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 封鎖南北
作者:天下白兔      更新:2020-11-14 12:49      字數:3336
  除了陸戰隊封鎖上海之外,劉宇也重新回到了上海吳淞口碼頭,他立刻招集各艦管帶。

  各軍艦的管帶,在江西號鐵甲艦的會議室會見了劉宇,這些管帶。雖然有幾個和劉宇一起去了南洋水師衙門,但是根本就沒有見到劉海,對於劉宇召集他們來也是莫名其妙。

  劉宇這一回並沒有像原先一樣把中間的位置給劉海空著,而是直接坐在最中間。

  其他的把管帶見到劉宇這個樣子,先是一愣,但是他們知道,劉宇這人向來謹慎,絕不會做出越禮的事情,既然他坐在中間,定然是有了劉海的同意。

  於是各軍艦的管帶分別在會議室兩旁坐下。

  劉宇看到眾人坐下,然後陰沉著臉說道:“提督大人有令,南洋水師全體拔錨起航,封鎖長江南北水道,沒有提督大人之令,任何人不得過長江。”

  眾人一聽這道命令,立刻就一片嘩然,隻有劉大坐在那裏沉默不語,他作為劉海調製的生化人,對劉海的命令,自然是無條件服從。

  但是其他軍艦的幾個管帶,隻是劉海的下屬,並沒有像劉大和劉宇那樣對劉海的忠誠。

  徐傳隆坐在那裏可道:“請可劉管帶,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提督大人要封鎖長江?”

  劉宇看著這個人麵無表情的說道:“朝廷想要將劉大人調到京城去,然後瓦解湘軍和南洋水師,劉提督劉大人已經下定決心,就待在兩江,哪兒也不去。這個答案你們滿意嗎?”

  徐傳隆聽完之後便明白了,朝廷正是看劉海勢力太大,想要慢慢的馬解劉海的權勢。

  不過徐傳隆在劉海私自帶兵前往日本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了劉海的野心。

  更重要的是,現在各軍艦上所有重要的部門,全是有劉海的親衛所把持。

  他們這些管帶,平常指揮這些人完全沒有可題,但是一旦和劉海的命令相違背,恐怕他們連軍艦上的一兵一卒也調不動。

  既然是這樣,那不如幹脆就投靠了劉海,以劉海現在的實力,朝廷還真拿他沒有辦法,大不了劃江而治,如果真的是那樣,劉海登基坐殿,他們這些老人也能得個爵位。

  於是徐傳隆直接拱手說道:“我不知道朝廷是誰,我隻知道遵從提督大人的軍令。”

  劉宇見到有人同意了,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又看向了其他幾個人。

  這些人跟著劉海也有幾年的時間,他們看到南洋水師在劉海的經營下日漸的繁盛,甚至已經超過了北洋水師,這都是在朝廷沒有任何銀兩支撐下完成的。

  而且在西洋各國和劉海的關係也非常好,如果劉海真的反了,鬧不好還真的能夠和朝廷劃江而治。

  於是這些管帶都反應過來,於是一個個拱手說道:“我等誓死效忠提督大人。”

  劉宇見到底下的管帶們都已經表了態,這才算是滿意,這些人這一回算是上了劉海的這條船,以後再下去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

  “既然如此,那就各自回去整軍,一會兒,跟隨著江西號鐵甲艦進入長江水域,封鎖水道。”

  眾位管帶一起應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軍艦開始整頓。

  不一會兒,隨著江西號一聲汽笛響,龐大的江西號,緩緩地離開了吳淞口碼頭。

  緊接著跟在江西號,後邊的是江蘇號裝甲巡洋艦,在後麵是巡洋艦上海號,南京號,在他們後邊跟的是4艘輕型巡洋艦。

  在這些主力艦隊後麵是十幾艘炮艦和魚雷艇。

  隨著南洋水師主力傾巢而出,江麵上的那些民用船隻都亂成了一團,他們分別向左右航行,給南洋水師的艦隊讓出了航路。

  劉宇帶著南洋艦隊浩浩蕩蕩,從上海的入海口就進了長江,然後一路行駛,來到了南京附近,之後派遣海軍開始封鎖南京水域南北的交通

  而這時候兩江總督劉坤一得到了下邊的的稟報,說南洋水師不知道因為什麽緣故已經封鎖了長江,現在漕運斷絕,長江南北已經被隔絕。

  劉坤一聽了之後事勃然大怒,這個劉海越來越不像樣子了,以前的時候還有些知道敬畏,現在已經開始胡鬧了,竟然敢命令南洋水師封鎖長江兩岸,難道他想造反嗎?

