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華夏的鐵律
作者:不笑生      更新:2020-09-24 09:58      字數:2212
  網 ,最快更新宋起波斯灣</a>最新章節!

  第865章 華夏的鐵律

  真是福兮貨所倚,禍昔福所伏。購新電腦一台,結果老硬盤就掛了,估計給氣死了,存稿、大綱、資料皆失。我的神哪,怎一個愁字了得啊!

  下麵故事開始……

  ————————

  當趙明卓的火柴廠建了沒幾天,又是一隊大船進港。船頭上飄著的是烈火金龍旗,趙明卓知道,毫無疑問一路之上,這樣的旗比一船兵的力量還大。就他來時的路上,章青和他手下沿路剿滅強盜、海匪的手段不說本也罷。實在的,一路上的人都被這些家夥折騰苦了。

  “看起來伏波將來倒得是個仁義之君呢,總算他手下並不待百姓們如此!

  作為純粹的宋人,趙明卓可沒把什麽外族人的百姓當成是百姓,那與他無關。他隻是知道,趙伏波的手下,對於大宋的百姓們總是愛護的。

  就像這些裝人的船來說,又是船艙裏通風,船上還要派一小隊兵,充當押船的。讓百姓們即便不得不萬裏遠來,但總算是受不了什麽苦的。當帶著期盼的心在燈塔上的看到了船隊的全貌時,他不由得的深深吃了一驚。

  這與他估計的相差的實在是太遠遙遠!來的船不僅僅是上次從這裏販了貨的商人,有一隊排得緊密而又與其他船稍稍隔開一些的船舶。顯然他們是一家的大船,倘若仔細看一下的話就知道,那是蒲家的船隊。

  泉州的蒲家,那自然是財雄勢大的。趙明卓按人之常情在心裏猜,恐怕泉州那裏的新貨的生意,全都歸了蒲家所有吧。雖然稍稍有些妒忌,但他也沒有什麽不滿,畢竟濟州島上那是蒲金書在做主,他父親蒲壽庚自然也該得些好處才對。

  心中唯一真正不滿的就是,他可是真經的大宋皇族,到了索科特拉島也就是現在的華夏島上,居然隻是被傳說中的島主——那個民族王妃請吃了一頓飯,就再也沒有優惠了。在這兒沒有什麽皇家的尊貴,有的隻是《神州律》。

  要趙明卓說,那是一部頂不講理的律法。且不說什麽法不責大夫,最少也該法不責皇吧。然而,那位珍珠小枝謝傑萊.杜爾請他吃飯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他,這《神州律》連趙伏波都得守,別說其他人了,自然更加要守了。

  倘若要翻開《神州律》來看一下的話就會發現,那上麵頭一句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唯能修其身以應萬民之法者可得天下!趙明卓大概品了品這句話,隻有一個感覺。倘若按趙伏波的《神州律》來判的話,隻怕大宋皇朝的趙家得死一半之多。

  對此趙明卓還有點將信將疑,隻是現在乍一看來了如此之多的船,他的心一下子變得熱切起來。雖然在華夏島上諸般事務都好,但這裏的漢人數量實在是太少了些。多數都是些金發碧眼的家夥,除過他們還有一些明顯血統不純的漢人。整個華夏島上的20多萬人口,比起來漢人占的份量實在是輕了些。

  雖然在這兒按照《神州律》,那是人人生而平等,並不會有人故意排斥又或者欺負漢人。但總體上來說,漢人的數量還是實在太少。在這兒想聽名純正的漢話都不成,那些個異族再怎麽努力,舌頭不給力,漢話卻是怎麽也說不好的。

  不過看海上來的,這差不多快50艘“大鯨級快速運輸船以及更多的宋船,正在緩緩的向岸邊靠來。

  “嘿,要不是那些宋船耽擱,這些大船恐怕早就到了。

  對那些大船的速度,當過海商的趙明卓是清楚的。那些船真要順風順水的跑起來,每盤絞車再用兩頭牛一帶,那宋船根本沒可能追得下。他感覺到好笑的還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那些宋船,此刻全都換了軟帆。

  還是那句話,不是軟帆好,但軟帆回起來更加簡單。宋船加高了桅杆,也加上多根橫,好根據海風的情況來調整他們用帆的數量。趙明卓也敢肯定,就像把宋船搞得怪模怪樣,還是跑不過華夏島上的大鯨。不但跑不過,裝貨也裝不過他們。

  “我的天哪,看情形,他們帶了差不多有5萬人了吧!

  是啊,一百多條船排成了船隊,在碧波蕩漾的海麵上排好好幾十裏去。在他們的外麵,還有幾隊“秦皇apm級戰艦護航。估計這一次,蒲金書派了足有20條船,隻看這戰船的數量就該知道,濟州島此刻發展成了什麽模樣。

  “肯定比不上華夏島,不過金書兄弟的本領總是不錯的,肯定濟州島發展的不錯。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平白多出來這麽多船。

  趙明卓看著這些緩慢進港的船,顯然岸上的人早已經得到了消息。一排排的長桌子在碼頭上展開,招工的、平民營的,軍隊的,桌子排了老長的一溜。不用問,匠人們、學者們,自然都要被“華夏皇家科學院挑去。孩子們不論男女,自然是要去學校的。老人家則是到“農地裏去伺候糧、菜作物的。隻有那些大字不識一個,又拖家帶口一時半找不到活的人,要在平民營裏生活一段時間。

  在那裏他們要讀書、學手藝、並做一些挖地基之類的,等將來他們手藝學成,自然就不能找到活幹了。這華夏島上什麽都不缺,就缺會幹活的人。

  “這一下馬丁老師要樂了,來了差不多5萬宋人,加上前次來的以及原先的混血人,漢人隻怕就要占據差不多一半了。將來濟王要是回大宋的話……

  是的,島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將來趙伏波是要回大宋的。此刻的作為不過是把前期的所謂“血淋淋的原始積累階段,讓外族人去承受而已。這也就是趙明卓為何說趙伏波是仁義之君的原因,別看島上的人都說那個濟王趙伏波與他的手下殺人不眨眼,但趙明卓可是知道,他們對漢人,一個人都不會枉殺。

  “這樣說來的話,雖然少了些特殊的地位,除此之外他當家也不錯。最少我們趙家不必再拿錢財去喂那些總也喂不飽的胡人,再想從漢人身上占點便宜,那得提著腦袋才成的!

  這些全部加在一起,隻怕說來就是華夏的鐵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