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監造兵馬俑(六)
作者:北海布衣      更新:2020-12-29 11:35      字數:2075
  “兵馬俑的製作,可以說是一個耐心細致活計。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燒製的方法製成。開始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後燒。火候必須均勻、色澤必須單純、硬度要求很高。每一道工序中,不但有著不同的分工,而且還有一套嚴格的工作係統。

  陶俑的製作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先用粘土和成軟硬適中的泥巴,再塑造成俑的大致形狀(粗胎或初胎);第二步,在俑大型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複泥並加以修飾和細部刻劃;第三步,將單獨製作的頭、手和軀幹組裝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最後大型。

  製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陰幹後放進窯內焙燒的,焙燒的溫度約為1000℃。俑燒成出窯後,再一件件繪彩,最終完成陶俑的製作。

  就陶俑的整體而言,製造方法是塑模結合、以塑為主。俑是在兵馬俑坑的附近就地燒造的,所用的泥土就是當地的黃土,再加石英砂調和而成的。陶俑的頭和手是用模子製成粗胎後再進行細部雕刻的。俑頭的製作多用合模法製成,就是將俑頭分為大致相等的前後兩半,分別用單片模製作,然後將兩片單模組合粘接在一起成為頭的大型。合模線多數位於耳後,一般比較整齊,沒有交錯結構的痕跡。與俑頭相連接的脖頸都是空心的。俑頭製成初胎後,再堆泥貼接耳朵、發髻、發辮、冠幘,並進行麵部五官的細部刻劃。頭部雕飾的重點是五官、胡須和發絲。五官是在模製的基礎上再經過精心的雕刻、修飾來完成的,以表現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陶俑胡須和發型也是表現人物特征的重要方麵,其刻劃手法也是變化多樣的,俑頭雖是模塑結合,但經過細部的雕飾後,模製的意味已經淡薄,很難找到兩個完全相同的麵容。加上製作俑頭的模子有許多種不同的臉型,因而使陶俑的形象更加豐富多彩。”

  聽癡者講到這裏,秦曉篆暗想,二十世紀有學者根據對殘損陶俑所做的實地考察後作出論斷,“千人千麵”的俑頭並非古代人用模具製造而成,而是工匠直接對俑頭的捏塑,從而提出俑頭的造型並非標準化生產的觀點,現在看來專家的觀點並不可信。眼前的癡者老伯乃是鹹陽城製陶業的權威,他的話應該還是比較可信的。為了驗證真偽,她心下拿定主意,改日一定要深入各個工坊和土窯仔細看看,好好印證一下。

  她站起身為老伯續上茶水,這時候,又聽癡者老伯講道:

  “陶俑的軀幹為純手塑製作。是先用泥做成粗胎後,再進行服飾衣紋、鎧甲、腰帶、帶鉤等細部的刻劃。

  陶俑軀幹的粗胎是由下而上逐段疊塑而成的,其工藝過程大致可分為六個步驟:第一步先製作陶俑站立的足踏板;第二步塑造俑的雙腳;第三步接塑雙腿及短褲;第四步塑造陶俑的軀幹;第五步陰幹陶俑軀幹的大型後,粘接俑的雙臂;第六步插接俑的雙手。

  上述六個步驟完成俑的大型後,再進一步細致雕飾。陶俑衣服的紋樣是在俑軀幹的粗胎上覆一層細泥後進行雕飾的;鎧甲、腰帶、帶鉤等附件,則是在俑的粗胎上直接雕刻的。陶俑的軀幹及四肢經過精心而細致的雕刻後,再把單獨製作的俑頭安裝上,就完成了陶俑的整個造型。”

  兵馬俑的製作技藝,雖然有些枯燥難懂,但是在癡者老伯口中道來,深入淺出,條理分明,聲情並茂,娓娓動人,不但是羸煬和秦曉篆,就連同樣是製陶行家的一念都聽得入了迷。聽到癡者講完,大家不約而同鼓掌稱讚。

  當日晚間,四人推心置腹,暢所欲言,大有誌同道合,相見恨晚之意。看看天色已至深夜,於是約定翌日晚間繼續來此交談。

  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爭取了一念這個一級監造總辦,還有癡者這個一級監造總辦副手兩個重量級人物的交心和支持,羸煬與秦曉篆非常高興。

  在一念和癡者走後,他們二人又交談了一會,商定對下步的監造工作要分工負責,定好章程,各司其職,然後兩人才各自回房休息。

  一夜無話,翌日天明,還未等大人召喚,十幾名一級監造早已提前來到院中等候。

  羸煬看了大喜。這人啊,隻要情緒對頭,思想上疙瘩解開了,立馬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經過昨日羸煬和秦曉篆的一番巡視,眾人一起用茶和用食等過程,大家對新到的這兩位監造大人都有了好感和認同感,再加上一念與癡者兩位總辦居中斡旋,十多位監造的心都被凝聚了起來,大家擦拳磨掌,躍躍欲試,皆願追隨兩位大人鞍前馬後,竭盡全力,精神麵貌為之一振。

  羸煬趕緊招呼大家一同進入餐房用朝食,看到總監造大人態度隨和,眾人亦不推辭,有說有笑進入房內,幾個仆從來回穿梭,為每個人麵前的案幾上擺放了饃餅、炒葵菜、炒韭菜,還有幾棵大蔥和鹽漬藠頭,另外還有清蒸鯉魚和肉糜湯,以及小米粥等幾樣吃食。

  秦曉篆看了看案幾上的食材,這裏的朝食,雖然說比不上武關城嫪珂員外的家宴,更無法與皇宮大內的禦宴相提並論,但是色澤清淡,品種頗多,倒也十分誘人。

  秦曉篆知道,秦代人對於每日兩餐的朝食與食非常看重,尤其是朝食,相對比較豐盛一些。再者說了,這裏是軍營工地,比不得飯館酒肆,能有這些東西吃,就算不錯了。

  昨日巡視中,她抽空與工坊和土窯中的工匠交談,對這裏的飲食供需有了進一步了解。

  原來這裏的工地飲食供需參照軍營管理。根據每個階層每日工作量大小核定食量,從總監造、一級至十級監造每日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