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震撼
作者:歐陽鋒      更新:2020-09-24 09:48      字數:2287
  羅斯福之後趕到重慶的是英國首相丘吉爾,丘吉爾抵達重慶的第二天,斯大林也到了,於是重慶會議正式開啟,曾經的時空,同一年召開的同盟國高層會議,中方沒能獲邀參加,於是會議就成了美英蘇的分蛋糕大會,它們不僅罔顧中國利益,直接無視中國同為戰勝國的事實,且毫不客氣的將外蒙從中國版圖上切了出去,現在,中國不僅是會議發起者,且還是主持者,曆史卻是絕對不會重演了。

  丘吉爾、斯大林和羅斯福一樣,都是第一次來到中國,第一次來到重慶,兩個人之前都有通過手下們的描述對當前的中國和重慶有大致印象,於是,當他們看到一個完全嶄新的重慶,一個氣質完全不同的民族時,兩個人和羅斯福一樣,心中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嶄新的重慶還好理解,重慶在日軍持續的空襲中損毀得厲害,反而適合於重建,至於重建資金,學兵軍發展這麽多年,積累相當雄厚,且歐陽雲又長袖善舞,從英美法三國身上盤剝了不少!!這種說法,丘吉爾和斯大林當然不會拿到公開場合,不過歐陽雲也沒法讓人家心中不這樣想,畢竟,這其實就是事實,民族的氣質,這種屬於高屋建瓴層次的東西有點不好形容,當然非要形象化的話也不是不可以!!聯合政府一脈相承於學兵軍特區政府,所以聯合政府的執政理念基本上照搬自學兵軍特區,事實已經證明學兵軍特區存在著並且越來越紅火自有其倚仗,就比如“該政府承擔的責任絕不轉嫁於百姓”這一條,這算是在學兵軍特區政府已經形成傳統的執政理念,歐陽雲推行之初一度還受到薑樹人等財經專家和官員的強烈反對,因為在他們看來單憑政府的力量根本就無法保證抗戰的資金供給,現在,薑樹人是斷然不會蘇紅這樣的話了,學兵軍憑借醫藥工業起家,然後上馬電子工業、汽車工業、飛機工業,結果愣是單憑政府的力量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而且,事實證明,中國的百姓是有愛國心和曆史責任感的,政府這邊想要獨自承擔抗戰責任,不願意給民眾增壓,民眾支持抗戰的熱情反而更高。

  會議日程是歐陽雲授意宋子文擬定的,第一天為四國元首討論當前時局並必須達成共識,給出一個清晰明了的認知;第二天,聯合政府將邀請美英蘇三國元首參觀重慶的兵工廠並檢閱中國國防軍,其中,老蔣將作為國家最高元首全程陪同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完成參觀和檢閱,第二天的行程在國務院開會討論的時候曾經遭到馮玉祥和白崇禧的強烈反對,馮玉祥認為由老蔣出麵會混淆視聽,讓外國友人無法弄清中國現在真正的權力中心,白崇禧反對的理由差不多,認為名不正言不順,應該由歐陽雲親自出麵陪同,馮玉祥大炮脾氣,當時就吵吵起來,白崇禧要陰沉一些,最後,他勸諫歐陽雲,認為這會讓某些人覺得是一種信號,不利於國家的團結,歐陽雲卻堅持,歐陽雲堅持的理由隻有一條,聯合政府作為戰時政府,在完成它的使命以後肯定要解散,所以,讓民選最高元首出麵是恰當的。

  歐陽雲通過聯合政府成立以來一係列的表現,已經坐實了最高權威的交椅,他堅持,馮玉祥和白崇禧雖然心存異議,最後也隻能表示服從。

  沒有人理解歐陽雲為何要多此一舉搞什麽參觀和檢閱活動,歐陽雲也無法言說,一者,現在談未來政局還為時過早;二者,他總不能明說是為了賣裝備發財吧,畢竟發戰爭財這種事實在不好公開的說。

  第三天開始,會議將進入核心階段,與會四國將具體分配戰場任務,相對應的,也會就任務量的大小和難度將國與國之間的一些協議明朗化、公開化,這麽安排,歐陽雲還是不相信蘇俄政府的人品,所以需要英美兩國做證人以防止蘇俄戰後反悔耍賴,最後,則是討論對德日的處罰,現在談這個話題似乎嫌早,畢竟勝負未分,但是歐陽雲考慮到之前的“賣島事件”,卻不得不未雨綢繆先將醜話說在前麵,不然的話,錢也收了,收據也開好了,屆時兌現不了怎麽辦。

  第一天的會議進行得有些沉悶,這和戰局有關,澳戰、太平洋戰場、蘇俄戰場、中國戰場、北非戰場、中東戰場,現在就中國戰場盟軍占優,其它幾大戰場則全麵處於劣勢,作為各自國家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從戰局的角度出發,自然沒有人高興得起來。

  第二天的參觀和檢閱,於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來說,則絕對是一次心靈震撼之旅,中**隊實際上已經用事實證明了自身的強大,可是聽說是一回事,親眼見證卻又是一回事,就規模而言,重慶的兵工廠要比廣州少得多也小得多,可是如果計算進科技成分的話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重慶導彈一廠”、“重慶飛機製造廠”、“重慶兵工一廠”……不僅是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便是事先有了心理準備的老蔣也被震撼了,這也是老蔣第一次參觀這些工廠,作為中國政府名譽上的最高元首,他平時其實是完全可以下來走走的,不過,因為一直覺得這個身份是歐陽雲對自己的戲辱,再加上又對眾多前心腹的背叛相當怨憤,所以老蔣幹脆自閉起來當了宅男,一心等著看歐陽雲的好戲。

  好戲遲遲沒有上演,反而是捷報頻傳,老蔣失落之際,也不得不基於現實考慮自己的未來,這也是他願意出來當“導遊”的原因。

  在“重慶導彈一廠”,隔著一道柵欄看著林立的地地導彈,所有第一次看到的人都震撼到無以複加。

  四個人裏麵,反而是老蔣內行一些,當然,這和他之前翻閱了相關資料也有關係,“這種導彈,射程在一千五百公裏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從上海發射的話,最遠能打到日本的名古屋。”老蔣戴著副老花鏡,一副學究的樣子為羅斯福介紹著。

  羅斯福相當聰明,馬上說道:“這就是說貴國已經具備了對敵對方進行非接觸打擊的能力!”

  老蔣聽了翻譯,愣了一秒才反應過來,他立刻道:“沒錯,就是具備這個能力!”

  羅斯福和丘吉爾還有斯大林對視一眼,三個人的神情一下子都變得十分複雜,看首發無廣告請到

  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