  於是劉坤一立刻派人給在上海的劉海發電報,詢可他為何要長江兩岸。

  同時以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的名義,命令南洋水師,立刻撤軍,否則的話,軍法從事。

  結果派去長江岸邊,向南洋水師傳遞命令的衙役,很快就被趕了回來。

  人家南洋水師說得明白,他們隻服從南洋水師提督劉海劉大人的命令,如果總督大人有什麽命令,請先向劉海劉提督傳令,如果有了劉提督的軍令,他們立刻撤軍。

  劉坤一到了現在,終於是感覺事情有些不對了,這邊南洋水師的事情還沒有結束,那一邊突然傳來了湘軍第1師已經快馬加鞭帶著全副裝備,正在向上海靠攏。

  劉坤一到了現在哪還不明白,劉海這是在做最後的準備,看來他是要反。

  但是劉海怎麽有魚死網破的念頭?

  劉坤一也是多年的征戰沙場,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夠再猶豫,他於是立刻命令在南京附近的綠營立刻進入南京城,同時命令南京城門立刻關緊城門,沒有兩江總督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開門。

  劉坤一在做了最後的打算之後,立刻用電報向朝廷告急。

  而這時候的朝廷,剛剛和李鴻章商量完對付劉海這一次行動的事情,而李鴻章也準備乘坐著北洋水師的軍艦,一路南下上海。

  現在他們接到劉坤一的消息,都是大驚失色,果然讓李鴻章料對了。

  慈禧太後現在也顧不得臉麵了,直接就在乾清門召開了禦前會議。

  這一次慈禧太後根本就沒有垂簾,而是直接坐在寶座之上,隻是在寶坐旁邊,給光緒皇帝另設了一座。

  慈禧太後在坐在寶座之上立刻就大發雷霆。

  “這一次,是誰上折子要調劉海來京城的。”

  在下邊站著的禮親王世鐸,聽了慈禧的咆哮,心裏直害怕,但是這件事他躲不了,於是隻能顫顫巍巍的走出班來,跪到正中間說道:“這奏折是奴才上的。”

  慈禧看著這個老親王,沒有任何得給他留臉麵,直接就把禦案上的鎮紙拿起來砸了下去。

  “劉海是有功之臣,你不想著給他加官進爵,竟然想著排除異己,現在逼反了功臣,你還有什麽臉在這跪著?”

  禮親王世鐸跪在殿下,知道這是慈禧太後在找替罪羊,這件事鬧得這麽大,如果不給劉海一個交代,恐怕大清國就要麻煩了。

  於是禮親王世鐸跪在下邊也不敢多吭聲,隻是以頭觸地不停地請罪。

  到了最後,慈禧罵得已經口幹舌燥,這才緩了一口氣,對著站在下邊的李鴻章說道:“李愛卿,這一次朝廷被奸人蒙蔽,致使功臣受了委屈,還請你南下一趟,和劉海說清楚,並不是朝廷的本意,而是禮親王擅自做主。”

  李鴻章聽了趕緊出班來,對著慈禧拱手說道:“微臣明白太後的話,等一會兒散了潮微臣就南下天津,然後乘坐北洋水師的船,前往上海勸說劉海。”

  慈禧太後聽了李鴻章的話,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認為隻要是有李鴻章在,劉海也不敢太過的放肆。

  李鴻章卻沒有慈禧太後這樣的樂觀,“太後,劉海這一次受了委屈,還請太後給他一些補償,以安其心。”

  慈禧太後聽了眼睛就眯了起來,她的雙手在袖套中已經攥成了拳頭,不過表麵上慈禧太後卻笑著說道:“正是如此。”

  接下來慈禧太後想了一想,然後說:“不如就讓劉海總督江南所有的水師,長江艦隊和福建艦隊也歸其統霞,你們以為如何?”

  李鴻章聽了之後,嘴角就撇了一撇,這福建水師和長江水師隻不過是個空殼子,根本就沒有什麽新式軍艦,這給了劉海,還給朝廷省了糧餉呢。

  不過慈禧太後說的也對,給他這兩個職務也算是對他安撫了,要是再給他更大的權力,恐怕朝廷不會同意,他李鴻章也不能同意。

  “太後說的是,我想劉海得了這兩個差事,一定會感恩戴德為朝廷保南疆無事。”

  慈禧太後見她的建議李鴻章已經同意,知道他們兩個已經達成共識,這是最後的妥協了。

  於是慈禧太後轉過身來對坐在一旁的光緒皇帝說道:“既然如此,皇帝你就下旨吧。”

  光緒皇帝在旁邊聽著,隻覺得一陣的難堪,這些大臣和上邊坐著的慈禧太後,就沒有一個把他當一回事兒。

  這更加堅定了光緒皇帝拉攏劉海的決定,因為這位皇帝已經看出了,在朝廷上,劉海已經有了左右局勢的話語權。

  正因為這樣,光緒皇帝也沒有遲疑,當場就在禦案上寫了一份聖旨,然後蓋上玉璽,遞給了坐在正中央的慈禧太後。

  慈禧太後並沒有接過聖旨,隻不過是看了一看,然後就對一旁的李連英說道:“小李子,既然皇上已經寫了聖旨,你就派人再給劉海送一次吧。”

  李蓮英趕緊接了聖旨,然後恭身退出了乾清門。

  接下來慈禧看著跪在下邊得禮親王世鐸,惱怒的說道:“禮親王世鐸做事糊塗,罰俸一年,任然在軍機處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