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倭人的反應
作者:歐陽鋒      更新:2020-09-24 09:43      字數:2344
  就在全中國都因為馬當大捷而處於狂歡中時,作為失利的一方日本,其國內又都發生了些什麽呢?

  倭國國民不比中國,他們要想得到中國戰場的消息,隻有通過政府。而日本政府習慣了報喜不報憂,這一次,他們會披露真相,自己掌嘴嗎?

  首先直到馬當失利消息的,自然是倭國的掌權者們。失利的消息傳到南京,傳回東京,對畑俊六也好,對天皇裕仁也罷,都如同晴天霹靂一樣,把兩個人瞬間就劈暈了。

  岡村寧次對畑俊六陽奉陰違,後者對前者自然也沒有什麽好感。不過縱然如此,畑俊六也沒有懷疑過前者的能力。他不認為前者能夠輕鬆的戰勝學兵軍,同時,更不認為歐陽雲能夠輕鬆的戰勝前者。他有這個判斷,基於這樣的事實——其他且不論,第11軍的兵力那可是實打實摻不了水分的。三個師團加上波田支隊,近八萬人的大軍哪,別說歐陽雲在彭澤隻有兩個半師的兵力,便是其五個半師的人馬皆在,光是兵力對比那也是處於絕對的下風的。

  要知道,在當前,日軍和**單兵戰力比,可是一比三的。日軍一個士兵就抵得三個士兵,這種情況下,歐陽雲才六萬多的人馬,卻如何能夠和八萬日軍硬憾?

  事實卻給了畑俊六一記響亮的耳光。

  剛收到片村四八發來的電報,畑俊六還以為是通訊參謀破譯出了問題。然而,得到證實以後,老鬼子立刻懵了!“不可能?!怎麽可能呢?”

  “閣下,片村四八大佐有提到,如果閣下不相信的話,可以向西尾閣下求證。”

  畑俊六理智上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是心中卻依舊抱有一絲幻想。他立刻下令通訊參謀發電向西尾壽造詢問此事。西尾壽造的回電很快就到了,是時,第2軍作為武漢地區唯一的日軍武裝,開始沿途接受第第11軍的潰兵口中,西尾獲得了詳實的情報,他的回電,其可信度就完全不一樣了——“……第12師團某旅團某聯隊某大隊二等兵山下正太雲……”

  西尾列舉了幾個收攏士兵的言詞,這下子,畑俊六完全絕望了。帝國在支那總共才幾個軍?這一個軍居然就這麽沒了?“為什麽會這樣?誰能告訴我為什麽會這樣?”連續三天,畑俊六在南京駐華日軍總司令部內大發雷霆,逮著每一個手下都會如此詰問。第11軍差一點就全軍盡墨,且不論將近五萬皇軍的損失讓在華日軍總兵力立刻縮水了將近八分之一。更惡劣的是,武漢會戰日方之前的種種布置完全被打亂了,現在,日軍再想發動武漢會戰,將不得不從其它地方甚至是國內抽調兵員。然而,就日軍目前的兵力分布而言:台灣還有華南這兩個方麵軍的兵力是不能動了,不僅如此,台灣方向,還要增派軍隊。那麽,再從東北和華北抽調部隊嗎?也不現實,東北和華北,以遊擊隊為主的地方抵抗武裝頻繁滋擾日軍後方及補給線,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日軍在這兩個地方的統治根基。這種情況下,再往外抽調兵力的話,那隻會讓遊擊隊的活動更加猖獗,一個不好,甚至丟棄一兩個縣甚至一兩個地區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這也就罷了,讓畑俊六最為焦灼的是,馬當戰役雖然不是他指揮的,乃是岡村寧次擅作主張發動的,然而,作為駐華日軍最高指揮官,他卻必須承擔相當的責任——他還能不能繼續在南京待下去,這還要看大本營方麵的臉色。

  東京日本皇宮內,氣氛空前的壓抑。

  這已經不是日軍在華第一次遭遇重大傷亡了。之前的第108師團在天津一役中全軍覆滅,新晉師團長土肥原賢二被抓;不久之後的二次長城戰役中日軍再遭巨大傷亡……這些一度已經讓裕仁對於“支那事變”的前景表示謹慎了。不過那個時候,因為這隻是小規模戰場上的失利,並非舉足輕重能夠影響到大局,所以並沒有讓裕仁產生危機感。他當時同意了近衛內閣的處置辦法,即刻意隱瞞了這幾起失利消息,繼續鼓吹日軍在中國取得的巨大勝利。現在,在如此巨大的傷亡數字麵前,裕仁終於感到了心驚。

  關於迅速解決“支那事變”,日軍大本營中不乏樂觀主義者。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當為時任陸軍大臣的杉山元。杉山元一度狂妄宣稱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而現在,都過去不知道多少個三月了,中國戰事依舊處於焦灼狀態,而且日軍淩厲的攻勢現在被遏製住了,並遭遇巨大傷亡。這一下,不僅裕仁沒了信心,便是杉山元為首的日本鷹派,也開始謹慎言事,認為:“支那事變”的解決,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杉山元等鷹派就“支那事變”態度的轉變,對裕仁的影響是巨大的。當大本營一幹將領再次提出要低調處理“馬當失利”一事的時候,他明確表示反對,認為鑒於“支那事變”有失控的危險,繼續隱瞞國民隻會適得其反,現在正確的做法是如實告之國民前方發生的一切,唯如此才能統合全國的力量,以求在與支那的決戰中取得勝利。

  裕仁作為日本昭和軍閥集團的領袖,他既然放出這樣的話來,陸軍省的一幹將領們不敢違逆。於是,次日開始,日本各地的報紙上開始以“哀悼山室宗武等英烈”的方式報道馬當戰役,很快,皇軍在支那馬當失利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日本。

  “什麽,皇軍在支那敗北?”

  “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前線的將軍們,他們都在打瞌睡嗎?”

  ……這一消息,隨即在日本民間引發了不亞於1932年那場地震也似的震動。或許是有關皇軍獲勝的消息聽的太多了,這一場偶爾的失利,居然沒讓倭人產生太多的負麵情緒,他們討論得最多的話題,不是失利將會給帝國帶來怎樣的不利影響,而是帝國應該如何做如何做,倭人個人應該如何做如何做,才可能早日結束這場戰事,以實現大東亞共榮。

  倭人的這一反應,自然讓裕仁等主戰派看在眼中樂在心頭,於是,在大本營一幹將領的策動下,更加嚴密的戰時體製被製定出來,而這一體製最大的特點就是,要集中全部熱情國民的力量,爭取早日在支那取得突破。

  這一戰時體製被公布的當天,在剛剛經受過學兵軍轟炸的名古屋,當天夜裏,在一片廢墟中,一個光團忽然突兀的出現了——

  為了方便您,請記住“網”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