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漢廷暗湧
作者:仗劍至天涯      更新:2021-03-25 21:56      字數:2237
  網 ,最快更新回到三國戰五胡</a>最新章節!

  德陽殿。

  “誰能告訴朕,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劉宏臉上帶著怒氣,手中拿著一卷竹牘,憤怒的看著在場群臣,語氣激動的說道。

  “為什麽好端端的幽州之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該死的契丹大軍,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依照著此前對戰塞外異族的經驗,橫行塞外之地的應當是鮮卑異族,而幽州邊疆之地,活躍的應當是烏丸各部。

  可是從幽州邊疆之地傳來的消息,這突然冒出來的契丹大軍,不僅輕鬆擊潰了丘力居所聚烏丸各部,甚至連烏丸高層盡數戰死。

  而這對契丹大軍來說,僅僅隻是一個開端,短短數日的時間,遼西、遼東屬國、遼東之地,全部都遭遇了契丹大軍的進攻。

  甚至於毗鄰幽州長城防線的遼西之地,多數皆已被契丹大軍攻破,致使大量地方黎庶不斷湧進。

  麵對劉宏的質問,聚集在朝中的大將軍何進、司徒崔烈、司空張溫、太尉袁隗等,盡數都低首不言。

  因為不清楚這來曆不明的契丹大軍,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麵對這等危急時刻,他們一時間也不知該怎麽辦了。

  見群臣皆不言語,盧植此時走出來,垂首行禮道:“陛下,今幽州邊患驟生,為幽州黎庶慮。

  我漢室當盡早譴派大軍,固守長城防線,確保這來勢洶洶的契丹大軍,不會攻破長城防線。

  一旦說長城防線被攻破,恐幽州、冀州等地,將會遭受這契丹大軍的衝擊,屆時我漢室社稷危矣啊!

  劉宏在聽到這裏,隻覺得腦袋一震眩暈,怎麽可能,這幽州邊疆之地的局勢,竟危急到這等地步了?

  回想起一年前爆發的黃巾賊亂,那該死的張角,蠱惑眾生,對漢室八州之地,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即便是到今日,在冀州、青州、兗州等地,依舊存在著小股難以平定的黃巾餘孽。

  司徒崔烈此時說道:“盧尚書,你所言未免有些太過於危言聳聽了吧,這不知名的契丹大軍,難道真有這麽大的威脅嗎?

  要知道此次受到衝擊的地方,不過是我漢室苦寒之地,本身在這些地方,所駐兵馬就沒有那麽多。

  麵對這突然發生的戰鬥,在所難免的會出現一時潰敗,所以根本就無需朝廷,譴派出大軍鎮壓。

  隻要幽州各郡,能夠抽調出部分兵馬,對幽州邊疆進行固守,如此便可迅速穩定這激變的局勢。

  崔烈此言一出,讓原本還算寂靜的朝堂,此時變得紛雜起來,沉默不言的左車騎將軍皇甫嵩、盧植、楊賜、黃琬、蔡邕等人,此時俱眉頭微蹙。

  這都到了什麽時候,居然還想著搞什麽陰謀,豎子,當真是該死啊!

  崔烈出身乃冀州安平縣人士,崔家在冀州擁有著不小的名望,乃有數的士族,然崔烈成名卻是在幽州。

  為了確保家族榮光,崔烈花了五百萬錢,換來本屬於袁隗的司徒之位,今屬三公之列,然似崔烈這樣的手段,卻使士族所不齒。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對於這樣的情況,崔烈心中一直想通過一些手段,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似今日反對盧植之言,其實隻是崔烈的一個計謀。

  按照崔烈的想法,不讓朝廷此時譴派兵馬,是為了讓幽州邊疆之局,能夠進一步糜爛下去。

  待到形勢更加危急之時,他便會舉薦崔家門下武將,屆時統率重兵,一舉蕩平這該死的契丹大軍。

  似這樣的手段,在不久之前,崔烈便已進行過一次,隻是麵對議郎傅燮的反駁,使得他的謀算並未達成。

  今日幽州之局到了這等程度,崔烈一心隻想為自己謀取利益,這引起朝中不少人的反感。

  左車騎將軍皇甫嵩,神情嚴肅,走出道:“陛下,司徒之言,實屬一派胡言,自遼西郡守章明,戰死前所呈奏疏。

  此次來犯我漢室邊疆之地的契丹大軍,絕非是一時興起,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戰爭,倘若朝廷這個時候,不盡快譴派大軍平定邊患。

  等這支契丹大軍,接連攻克遼西、遼東屬國、遼東等地,屆時我幽州邊疆之地,將會麵臨多麵進攻的威脅啊!

  本誌在必得的崔烈,在聽聞皇甫嵩之言,那臉上流露出陰沉的神情,豎子,竟敢在這個時候,破壞老夫的大計!

  太尉袁隗此時說道:“陛下,左車騎將軍所言甚是,今幽州邊患橫生,而朝廷在幽州並未譴派大臣坐鎮。

  倘若局勢進一步糜爛下去,恐對我漢室來說,那並非是件好事啊。

  一旦契丹大軍突破我漢室邊疆之地,恐不僅幽州、冀州會出現威脅,甚至於司隸重地,都會受到威脅啊!

  當初崔烈不尊士族奉行的規則,暗中撬走自己的司徒之位,這使得袁隗心中非常不滿,雖說後來依靠袁氏之威,加之向劉宏獻了數百萬錢,這使得袁隗從司徒之位下來後,順勢便當上了太尉。

  因為呂布的出現,使得目下漢室的局勢,相比較曆史軌跡中的事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錯綜複雜的局勢,使得士族之間的明爭暗鬥,也漸漸地開始加劇。

  為了能夠獲取最大的利益,一方麵他們暗中鼓動大將軍何進,與勢力不斷旁大的十常侍鬥爭。

  另一方麵為了確保自身地位,他們內部之間也是紛爭不斷。

  對於這樣一種情況,遠在美稷一域的呂布,對此卻並沒有任何感官。

  畢竟接下來出現的危局,是朝中這些醉心於權謀的士族大臣、豪強大臣,所難以想象的存在。

  目下就因為一場幽州之亂,為了能給自己謀取到最大的利益,朝中的大臣紛紛出手,至於說那些慘死的地方黎庶,他們根本就沒有放在過眼裏。

  麵對朝堂之上,這種紛亂局麵,這使得劉宏心中很是憤慨,以至於在爭吵到最後,劉宏憤然離朝!

  獨留下那些針鋒相對的朝臣,繼續在這朝堂之上爭吵。

  但是如何解決幽州邊患,又是漢室必須要盡快解決的事宜。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