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福建攻略(三十五)
作者:歐陽鋒      更新:2020-09-24 09:42      字數:2142
  “老蔣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大方了?難道說被拘押了一次,這品便變了?”剛得知福建駐軍全員投靠的消息,歐陽雲深感意外,如此對李鐵樹說道。

  李鐵樹也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因為這實在不是老蔣的風格哪。“不對勁,我覺得其中肯定有陰謀!”

  持有這種觀念的並不是李鐵樹一人,事實上,學兵軍高級將領中,包括原粵係的,十人中倒有九人是這種想法。測試文字水印3。當然,也不乏對此事報樂觀態度的,比如說李漢魂。究其原因,卻因為這個功勞正是他和其學二軍爭取來的,他認為,這並不僅僅是老蔣的想法,應該是受到了區壽年等人的施壓吧。畢竟,學兵軍出兵福建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以區壽年等人手中的那點兵力,自然不堪和學兵軍對抗,這種情況下,老蔣與其犧牲他們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以報歐陽雲在這次西安事變中所出的力。

  真實的情況呢?自然隻有老蔣最全文字閱讀,盡在資格了。測試文字水印5。讓60師、師還有78師假投誠其實隻是其中一部分,還有一大重要原因是,力行社已經掌握了先前李、白二人拜會歐陽雲時發出的吞並福建的信息。他認為,如果單讓學兵軍在福建漁利的話,必然能夠引起學兵軍和桂係之間的矛盾,此乃一舉多得之舉,劃算。

  老蔣這一手玩得確實漂亮,但是他卻忘記了學兵軍的一個特點。測試兵軍的富有。不管區壽年等人初始的目的是什麽,也不管他們如何堅守自己的信念,歐陽雲相信,隻要自己舍得付出,那麽終能收獲這出自十九路軍的這三個師的兵心。至於桂係那裏,更好辦了。學兵軍現兵工廠的產能已經上去了,解決自身的裝備問題隻需要一年半的時間,之後,便能夠進行產銷。學兵軍現在擁有多項拳頭產品,藥品為首、電子和兵工跟上,才不怕收買不了李、白二人,畢竟,福建離他們還隔著一個廣東呢,但是那些藥品啥的可是現實可見的利益。測試文字水印4。

  於是乎,針對可能存在的陰謀,學兵軍的另一次整編運動開始了。在原三個軍的基礎上,再次增設了學四軍,其中,軍長由蔣光鼐擔任。蔣光鼐作為原十九路軍的最高指揮官、原福建綏靖主任,雖然因為事變失敗而被迫下野,但是因為其累積的聲望,卻依舊為原十九路軍出身的官兵所熱愛。測試文字水印8。區壽年、包括老蔣一聽到這個消息,便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已經失敗了一半。

  蔣光鼐和歐陽雲的聯係,其實還源於歐陽雲第一次未成行的美國之行。再因為學兵軍之後的行動為前者所推崇,所以,雖然明擺著比歐陽雲的資格老了太多,蔣光鼐仍然非常高興的接受了歐陽雲的邀請,從香港返回福建以主持大局。不僅擔任學四軍軍長,更擔任學兵軍的副司令兼福建特區的主任。測試文字水印2。

  桂係那邊,李、白二人初從報紙上得到這個消息,確實是氣得夠嗆,認為被歐陽雲這小子給耍了,不過,當歐陽雲親自帶著一攬子支援項目前來負荊請罪之後,兩個人釋懷了。認為歐陽雲的誠意還是足夠的,至於福建這塊地盤,嗯,你要就拿去吧,不過,記得每年的收成要有老哥哥一份哪!

  這些上不得台麵的話,這裏就不累述了,因為,就在學兵軍正式擴編為四個軍又,兩個師加三個旅之後,華北的戰火已經重新燃燒起來了。測試文字水印8。

  這一次,磨合那個時空的曆史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人沒有再鼓搗什麽盧溝橋事變,而是直接從青島起兵,製造了所謂的“聊城事件”。

  聊城事件的起因,說起來和學兵軍還有點關係。正是因為當初李鐵樹在聊城的經營,所以,雖然學兵軍全數撤出了華北,但是,聊城的一個完全按照學兵軍編製格式整出來的保安旅卻保留了下來。測試文字水印8。該旅旅長名叫王寶強,原先隻是聊城保安團的一個副團長,因為為人比較正直,而且極端仇日,被李鐵樹委以重任,成為了聊城及周邊地區武裝的領導人。

  學兵軍撤出華北之後,山東與其它省份搭界的地方全部被劃為非軍事區,而為了取得這些地區的實際控製權,日本人大耍手段,很是收買了一批漢白狗子。測試文字水印2。然,便在其它地方都被日本人實際控製的時候,聊城卻成為了日本人的禁區。別說軍事觀察員了,便是日本商人進入該地區也會受到百般刁難。日本人機關耍盡,最終卻沒能擺平王寶強,失去耐心的他們便製造了這一起事件。他們先是找人假扮日商,使其和聊城保安部隊發生了糾紛,並被“殘暴殺害”。然後,日軍便借著這個由頭出兵聊城,堂而皇之展開了侵略行動。測試文字水印6。王寶強受李鐵樹教導“多年”(當事人自語),自然不肯拱手相讓,於是,一場規模不大的戰爭發生了。而隨著雙方對抗規模的升級,日軍開始好不掩飾的大規模出兵華北,開始了策劃已久的全麵侵華行動。

  “聊城事變”一發生,作為學兵軍的喉舌,《學兵軍時報》立刻對之進行了深刻的披露和報道,並且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誓死不做亡國奴,一定要將萬惡的日寇驅除出去。

  然後,隨著上海以及冀察的抗戰全麵打響,老蔣開始發表《告全體將士書》,稱:“和平既然絕望,隻有抗戰到底”,號召全國人民、一切武裝力量一致對外,以保家衛國——又稱:“地無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這也昭示著gg二次合作的開始。

  至此,抗戰全麵爆發,而為了更好的統籌兵力,以取得“以空間換時間”的大戰略目的,國民軍事委員會將全國劃分為七個戰區,其中,歐陽雲被編入第三戰區,而擔任該戰區司令長官的是何應欽,負責閩粵兩地的防守抗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