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章 是個假大人
作者:不笑生      更新:2020-09-24 10:00      字數:2119
  網 ,最快更新宋起波斯灣</a>最新章節!

  在吳知府給找的一間院落裏,這裏是夔州城裏一座相當**的房子。知府吳大用把蒲金書安排進這所房屋的用心,就是在那位餘玠餘安撫置製使打這裏的時候,給他以最大的方便。

  隻不過蒲金書對於他的安排一點意見也沒有,而他之所以今天沒有開審的原因在於,那個餘玠到現在也沒有來。按說如此大的動靜,餘玠應該已經聽到了風聲,這是讓蒲金書感覺到疑惑的地方。

  事實上餘玠早已經聽到了風聲,隻是聽到風聲的同時,他感覺這位欽差來的好不蹊蹺。按照大宋的官場上的規矩,這邊欽差才剛剛出門,那邊就有人忙著向他去的地方通風報信。對於京裏的小官來說,這就是他們的“用處。沒有“用處的人,在官場上就沒有未來。

  可是這一次,這位欽差大人是靜悄悄的來,而且可以肯定他是半路上換的官服。不然的話,前麵的其他官員也早已經把消息送來了,這就是餘玠感覺到奇怪的地方。如果是來悄悄查自己手下的那個知府,根本用不著朝廷裏的一品大員來做這件事,而且也會早就給自己通知。

  他知道,夔州的知府吳大用實在是個相當混蛋的家夥。當官不為民做主也就罷了,反正這世道上的官全都是如此。不過他是欺男霸女無的個混蛋,按餘玠的話來說,就是個完全不顧官場體統的家夥。而且他與手下的縣官們沆瀣一氣、賣官鬻爵無惡不做。

  “難道那位欽差大人卻是來察他的麽?可是為何不給我一個信呢?又或者說他根本就是來對付我的?

  原本大宋朝軍人的地位就相當低,自嶽飛死後,在外統兵的將領是人人自危。就好比南京發生的的案子,救人的在法官的巧妙審判之下變成了賠錢的人。這一件事大約不是什麽大事,可是其造成的惡果,恐怕已經屢見不鮮了。從為了救一個老太太拉住11個人作證,到後來倒在街上的老人隻有洋鬼子敢扶,這一變化曲線,恰如同殺掉了嶽飛造成的惡果。

  即,統兵之將,人人自危都擔心朝廷會不會因為自己統兵而有所猜忌呢?也正是因為這件事,餘玠對於這位來的好不奇怪的欽差,就多了些防備之心。

  這當然是一個怪圈,隻看看現在這個怪圈就該知道,南宋被蒙古滅亡是為必然。因為當真理在一個國家被顛覆,並永遠不再被尊重的時候,那麽這個國家的滅亡,就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試想想看,在一個國家的軍人,人人自危隨時會被奸佞之臣扣上不臣的帽子,然後從前線用12道金牌連續招回來砍頭。這已經不是一個正常人的可以理解的問題了,就好像某朝一出問題,總是臨時工壞的事一樣。

  帶著這種疑惑,當天夜裏餘玠已經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得力人手出去打探,同時又派人去了解從上岸開始,這位金欽差的表現。令他不能不驚訝的是,這樣的官居然沒有要地方上迎來送往,居然沒有騷擾到百姓。

  “這還真是百年僅一聞的欽差大人啊!

  可以想象的是,這時的欽差無論走到哪裏,要造船就要有人拉纖,要走官道就要有人黃土鋪路。要過縣城,自然從自己到下屬的轎夫,都要當地的官員們傾力的巴結。而像是這個蒲大人,卻是怪異的緊呢。餘玠的奇怪也容易理解,這種事放到大宋開國之時,那時的將帥以及皇族,都還保持著開國將領的用心。畢竟是千萬人的鮮血打下來的江山,大家都戰戰兢兢、小心翼翼。隨著太平年景的持續,慢慢的一切就都變得那麽不盡如人意了。

  不能理解的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變成了要人命的事情。貪酷之吏與**之風盛行,民告之於官府,其結果與自殺無異。最後此風無法再止,吏製敗壞到無以複加,那時附近的蠻族看到你亂了要來搶你,附近的小國看到沒有凝聚力了要來奪你的天下。

  到最後隻能跳海,這一結果怪得誰來。

  其實怪一件事,那就是國家因“禮而敗,解些中國曆朝難逃之噩夢,唯一的結果就是實行“真正的法治。即有監督夠穩定的法治。不然這樣的怪圈,是永遠也沒有辦法逃得出去的。

  帶著這種想法,餘玠就更加感覺這樣的欽差大人古怪了。恰在這時,那位知府吳大用大人派來的手下的幕僚到了。同時也帶來了為餘玠解惑的消息。

  “餘大人,據我家大人所觀,此人絕對是個冒牌的欽差!

  餘玠眼睛一翻,這個吳知府的幕僚敢如此說,肯定是有了確鑿的證據,不然隨便說一個欽差是假的,那恐怕已經夠上欺君的大罪了。

  “嗯,你家大人為何會有如此的看法,可是看到了什麽不尋常的事情嗎?

  “是的大人,那位欽差大人沒有官印的,而且他手下的後俱都不是我們漢人。他的戰馬也不是我們朝廷的戰馬,而且正是他的夫人來替那些刁民們寫狀子,用的也不是毛筆。而且夜間的時候,他的院子裏放出古怪的,極明亮的毫光,隻怕是個妖言惑眾的家夥!

  “不是漢人、不用毛筆、不是朝廷的戰馬、院子裏的毫光?

  餘玠正打算把在心中,把這些疑點連接起來的時候,恰在這時,他派出去打聽的人帶來了更多的消息。此刻餘玠的心中,已經在猜測那位新來的欽差大人是不是騙子,倘若是的人話他的膽子未免大得有些離譜了。

  固然心中也是如此想的,不過他可敢說出來。因為他不過是猜測,倘若出了問題固然那位吳知府跑不了,但自己作為夔州轉運使同樣跑不了。還是聽自己手下人查探的結果再說,萬一真的誤會了,那就是天大的禍事。當然也得防著蒙古人在玩什麽陰謀,這同樣是一個麻煩的事情。

  那麽餘玠手下查到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