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怕個鳥
作者:作噩      更新:2020-09-24 00:58      字數:2379
  轉眼就是一個月,這棟別墅的租期再有三天就到期了。

  剪輯室外,白磊和他兩個小夥伴正在收拾東西,其實也沒多少東西,器材送回去之後,一些零碎,不用的早已退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私人物品。

  收拾完,就在客廳坐下,閑聊。

  聊到程明,王小多說道:“導演真心牛逼了!自編自導、燈光攝影、剪輯後期,都被他一個人包圓了。”

  “是啊,而且我看廢棄的膠卷也不多,說明這部電影在導演的心中估計上映好多遍,剪片的時候才會如此輕鬆。”

  白磊沒有發表意見,可能是最近三個月的相處讓他對程明的印象不斷發生變化,都有些麻木了。

  電影的粗剪已經完成,現在做的是精剪,最後是定片,然後調色,混音,成片。

  “終於搞定了!”

  淩晨三點鍾,陳明忽然站起身,身子一晃,才長時間的坐臥,有點低血壓,猛地一站,腦袋有點眩暈,緩了口氣,伸個懶腰。

  衣服也不脫,直接躺在床上,睡的昏天暗地,第二天下午三點才醒來,主要是憋的受不了。

  此時,離明城的華夏新秀電影展開始不足半個月時間,程明和白磊兩人帶著影片馬不停蹄的趕到明城。

  在最後期限之前,將影片遞了上去,參加審核,兩人終於鬆了一口,一個階段的工作完成。

  因為電影節,秋季的明城比夏季更加熱鬧,一些明星、導演、粉絲、電影愛好者、記者、影評人陸陸續續的趕了過來,讓這座城市夏季的喧囂得以延續。

  當然,最矚目的有三個人,第一位是來自龍城的電影大師-羅凱,被媒體稱為第四代導演的傑出代表,也是此次電影節的主評委,另一位則是亞洲最紅的頂級影視巨星,陳晨,最後是新晉歌後陶夭夭,

  為什麽邀請這三個人,因為這三個人今年最紅,話題最熱。

  羅凱曆時三年精心打磨拍攝的動作大戲《行者》春節檔在首映當天就斬獲三百萬的票房收入,精心雕琢的情節,酣暢淋漓的打鬥,經過媒體的渲染和觀影人群的口口相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電影院。

  短短一周時間,《行者》就一騎絕塵,轟下1500萬的票房。各大院線的電影院門前開始排起長龍,買票進場的觀眾絡繹不絕,成為本年度最為矚目的影片。

  隨著口碑和媒體宣傳的雙重發力,票房在一周後,不減反增呈現出井噴之勢,上映三星期就打破三年前《七羅漢》4200萬的票房記錄。

  春節檔直接成為羅凱的個人舞台,《行者》也成為一月份所向披靡的的吸金巨鱷,網絡和媒體幾乎天天都在談論和這部電影相關的話題。

  據說,《行者》打破曆史票房記錄的第二天,羅凱就收到了七份支票,全部都是空白的。

  陳晨作為亞洲最頂級的巨星,今年他的參演的電影《羅恩的信》入選金球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讓他名聲大噪,畢竟在國內他的個人成就已觸及天花板,在往上就是全球巨星,而《羅恩的信》就是他的晉級名片,看上去效果還不錯。

  至於陶夭夭,應該是作為參演的特邀嘉賓出現。

  三人都過了需要靠新聞炒作的階段,隻露個臉,亮個相表示自己已經到了,然後就消失在鏡頭中。

  應該是參加一些私人社交活動,熟人啊、朋友啊,還有一些公司老板,很有必要打個招呼聊一聊

  盡管隻是亮個相就足以讓媒體興奮不已。

  華夏新秀電影節,主要獎項是針對35歲以下的電影人,獨立電影也好,製作公司出品也好,都可以參加評選。

  每個導演一生隻有三次機會,也就是說三十五歲之前,你有三次機會衝擊獎項,過了三十五歲或者三次機會用完,你不要再來了,把機會留給後來者。

  總體來說,影片質量或許沒有那些大片或者大公司,知名導演的作品優秀,有些甚至十分稚嫩,但是每年評選出來的優秀影片還是可以得到觀眾認可的,而影片導演也備受關注。

  至於獲獎的機會,文藝、人性、愛情在電影節上總是更受青睞,獨立電影和公司製片獲獎概率一半一半,畢竟分蛋糕嘛,大家都懂得。

  新秀電影節的獎項沒有那麽多分類,沒什麽最佳影片、最佳剪輯、最佳編劇等獎項。

  一金三銀六優秀,隻評選十部影片,作為最後結果,電影是藝術交流,也是商業驅動,那麽這十部影片就是贏家。

  影片結果出來後,院線會有二十天到三十天的空白期留給這十部影片,至於你是二十天的檔期還是三十天的檔期,這個就要看影片表現。

  空白期是行業強製要求,鼓勵年輕導演創作,為了這每年一個月的空白期,每次都有幾百部影片參展。

  華夏新秀電影節,說的高雅一點,作為藝術的舞台,這是年輕導演們展現自己才華的場所,低俗一點,作為商品展示的平台,這也是投資公司購買潛力股的最好時機。

  來參展的影片都有機會展示,隻要有人看了,形成影響,那麽好影片根本不愁賣,發行商都像餓的眼睛發紅的餓狼,隨時準備撲上來。

  如果你能在電影節上拿獎,特別是金銀獎項,你根本就不需要到處跑,發行商自然會來聯係你。

  這也是程明和白磊為什麽這麽重視這次電影節的原因。

  “我看這次有點懸,羅凱一貫認為,市場引導電影,電影拍攝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有了錢才能去想其他的,人性啊、藝術啊、哲學什麽的。”白磊看著被媒體圍在中心的羅凱,有些擔憂。

  “我和他的觀點一致,再說不到最後,你知道誰能笑到最後?”程明聳聳肩

  “真不知道你哪來的自信?”白磊沒好氣的說了一句。

  “天生的!放心吧,白哥,雖然羅凱可能更傾向於商業與故事並重的影片,但咱們的影片也不差,更何況除了他還有其他六位導演呢,他有一票否決權,真的落到我頭上,那我肯定會開心的跳起來,那說明咱們的影片有衝擊金獎的實力,最次也能掛上優秀,這波不虧。”

  “也是,能得獎就燒高香了。”

  “不過,這次的對手也不一般,我看報道上說,拿過兩次獎李東學帶著他的《無聲證言》估計是衝著金獎去的,還有祁隆的《對決》光成本就花了一千萬還有.....”

  “人死蛋朝天,來都來了,怕個鳥!”

  “......”

  就這輩子而言,影視這個圈子,程明才剛剛起步,踏出這一步,就沒有後退這一說。