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章 有用的師爺
作者:不笑生      更新:2020-09-24 10:01      字數:2128
  網 ,最快更新宋起波斯灣</a>最新章節!

  ? 既然大宋朝廷已經進行了選擇,那麽一切就隻好無可避免的走下去。事實上這件事裏,最冤的可能是宋理宗趙昀。畢竟他的統治是要停靠狗官們來維係的,如果不如此定政策,就把這些狗官們第一時間就會拋棄掉他。

  然而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親王忽必烈率領的蒙古大軍,根本沒有停下的意思。他們在殘冬之際依舊被凍得硬硬的土地上,兵分兩路近逼蜀地介玠經營的防線。

  縱然此刻防線依舊在,隻是朱顏改。此時的餘玠早已經前往錫蘭明珠行省,暫時在“華夏帝國的都城選定並占領之前,那裏將會是“華夏帝國皇家科學院的所在。這蜀地的防線,已經落到了另外一位姓餘的,他的名字叫餘晦。別看都姓餘,但麵對蒙古軍的攻勢時,他不過是一盤小小之菜而已。

  這時宋理宗趙昀的求和信息已經達到了親王忽必烈的手中,而這時越是接近蜀地,道路欲是崎嶇。但越是接近蜀地,天氣越發感覺到暖和,對於蒙古人的行軍打仗,事實上也就會越加有利。唯一他的心中隻對一件事感覺到奇怪,按說宋人不可能知道蒙古大軍趁殘冬出兵,那麽他們是如何快速得到消息的呢。

  “仲謙(張文謙的字)哪,你說宋人是如何知道我們已經出兵蜀地的呢,難不成他們在哈勒合林也有探子不成?倘若要是那裏有了大宋的探子……

  此刻的張文謙披著一件帶有風帽的厚鬥篷,盡管越向南氣候越溫暖。但作為一個文人,他抵抗風寒的能力依舊不足。親王忽必烈看了被凍得直抖的他一直,搖了搖頭。

  “我說仲謙,你為何按我所說坐在那大暖爐的大車裏,那樣的話也能好受些。

  大約是擔心親王忽必烈對於他這文人看不起,張文謙倒是掀開了自己的風帽,接著在馬上向親王忽必烈拱了拱手以示謝意。

  “多謝王爺關心,仲謙感激不盡。隻是身為幕僚,自當跟隨在王爺身側隨時聽用。倘若要是因為畏寒而躲在車中的話,倒讓人要笑話,百無一用是書生了!

  “哈哈哈哈……

  聽到張文謙的話,親王忽必烈猛然一陣中氣十足的大笑。他的笑聲似乎讓那些青鬆大樹也都顫抖起來,積雪散碎的從上麵落下來。

  “仲謙啊仲謙,我看你也是太過於小心了。在這裏哪裏會有人那樣說你,我必定第一個不答應。倒是我剛剛說的那件事,仲謙你是個什麽看法,倘若我們那裏竟有了內鬼,那實在是件大大不妙的事情呢!

  受到親王忽必烈變相的誇獎,讓張文謙捋著胡子,麵帶得意之色。一直以來大宋特產的文人們,到底有沒有用,最少在親王忽必烈麵前也算是有了定論了。

  “王爺,我看內鬼的事情倒也不必擔心。讓在下來猜,自然是從高麗人那裏走漏的消息。他們在得到了華夏軍方麵提供的軍備之後,早已經將高麗方麵的我軍逐出。趙旭采購的商品,也多自高麗方麵傳入。想來自然是那些商人們看到我大軍行動,把消息傳給了宋廷,如果此事竟如仲謙所猜,那倒是件無關緊要的事情!

  親王忽必烈聽聽張文謙的廉潔,他感覺到心中踏實一些。他與普通的蒙古王公、貴族們不一樣。他對於漢人有著極強的好感,尤其是漢人裏那些讀書人更是如此。因此對於肯投靠於他的漢人中的讀書人,親王忽必烈還是相當重用。

  最少他知道,馬上可以打天下,但馬上卻坐不得天下,這恐怕也是他重用漢人中讀書人的原本。而且眼前的張文謙分析的絲絲入扣,也讓他對於內鬼的事情放下心來。

  “那就好,隻要不是趙旭那小子與宋廷勾結,想來就不會出什麽天大的亂子!

  心中對自己這麽說了一句,雙腿一夾馬腹催著馬兒跑起來。雖然帶了一輩子的騎兵,他不得不承認,這種戰馬是他見過的最好的一種。不但能夠吃苦耐勞、極有長力,甚至奔跑起來的時候,也頗讓人感覺到舒服。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戰馬不似阿拉伯馬那麽敏感,即便是槍聲、炮聲,也未必會讓他受驚。

  隨著蒙古軍的日夜前進,很快蜀地就展現在了他們的麵前。蜀地之內年均氣溫16攝氏度~18攝氏度,整個地區溫暖濕潤,對於蒙古人進軍而言有著天然的益處。而且與曆史不同之處在於,親王忽必烈率領的大軍攻擊蜀地,打算一戰而成。因為並沒有分兵四進,而是要集中自己的兵力吞下整個蜀地。

  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將來用這裏與趙旭換蒙古帝國的土地。他親王忽必烈,要做的是整個蒙古的大汗。至於與“華夏軍進行殊死對抗的事情,他也沒有打算去做。將來他趙旭要再南邊的地盤,雖然可以助一臂之力,但他想要躲在哈勒合林以其坐享其成那可不行。

  “王爺,此刻大宋執意求和,我們是不是可以要他們退出蜀地去。哪怕沒有那些金錢也罷,我們犯不著為了那個趙旭的地盤損失太多。

  始終跟隨在親王忽必烈身邊的張文謙,騎著一匹出口型最戰馬,在親王忽必烈的身邊悄悄說。後者隻是搖了搖頭,示意這種事情還是在晚上紮了營再說。此刻在路上的時候,還要小心應付蜀地宋軍的埋伏,畢竟在來之前聽說餘玠在這蜀地可是準備充分呢!

  “哼,誰人不知道華夏軍厲害,在這個時候還要玩弄心眼,隻看他吧,了不起我……

  帶著這樣不想力戰的打算,自然親王忽必烈的進軍速度就不可能快。加之剛剛師爺張文謙所言的策略,他就更不想快速進軍了。如今隻是在想,不知道大宋的朝廷肯不肯進行這樣的交換。畢竟蜀地人口眾多,倘若換了的話,到時趙旭想要回去,還能從他那裏再重重的敲他一筆。

  就這樣蒙古人逼迫了幾乎沒有什麽防禦能力的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