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因禍得福(二)
作者:北海布衣      更新:2020-11-11 11:34      字數:2152
  看到蚩犴已經進去,秦曉篆也不畏懼,徑自沿著石板路前行,不多時就來到房門前麵。

  這時候,隻聽客廳內痰嗽一聲,再次傳出那蒼老洪亮的聲音:“蚩犴,讓你請的貴客來到了麽?”

  “稟報師尊,貴客已經請到。”

  “很好,你且候在一旁,快請貴客進來。”

  隨著一陣爽朗的笑聲,一位鶴發童顏麵容清奇的道人挑簾籠走了出來。

  書中有詩稱讚這道人儀表不俗:

  仙風道骨立如鬆,

  雙目傳神似玉龍。

  研煉道家黃老術,

  地宮仙府有豪雄。

  初見道人,秦曉篆不禁看得有些呆了。那道人眉清目秀,銀髯飄擺,麵色紅潤,一雙眸子精光四射,打眼就知道對方乃是世外高人。

  看那道人偌大年紀,但是身體靈便,儀表不俗,相貌堂堂,和藹可親,年齡大約與秦曉篆的爺爺相仿。

  秦曉篆心裏頓生崇敬之意,快步走上前給老人家施禮。那道人輕輕一笑還禮,接著用拂塵一擺,秦曉篆頓覺一股柔和之力托舉著無法下拜,心下更是認定老者必是高人無疑。

  隨著道人走進屋內,秦曉篆看到室內青磚鋪地,牆白地淨,整潔有序,纖塵不染,恍然有一種超凡脫俗之氣。

  房中正麵主位擺放著一隻金色蒲團,看來就是道人日常打坐悟道之處了。

  兩側牆角處各自擺放著一隻古色古香的仙鶴香爐,裏麵有輕微的煙霧繚繞,輕輕嗅來,有點類似檀香木的清香,沁人心脾。

  正中供奉著老子騎青牛西出函穀關的大幅畫像,兩側牆壁上,分別懸掛著梅蘭竹菊四條屏,寶劍,葫蘆等物件。

  左右側位各有一隻花梨木案幾,每一隻案幾後麵,各有兩隻銀灰色蒲團。

  案幾上麵,分別擺放著幾盤鮮果,紅的耀眼奪目,綠的翠色可人。

  水靈靈的果子,讓人饞涎欲滴,賞心悅目,特別是對於多日未曾進食的秦曉篆更有著巨大的誘惑力。

  仿佛知道秦曉篆的心思一般,天元真人看了看她,笑著道:“姑娘,你乃遠道而來的貴客,見麵即是有緣。本尊業已知曉,你至今水米未進,況且為此擔驚受怕,還是先用些瓜果充饑吧。”

  秦曉篆聽了道人入情入理的一番言語,瞬間感動的不知說些什麽才好。

  強忍住想要奪眶而出的眼淚,她有些靦腆的衝著道人笑了笑,權且算作致謝回禮。

  出自大家閨秀,秦曉篆為人並不古板刻意,在陌生的道人麵前,她雖然略微有些個拘謹,但是並不像小戶人家沒有見過世麵的少女那樣扭捏作態。

  既然道人已經說了,自己也不必過於拘於常理,況且委實腹中饑渴難耐。因此裏她也不虛讓,抬手從案幾的果盤中取過一隻宛若紅棗一般的果子,隨即送入口中。

  令秦曉篆沒有想到的是,這枚小小的紅果入口即化,清香絲滑瞬間充斥了整個口腔,如糖似蜜的感覺繼而溢滿了味蕾,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幾個紅果下肚,秦曉篆的口渴饑餓感覺頓消,看來這地宮之中確實不同尋常,也許這些果子並不是人間的鮮果,而是來自天宮仙境中的仙果吧。

  看到秦曉篆津津有味的品食了幾個仙果,蹲在牆角的蚩犴急得抓耳撓腮,不停的舔著紅舌頭。

  天元真人看了,不禁啞然失笑,接著又和藹的說道:“蚩犴,這次你全力護佑姑娘安全,立下大功一件,這樣吧,你也享用幾個仙果!”

  話音未落,就見道人袍袖一抖,幾枚仙果如風使翼般飛到蚩犴麵前。

  蚩犴一見道尊賞賜,眼角眉梢全是笑意,趕緊忙不迭叩頭謝恩。

  書中暗表,天元真人房中擺放之鮮果,確實不是人間凡品俗物,這些鮮果乃是世上罕見的靈果。

  自從將一縷神識與蚩犴一起留在地宮之中,天元真人已經為他們做好了長遠打算。

  因為極陰女性乃是世上可遇而不可求之物,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究竟何年何月才能找到是個未知數。

  在恩師太上老君的精心謀劃之下,天元真人亦是費了一番思量。

  首先,選擇在秦陵地宮之中,可是大有講究。

  秦始皇乃是華夏國千古一帝,號稱始皇帝,生前蕩平六國,一統華夏,建立大秦王朝。

  始皇帝雖然曾經做出“焚書坑儒”等一係列暴行,但是他當政期間修建萬裏長城,實施書同文,車同軌,度同製,行同倫,地同域,加強中央集權,實施封建專政,抵禦外侮侵略,在華夏曆史上也留下了顯赫威名。

  秦始皇生前,動用數十萬人修建帝陵,工程聲勢浩大,舉世聞名。

  因此秦陵乃是絕佳的風水寶地,亦是一處風水學中所稱的極陰之地。

  秦曉篆出生於庚子年梅雨季節,按照道家陰陽術分析,庚子年屬相為鼠。老鼠是一種大多數時間在地下黑暗中活動的動物。

  天屬陽,地屬陰。白晝屬陽,夜晚屬陰。男屬陽,女屬陰。天生萬物,地蘊五穀,陰陽調和,四季輪回。唯有如此,塵世之人才能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而湊巧秦曉篆既出生在庚子陰年,又出生於陰雨連綿的梅雨季節的夜間,因此成為具備極陰體質的特殊女性,所以具有異於常人的超凡能力。

  農曆七月十五,乃是華夏國人熟知的中元節。

  中元節,其實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這個節日的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中元節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主要作為緬懷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精神核心是敬祖盡孝,傳承華夏國孝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