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各方雲動,利益至上
作者:仗劍至天涯      更新:2020-11-27 00:10      字數:2114
  網 ,最快更新回到三國戰五胡</a>最新章節!

  袁府。

  “今日這朝堂之上,國家,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講出那樣的話,恐這心中對那呂布,已經生出了好感。袁隗神色間帶有凝重,看向一旁端坐的袁基,語氣嚴肅的說道。

  “士紀,依照你心中的想法,我袁氏接下來應當如何去做?雖說這呂布出身卑微,但其才能實屬不凡。

  “倘若這呂布能為我袁氏所用,那本初、公路他們,也無需聚在何進這剛愎自用的屠夫左右。講到這裏的時候,袁隗那神色間流露出幾分輕蔑。

  袁氏一族,門生故吏無算,四世三公之名,那更是名揚漢室內外,然袁氏根基皆在漢室官場之上,而近些年這朝堂之上,所鬧出來的眾多風波,使得袁氏當代執宰袁隗,敏銳的察覺到兵權的重要性。

  可是這時候的漢室,並不像十餘年後的漢室,雖說疲態已生,但漢帝之威,那依舊是吊炸天的存在。

  盡管說不能將袁氏一族連根拔起吧,畢竟盤踞在漢室這麽多的門生故吏,使得袁氏一族背後積攢的底蘊,那是非常強大的存在,可如果這漢帝搞一波類似於黨錮的行為,用在他們袁氏一族身上,那依舊會讓袁氏一族顯得非常被動。

  正是基於這複雜的朝堂紛爭,使得袁氏一族分落棋子,袁隗、袁基等人,以袁氏之名立於朝堂之上,袁紹、袁術等人,以袁氏後生之名暫投大將軍何進麾下,似這等分頭投資的行動,在漢室士族、豪強那裏,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袁基沉吟片刻,“叔父? 雖說這呂布在此之前,曾暗中結好張讓,表麵上看像是投效到十常侍麾下? 但真若是細細品味? 從這其中也不難看出一些端疑。

  “呂布此人雖是位帶兵打仗的猛將? 但通過義真公此前上報的奏疏,單單是隨軍征討黃巾賊,所用出的那些計策? 其絕非是頭腦簡單之輩? 而更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這呂布雖投奔到義真公麾下,卻沒有一次當眾表明? 要投效到義真公門下? 因此依侄兒之見? 呂布是位極有心計? 且懂得取舍之輩。

  袁隗微眯雙眼道:“士紀? 你的意思是說這呂布? 此前在雒陽之所以暗中交好張讓,其實是帶有一定目的?

  袁基點點頭道:“侄兒正是此意,恐我們此前都被呂布那猛將的形象所迷惑,似他這等極有城府之輩,恐所謀並非是成為棋子? 隻是礙於自身出身卑微? 不得不假借張讓之勢? 這次河東征剿邊塞異族? 不正是一次很好地表現嗎?

  袁基的這番話講出,讓坐於主位的袁隗,陷入到深深的沉思之中? 若真是像其所推測的那樣,恐袁氏一族想要將其招攬到麾下,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然這十常侍也未曾真正俘獲其心,這對於他們袁氏一族來說,其實也是一次很好地機會。

  袁隗輕呼一聲道:“不管這呂布心中是怎麽想的,此次他率部回歸雒陽,我袁氏必須要表明自己的心意,即便是不能真心將其招攬到門下,也好過把他推到張讓這些奸宦身邊好,此事必須要盡快拿出個章程出來。

  當袁隗、袁基他們在這裏商量對策之際,在大將軍府內,卻陷入到了激烈的爭吵之中。

  “大將軍,不管怎樣這呂布在名義上,是歸屬於大將軍控轄的。袁術神色間帶著輕蔑,語氣略顯激動的說道:“雖說此人在暗中交好張讓,但即便是這樣又如何,隻要能離間他與張讓之間的關係,那麽我們就無需擔心,張讓會因此得到呂布這一邊地蠻子的助力。

  出身四世三公,使得袁術的內心極為驕傲,似呂布這等出身卑微之輩,袁術根本就沒有放在過心上。

  按照袁術內心的想法,我堂堂四世三公之後,能對你透露出招攬之意,這本身就是看得起你,若你不識抬舉的話,那日後就甭想有什麽好的發展。

  何進眉頭微蹙道:“公路此言雖對,但這呂布終究是取得功勳之將,且今日國家在朝堂之上,當眾講了那些話,某必須要慎重對待才行。

  想這何進本是南陽宛縣一屠戶,雖說家境尚說的過去,但比之那些累世高官出身的士族,那還是沒有辦法去比的,隻不過後來自己同父異母之妹,被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並受寵於漢靈帝,何進這才搖身一變成為了外戚,眼界上所帶來的差距,使得其看待問題多少有些簡單,而如今更是被漢帝拜為大將軍,其麾下聚集了大批士族、豪強的官員,這更使得他在剛愎自用的同時,多少帶著些優柔寡斷。

  “大將軍,以下官之言,似呂布這等出身卑微的武將,當以重金籠絡,不管怎樣,絕不能將其推到張讓麾下,不然這對於大將軍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存在。

  “沒錯大將軍,似這樣的情況,日後若我漢室再有戰亂生出,恐國家會格外倚重呂布,若真是那樣的話,就不得不慎重對待啊。

  “哼~似呂布這等出身邊地的蠻子,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這般對待,公路兄之言,某看來就極對,能得大將軍賞識,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具榮耀的事情。

  也是在何進講完這些後,這堂內端坐的眾士族、豪強出身的官員,一個個開始發表著自己的觀點,無非是兩種言論,但不管是哪一種言論,其實都萬變不離其宗,想要將呂布招攬到他們麾下做棋子。

  今日朝會漢帝劉宏的那番話,使得聚集在雒陽城的士族、豪強出身的官員,心中都比較重視這呂布,如果說有可能的話,都想將其招攬到自己的麾下。

  說來呂布也沒有在心中想到過,自己在什麽時候,從原先的無人問津,居然變得這般受追捧,隻是這些帶有利益成分的追捧,對於呂布來說並不是那麽的看重,畢竟呂布這心中很清楚,這些士族、豪強出身的官員,到底存在著一種怎樣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