的就是貪官,特別是貪墨軍人賣命錢的人,對於這樣的人,鄧昇是絕對不會姑息的。

  “大王萬年!”眾臣又一次拜道。

  散朝以後,鄧昇留下秦烈、羅成、張蠔三人。

  鄧昇看著眼前三人道:“這一次,你們做得很好,敢直接翻越八百裏秦川,硬生生的走出一條路來,你們可謂是古今第一人了。”

  “大王謬讚了,臣等愧不敢當!”秦烈三人謙遜道。

  鄧昇笑了笑,道:“這一次留下你等,是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們的。”

  “還請大王示下!”

  “我大鄧深處南方,一直戰馬緊缺,到現在都沒有成編製的騎兵,導致難以逐鹿中原,此次漢國送來六萬匹戰馬,再加上我大鄧的騎兵,足以建立一支鐵騎,因此寡人想將此事交給你們,不知你們可有信心?”鄧昇笑著道。

  秦烈三人對視一眼,大喜道:“臣等有信心,謝大王信任!”

  “有信心就好,六萬匹戰馬,按照一人三馬的標準,剛好可以組建兩萬騎兵,其中五千重甲騎兵,一萬五千輕騎兵,寡人賜名龍驤騎,以秦烈為主將,羅成、張蠔為副將,其中羅成為輕騎兵統領,張蠔為重騎兵統領,另外燕雲十八騎也編入龍驤騎,至於龍驤騎的人選,由你們在各軍挑選。”鄧昇是打算組建一支類似虎豹騎一樣的鐵騎,至於重甲騎兵的裝備,有百煉鋼技術在,問題不大,不過就是太費鐵可,所以隻能組建五千,多了怕撐不起,而燕雲十八騎可以說是羅成家兵了,鄧昇也沒有打算將他們單獨分開的意思。

  “是,大王!”秦烈三人很高興,甚至比他們此次得到的這麽大的封賞都高興,在鄧國,能夠獨領一軍的人就隻有坐鎮江夏的楊延昭、坐鎮南郡的常遇春、坐鎮析縣的李秀成、坐鎮潁川的薛仁貴,還有李嗣業的陌刀軍和高順的陷陣營。

  曾經的嶽飛也是其中一員,不過隨著大將軍黃標的隱退,他也就被鄧昇召回宛城,接手黃標手上軍務,雖然說是統帥三軍,但是沒有鄧昇的命令,嶽飛是沒有辦法調動一兵一卒的,而他們三人能夠獨領一軍,而且還是鄧國唯一的騎兵,論實權,在絕大數人之上了,他們又怎麽會不高興呢。

  而且作為鄧國唯一的騎兵,日後出征就少不了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也比別人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