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意外之喜(3/10)
作者:第一長江      更新:2020-03-13 07:56      字數:2323
  從精武英雄開始最新章節

  既然已經選擇了臣服,翟讓也很快找準了自己的位置。

  他勸說道:“國公,雖然李密掌控了滎陽,但是在瓦崗,我依舊有著許多忠誠的部下。我認為,接下來應該盡快召集他們,以免被李密各個擊破。”

  李逸之搖頭一笑,說道:“翟將軍,你忽略了一點,在李密心中,你現在已經是死人了。如果不是我出手,翟將軍認為這世上,還有誰可以救得了你?”

  翟讓搖了搖頭,更加感激道:“翟讓再次謝過國公的救命之恩。”

  李逸之無語,他說道:“我的意思是,與其你暴露出來,還不如讓李密認為你就是一個死人。唯有如此,他才會肆無忌憚的排除異己,鞏固自身地位。至於你的那些部下,即便他想要收拾,也會在局勢穩定之後再說,以免落下不仁的名聲,甚至弄得瓦崗軍大亂。”

  李密是個誌在天下的人,自然極為愛惜羽毛。

  既然翟讓已死,那翟讓的那些舊部,自然也就翻不起什麽大浪來了。

  畢竟都是瓦崗寨的實力,隻要翟讓的舊部們不跟他對著幹,李密是絕對不會趕盡殺絕的,最多壓製他們的升遷,或者逐步架空。

  翟讓點點頭,覺得李逸之的話很有道理。

  李逸之繼續說道:“如此,那我們的機會就來了。隻有李密放心了,他才會大力出手,排除異己,提拔自己的親信,從而以最快的速度掌控瓦崗軍。可是據我所知,像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等人,雖然能征善戰,但卻都不是你們兩人的心腹,你覺得李密會繼續讓他們掌權麽?”

  翟讓搖頭,說道:“絕對不會。李密此人看似仁義,實則最為陰毒;看似大度,實則最為量小。”

  李逸之輕笑道:“李密要鞏固自己的權利,他排除異己,就等於是自廢武功,而我們便要乘機吸納這些人,好增強實力。對於你的那些舊部,你可以暗中手書給他們,令他們跟李密虛與委蛇,以免他們真的投降了李密。”

  翟讓連忙點頭,心中其實明白得很。

  如果他真的死了,那他的那些舊部,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會選擇投靠李密。

  李逸之說道:“這裏的事情,接下來就交給你了,盡量把所有被排擠的人才都要拉攏到。我等會便會回江都,調集大軍北上,屆時你召集舊部,與我在譙郡會師。”

  譙郡也就是今天的亳州,往西北四五百裏便是滎陽,也就是近鄭州的位置。

  如果李逸之能夠和翟讓會師於這裏,那基本上可以分裂原瓦崗三分之一多的疆域。

  翟讓應諾,隨後兩人便分開了。

  在李逸之離開之後的幾天,翟讓很快就匯合了逃出來的屠叔方,以及還未離開的翟嬌。

  為了讓李密相信自己已死,翟讓讓翟嬌配合著他演了場戲,就是找了個和他容貌有些相似的人埋了,並且讓她頭戴孝布。

  李密得到消息後,果然是鬆了口氣。

  既然翟讓已死,那他就徹底沒有顧忌了。

  為了趕在李逸之在平地江南後,準備北上前掌握絕對兵權,李密用非常直接的手段,連連罷免了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單雄信等大將。

  當然,也不是徹底不用他們,畢竟李密還沒有昏聵到這個地步,他隻是把他們調到後方,訓練士兵,等有了大戰再讓他們出戰。

  本來因為奪權之事,秦叔寶等人就覺得李密不足以效忠了,現在對方還罷免了他們的兵權,心中就更是下定決心要離去。

  正好,翟讓讓人秘密找上了他們,在得知翟讓未死,還投靠了李逸之之後,他們幾乎想也沒想地就答應了下來,決定投靠李逸之。

  讓李逸之意想不到的驚喜是,不僅僅是他招攬到了這麽多曆史名將,還因為秦叔寶等人在軍中威望極重,隻要他們振臂一呼,便可斬殺替換他們的大將,從而帶走軍隊。

  …………

  李逸之一路急趕,終於在第三天早上,趕回來揚州,然後便召見了田文等人。

  至於王通,目前還在路上。

  李逸之問道:“我離開的這大半個月時間裏,朝堂內外可都還好?”

  田文匯報道:“各方麵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昨天我們接到李將軍的奏報,稱已經基本上平定梁國了,他現在正在按照你先前製定的軍事製度,在各地建立折衝府,安定地方。至於羅將軍,他前段時間剛擊敗了朱桀,如今正在追擊中,相信要不了多久,也會再有捷報傳來。”

  李逸之大喜,說道:“如此甚好,這樣我們也可以抽調出兵力北上了。”

  田文喜色問道:“已經救下翟讓了?”

  李逸之點頭,說道:“不錯,如今他正在秘密召集舊部,我準備率軍北上,與他們內外夾擊,在譙郡會師,從而在北方釘下一個釘子。這樣,田先生,你稍後飛鴿傳書李將軍,看他那裏能夠抽調出多少兵馬,盡快調回江都,我有大用。”

  “好!”

  田文點頭。

  接下來,李逸之又詢問了朝廷中各方麵情況,發現都沒有什麽大問題,一切都在按照他定下的製度在運行。

  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和東冥派的合作。

  不過這事急不來,兵工廠沒有個兩三個月,是無法投入生產的。

  四天後,李逸之接到了李靖的回信,稱已經抽調出了十萬兵馬,調回江都。

  而李靖自己,則還需要坐鎮江南,暫時無法北上。

  大軍行軍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快到那裏去,李逸之想要率軍北上,至少還得等上半個月的時間。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李逸之在第五天的時候,接到了翟讓傳來的飛鴿傳書。

  翟讓在書信上說,他已經招攬到了秦叔寶等人,並且他們隨時都帶走各自的部下,加起來足有近五萬。

  如果再算上他自己的舊部,那就是十多萬人了,占了瓦崗三分之一多的兵力。

  李逸之大喜,這可真是個意外驚喜的。

  未免夜長夢多,他如今也沒有時間再等十萬大軍了,李逸之準備率領淮河邊上的駐軍北上,大約三萬人。

  同時,他現在的目標,也不再僅是譙郡了,而是許昌。

  許昌位於滎陽以南大約百裏的地方,地裏位置極為重要,等他和翟讓等會師後,從江南調回來的十萬大軍,也差不多趕到了。

  屆時在許昌屯聚二十多萬大軍,隨時可以北上,一舉滅掉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