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戰術
作者:歐陽鋒      更新:2020-09-24 09:48      字數:2235
  天空中,正發生著小規模的火星撞地球,可不就是火星撞火球,從布瑟爾的視角,一架架高速飛行的戰機忽然兩兩撞在一起,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變成一個燃燒的灼熱火球,“我想,日本人已經瘋了,因為是敵人,他們有理由殺死我們盟軍的任何一個人,可是,他們卻同時殺死自己,還有比這更殘忍、更愚蠢的戰鬥方式嗎,教唆他們用這種特攻戰術作戰的,我認為他應該下地獄!!因為這是對生命**裸的蔑視。布瑟爾因報道格拉斯之戰出名,借這股東風,他開始以日記的方式在自己所服務的報紙上對太平洋戰爭進行持續報道,這正是當天他發回本土的日記中的一部分。

  金因為失敗的經驗,認為特攻潛艇和特攻魚雷比五十特攻機更難對付,但是在陳師昌心中,五十特攻機才是黃帝號航母艦隊最大的威脅,所以,在一係列的作戰命令中,他特別強調的要求王海,絕不允許放一架五十特攻機突破航母集群的防衛線,如何破解特攻戰術,特別是日海航部隊的特攻戰術,這個課題,學太平洋艦隊的參謀們通過研究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避其鋒芒,用時間和空間來抵消這種戰術的威脅,而如果非要對抗的話,那麽,獲得足夠的縱深是必須的,縱深夠大,金雕速度和繼航上的優勢就能體現出來,而且,也能減少空空導彈受幹擾的幾率,理論上可行,真正執行起來卻有相當的難度,金雕的速度誠然比五十特攻機要快上一點,可是要想獲得縱深就必然要頻繁機動,而這卻是最耽誤時間的,改變飛行狀態,戰機加速都是需要時間的,這等若給了五十特攻機拉近距離的機會,王海作為學太平洋艦隊海航部隊的最高指揮官,他沒有參與這一課題的研究,但是通過大量的實戰,他總結得出的辦法反而是最有效的,“兄弟們,你們記住,第一,我們的戰機比小鬼子的快,第二,小鬼子的攻擊手段就那麽一招,所以,主動權肯定會在我們手中,日本人想得美,他們的五十特攻機才多少錢一架,一架五十特攻機換一架金雕,那也得我們願意才行,我們不會輕易給他們所謂‘玉碎’的機會,但是,我們也絕不怕和他們比狠,膽大心細,不擊則已,一擊必中,這就是我對你們的要求。”戰前動員會上,他如此關照手下的兄弟,乍聽起來,王海所謂的辦法似乎根本談不上是辦法,然而卻真的具備針對性。

  空戰戰場距離黃帝號航母還有點遠,所以布瑟爾用鏡頭捕捉到的都是一些模糊的影像,鏡頭裏,他隻看到一架架戰機爆炸起火,更多的是兩機相撞產生壯觀慘烈的火球,他不知道的是,在那片戰火肆虐的天空中,年輕的學兵海航人正通過他們的努力,一點點的改善著戰局。

  在這一次空戰之前,學太平洋艦隊的海航部隊與日海航部隊已經交手兩次,這兩次空戰,雖然數字上看來日軍的損失更大一些,可是計算進戰機的價值等其它因素,卻是學兵軍吃虧更多一些,五十特攻機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金雕的生產工藝卻極為複雜,如果再考慮到這一點,學兵軍這方就不是吃虧更多,簡直可以說是吃了大虧了,這也是最高統帥部最終決定實施“蛙跳戰術”的原因,如歐陽雲所說,他們現在不僅要考慮眼前,還得考慮戰後。

  王海親自指揮,在他的調度下,出擊的學兵軍戰機共分為五個梯隊,第一梯隊,是大約一個中隊的白鰭豚,這批白鰭豚,它們的目標是日機集群飛在最前麵的零戰,第二梯隊,規模依舊是一個中隊,機種換成了金雕,它們的戰略目的,則是衝散日機的陣型,第三梯隊依舊是金雕,規模多了一些,大約為六十架,這批金雕,它們負責和日機鏖戰,而在第三梯隊之後的另外兩個梯隊,它們則負責攔截漏網之魚,防止他們突破航母集群的防衛線。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很多東西,比如說,那個時空,零戰是日本人的驕傲,而在這個時空,零戰從誕生開始,失敗和恥辱就伴隨左右,乃至於,日軍航空部隊的新晉飛行員在選擇部隊的時候,寧願選擇特攻部隊也不會選擇零戰部隊,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是駕駛五十特攻機的話,雖然最終下場隻有戰死,但是好歹還有機會能擊落一架敵機,而如果是駕駛零戰的話,戰死也是最終下場,而且肯定無法獲得戰果,那樣的話,似乎就死得太無價值了,零戰處於如今的尷尬地位,這是小泉敏一郎始料未及的,他也想過研發新型戰機或者從德國輸入噴氣式戰機替代零戰,然而因為技術上的問題,德國政府又始終不肯鬆口,他這一想法卻始終沒能實現。

  白鰭豚和零戰之間的較量,當然是白鰭豚掌控優勢,日軍迎戰的零戰部隊的指揮官是鬆本偲茂少佐,鬆本偲茂原本還想著死撐一陣,為五十特攻機部隊爭取更好的機會的,然而雙方才一接觸,已方就有三架零戰被擊落,鬆本一看形勢不妙,隻得屈辱的發出了請求戰術指導的呼叫。

  特攻戰術,這一不能稱其為戰術的戰術,無論是盟軍方還是日軍方,對它的態度都極為複雜,盟軍方麵,一方麵,盟軍將領極盡揶揄嘲諷之能事,認為這就是日本人黔驢技窮的表現,更像是潑婦罵街而根本不能稱之為戰術;一方麵又礙於其強大的破壞力而深深畏懼著,日軍方麵,因為其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本質,日軍將領們內心其實是本能排斥和厭惡的,但是因為它現在就是日航空部隊對抗盟軍航空部隊唯一拿得出手的手段,他們又不得不慎重對待,好像這真是一種多麽高深的戰術似的。

  日本人這種複雜的心態,在中低層一線指揮官中尤甚,最諷刺的莫過於,其中一些家夥居然煞有介事的進行什麽戰術研究,每逢戰事,戰前都要召開所謂的討論會,好像隻要他們稍作改變,就能改變什麽似的。

  這支迎戰的五十特攻機部隊的指揮官宗村一郎,正是這些鬼子裏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在出擊前,他就召集小隊長以上軍官開會討論,最終還煞有介事的拿出了三套作戰方案,看首發無廣告請到

  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